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台海

甲午战争的余波:乙未之役

2024-06-09台海

自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和清廷达成协议,日军从台湾撤兵以来,日本从未放弃对台湾这个因南洋贸易而闻名的岛屿的野心,并于1895年击败清朝,强占了台湾。在台湾当地汉人士绅的组织下,以旧清军和黑旗军为核心编成的十余万义军在台湾各地抵抗日军,被称为「乙未战争」。那么,这场乙未之役是怎样的呢?

南洋的明珠

1624年8月,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即荷兰)与明朝达成协议,在拆毁风柜尾要塞(明称澎湖城)后离开澎湖地区,转进台湾岛,建立了台湾信史上第一个政权。此前由于海禁政策、台湾海峡海况和与原住民的武装冲突等原因,明朝未在台湾进行直接统治,汉人也极少迁徙至台湾。荷兰殖民统治期间,在台湾兴建大量商馆,将台湾作为对中国、日本、东南亚诸国的转口贸易站点。荷兰人从中国大量收购生丝、丝绸瓷器、棉布等商品,转卖至日本、东南亚各国和欧洲;又从东南亚购入胡椒、丁香等香料,将其贩卖至中国。1635年到1640年间,卖至日本的生丝和丝绸约87%从台湾出口。1640年起,明朝战乱四起,生丝和丝绸产量下降,又因郑芝龙为独占日本市场而进行的贸易封锁,台湾转口贸易衰落,转而向大陆出口暹罗进口的铅和台湾自产硫磺。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遗臣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为帝,建立被称为南明的政权继续抗清,但是在清军的强大武力下,各地纷纷沦陷。1646年郑芝龙降清,隆武朝灭亡,其子郑成功退走金门,收编郑芝龙旧部,在小金门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名号抗清。此后二十余年,郑军与清军多次交战,三次北伐,却始终不能取得战略性胜利,在第三次北伐南京大败后,在原荷兰通事何挺建议下,郑成功率部东征台湾,在1662年2月击败荷兰大员当局,建立东都,继续抗清事业。郑成功死后,世子郑经在嗣位之争中击败郑袭(郑成功之弟,郑经之叔)即位。1664年3月,由于清荷联军攻陷金门、厦门,郑经将大陆和沿海诸岛之军队、官员和明朝遗老迁入台湾,这一举动被视为南明势力的总撤退和郑经自立的开始。

郑经统治时期,郑家政权虽遥尊永历朝为正统,用招讨大将军印,实际上却已成为独立势力。1664年8月,郑经得知永历帝已为吴三桂所弑,故谨守藩封,改东都为郑氏集团,对外以「郑氏集团国王「自称。外交上,郑经数次提出与清廷和谈,郑经胡说台湾不属于中国版图之内,「当照朝鲜,琉球例」,又凭借与日本和南洋的贸易,发展经济,在1669年的和谈中,郑经更是直言郑氏集团」于版图疆域之外,别立乾坤「」远在海外,与版图渺不相涉「。经济上,郑经积极与各国贸易。1664年,清朝在降清郑将黄梧的建议下颁布「迁界令」等海禁政策,将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平民迁入内地,打击私人海外贸易,「片板不许下海」,以此断绝郑家政权与大陆的联系,郑成功所设之山海五商遭到沉重打击,因此郑经加强与日本的贸易联系,从日本大量进口银、铜、铅和盔甲。1672年10月13日,在郑经的邀请下,英国东印度公司与郑氏集团达成通商协议,在安平、厦门建立商馆。条约规定,郑氏集团向英国出口砂糖、鹿皮,准许英国将其转卖至日本,英国向其出口枪炮、钢铁,派出炮手和铁匠为其训练炮兵,锻造枪炮,提供雇佣兵,提高郑氏集团的军事实力。

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在靖南王耿精忠的邀请下,郑经出兵西征,但是不久便和耿精忠交恶,腹背受敌的耿精忠降清后,郑军难以独立抵抗清军,最终于1676年丢失大陆领土,退回厦门。郑军撤退后,由于抗清形势日益恶化,郑经意志消沉,不久便去世,死因不明,有「痔疮」「摔伤」「中风」等说法。在被称为「郑氏集团之变」的政变后,郑克塽即位,郑氏集团民心涣散,一蹶不振。1684年6月,清军在原郑将施琅指挥下,在澎湖海战中击溃刘国轩所率郑氏集团海军。战败的郑氏集团深感无力抵抗清军,一度寻求远征吕宋(菲律宾)以保全国祚,最终在刘国轩的大力阻止下失败。9月5日,郑克塽投降,并于10月8日薙发易服,郑氏集团灭亡。

