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综艺

中国故事|在「声生不息」的歌声里寻根逐梦

2024-02-27综艺

元宵佳节,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指导,芒果TV洪啸工作室制作的音乐文化传承节目【声生不息·家年华】播出【新春家年华】音乐会特别企划,聚焦「万家团圆」,用歌声向全球华人献上龙年祝福,意味着【声生不息】三季节目至此圆满落幕。

从【港乐季】启程,到【宝岛季】升华,再到当下的【家年华】收官,【声生不息】系列节目历时两年,百余位华语歌手参与演绎。乘着歌声的翅膀,寻根、逐梦,华语音乐让中华儿女之间的情感连接更加紧密。

以乐交融,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声生不息·家年华】近日收官,来自两岸及香港的歌手用不同年代的华语金曲为观众呈现出一幅中华音乐百年发展的壮丽画卷。截至目前,短视频播放量111亿,芒果TVAPP播放量超30亿。

此前,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声生不息·港乐季】播出,来自香港与内地的音乐人,用「老歌新唱」的方式,重新演绎经典港乐。而后,多位两岸知名歌手共同演绎的【宝岛季】与此次【家年华】的相继播出,点燃了全球华人对经典华语歌曲的回忆。不少海外华人评价:「【声生不息】不止是音乐综艺,歌里的家国情根植在所有中国人的血脉中。」

「最早筹备【声生不息】时就想将这个品牌做成中华音乐三部曲。」节目制片人、总导演洪啸说,前两季节目侧重展现港台音乐记忆及交流,第三季节目则面向全球华人,聚焦「家」的理念,演绎阵容汇聚来自整个华语乐坛的老、中、青三代歌手,共同唱响「龙的传人」的故事。

在三季节目中,除了歌手们对华语金曲的现场演绎外,还通过对大量音乐人以及专家学者的采访,系统梳理出中华音乐百年发展的脉络。

「音乐的力量很强大,作为一条精神纽带将时间、空间和无数人紧密相连。我们希望通过音乐三部曲,以乐交融,能够形成中华文化的一种凝聚力。」【声生不息】音乐导演吕佳妍说。

【声生不息】三季节目收视均稳居CSM全国网、城市网第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认为,节目之所以受到观众喜爱是因为不同年代的人在这档节目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回忆。「节目透过华语流行音乐让两岸和香港在音乐领域形成了‘华语音乐共同体’,串联起华语音乐人之间的真挚友谊。」

以歌会友,共同唱响中华文化

回望三季节目,一直在变的是歌唱形式,始终不变的是音符中跳动的民族情感和旋律里流淌出的文化自信。

「三季节目最大的共通点也是节目制作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这也是幕后制作团队最大的底气来源。」洪啸说,这或许就能解释,那些歌声为何能如此直抵人心。

去年,马英九先生在湖南参访期间,现场连线湖南卫视、芒果TV【声生不息·宝岛季】节目并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引发两岸网民热议。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答问时表示,这档节目搭建起两岸音乐文化交流的平台,唤醒两岸几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推动两岸民心相通、心灵契合,引导两岸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不忘根脉、寻找共鸣,展现了两岸民众积极向上、和衷共济的昂扬风貌。

不少参与节目演绎的歌手均表示,【声生不息】和其他音乐综艺最大的区别是在华语音乐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歌手之间能够以歌会友,形成一种家人的关系。台湾歌手王心凌说:「音乐和爱,把我们连接在一起。」

实现「以歌会友」的除了嘉宾还有节目观众。23岁的郭文是【声生不息】三季节目的忠实粉丝,她不仅每一集节目都观看,还因为喜欢在网络上分享观后感让她认识了不少台湾和香港的朋友。「音乐能跨越地域,统一语境。这是节目传递出的一种感觉:爱音乐的人都是自己人。」郭文说,她今年最大的计划就是去香港走走看看,见见因为【声生不息】认识的网友。

薪火相传,华语音乐的时代接力

「节目内容设置让观众感觉像是华语音乐的时代接力一样。」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吕帆说,【声生不息】让我们看到了制作团队从亲情、爱情、家国情等不同横纵轴,探索百年来中华音乐的多种面貌,在不断强化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里,也让年轻人看到了中华文化根脉中的自信。

从「40后」的林子祥到「00后」的炎明熹;从黄绮珊搭档郁可唯合唱【萱草花】,到胡德夫搭档马嘉祺演绎【奉献】。「节目不仅在嘉宾的选择和演绎组合上跨越年代,还在选曲上注重‘传承’。」洪啸说。

在【宝岛季】中,杨宗纬、时代少年团马嘉祺同台演唱罗大佑的经典作品【恋曲1980】,老歌被年轻的歌手们唱出了新鲜感,让音乐跨越时空完成了一场「对话」。22岁的马嘉祺是最年轻的嘉宾之一。「参加节目,认识前辈和演绎金曲的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成长。」他说。

【声生不息】系列的主力制作团队平均年龄29岁。1993年出生的张丹阳是总撰稿人,在节目制作期间,她和团队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走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我们团队大部分工作人员年龄比较小,让我们梳理总结华语音乐,压力很大。」最让张丹阳印象深刻的是,节目制作初期,她采访音乐制作人吴立群老师时的一番对话。

「我当时很迷茫地问他,这个主题这么大,我要做什么才能为这个时代负责?他说:‘你不用对这个时代负责,你只要对你自己负责,时代就会选择你。’」张丹阳说,「像我们采访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作者、89岁的陈钢老师,还有第一届春晚的导演之一邓在军老师等前辈,除了呈现在节目里的内容外,他们给我们的指导也会被运用到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想这也是一种传承。」

总策划:谭剑

监制:卫铁民 陈键兴 苏晓洲

文字:张玉洁 刘岚涛 张晨光

视频:戴斌 刘佑民

编辑:刘畅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湖南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