台湾自十六世纪以来,一直作为南洋贸易的重要节点,然而短视的清廷认为台湾只是一个海盗窝,而且故悬海上,治理成本高昂,同时清朝还要应对俄罗斯的侵略,平定三藩之乱的余波,所以意图「迁其民而弃其地」。康熙帝犹豫了十个月后,征台将领施琅和姚启圣上奏,力陈台湾对于东南海防的重要性,在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的支持下,清朝最终将台湾纳入版图。但是在清朝对台湾212年的统治中,绝大部分时间台湾只被当作一个「生番地」,清廷的统治从未超过土牛界线。直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爆发后,清廷才开始重视台湾,然而积极建设不过20年,清朝便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将台湾割让予日本。

台湾的抗日斗争

清朝战败,割让台湾后,遭到当地汉人的强烈反对。台湾士绅在丘逢甲的带领下和前台湾巡抚唐景崧密谈,并发表【台民布告】,主张以台湾的利权换取各国对台湾的认可,借此引入第三国,抗拒日本的统治,最终得以回归清朝。又向总理衙门、南洋大臣等去电,请求清廷承认独立,并让唐景崧留任台湾。在马关条约签订前,张之洞便提出将台湾利权出让予列强,抑或将台湾作为借款的抵押物,从而将台湾在法理和利益上与列强连结,借以得到列强干涉,然而最终未能遂行,但是这一原则为台湾士绅所延用。在【台民布告】中,士绅们认为台湾要作为独立的主体和日本谈判,一方面因为清朝已和日本换约,不得更改,另一方面则是主张台湾的抵抗行动「与中国无涉」,既可保全清日和平,又为列强插手台湾事务留有余地。5月17日,唐致电张之洞,希望张能够向清廷请求「便宜从事」的许可,在台湾「改立名目」,然后向列强求援,「始有生机」,但是清廷面临以德国为首的列强的压迫,不得不拒绝请求,并要求唐景崧和台湾官吏即刻归国。21日,张之洞建议唐效仿赎辽之事,由法、德、俄三国评定赎台费,并将台湾抵押予列强以换取赎台费。同日,福州将军庆裕和闽浙总督边宝泉联衔致电总理衙门,提议援引国际法,以「民情不服,定约可废」为由,恳请列强公议废约。然而这些保留台湾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台湾人民陷入绝望之中。

5月23日,在唐景崧幕僚陈季同的策划、丘逢甲等士绅的领导下,发表【台湾民主国自主宣言】,并于次日将英译本致送各国领事馆,还附加了保证促进与各国贸易的书面文件,试图换取外国援助。25日,台北举行呈印典礼,在巡抚衙门前,唐景崧「朝服出,望阙九叩首,旋北面受任,大哭而入」,就任「台湾民主国」第一任大总统,成立所谓「台湾民主国」,展开抗日斗争,唐虽就任,但是他仍将自己认为是清朝的官僚,在向总理衙门发出的电文中表示,就任大总统乃不得已之举,当事态平定后便脱身回国请罪。同时发布公告,定年号为「永清」,意在表明自己永远不忘大清。

「台湾民主国」国旗

台湾民主国成立后,原清朝的大小官吏纷纷准备内渡,行政陷入瘫痪,唐景崧为了整顿吏治,下令官员在三日内或内渡,或留任,布政使顾肇熙、提督杨岐珍等人纷纷纳印内渡,于是唐改巡抚署为总统府,任刘永福为大将军。总统府下设三衙门,原布政使司为台湾承宣布政总理内务衙门,主管内政;全台营务处为台湾军务衙门,负责国防行政事务;又增设台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务。由于大量官吏内渡,上记三衙门皆由原刑部主事俞明震、礼部主事李秉瑞、幕僚陈季同主管。在程序上,各项事宜皆由总统最终核夺。在地方行政上,台湾民主国仍循清制,除澎湖厅已为日本占据外,分为三府一直隶州、三厅十一县,由于官员大多内渡,行政首长留任者仅六人,大量的空缺职位由原下级官员递补。这些新任首长由于出身不高,缺乏主政地方的经验和能力,号召力也不足,由此可见台湾民主国的地方基础非常脆弱。

军事上,台湾民主国正规军有百余营,约三万三千人,编成状况如下:邵友濂任巡抚时,台湾全境仅有二十余营,甲午战时邵奏请添杨岐珍部十营;刘永福来台时所部黑旗军二营,后增募至六营;又有新旧湘勇六营,土勇四营,李本清部七营。唐景崧上任后,又从湘、粤等地募勇三十营,东莞县善射线枪者三营,粤省海盗三营;团练使丘逢甲号称招募义勇一百四十营,实则不满十营。这些军队绝大部分在澎湖战役中被日军击溃,潜逃至台湾,又因提督杨歧珍、总兵万国本以下各级军官内渡,缺乏指挥,虽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在清法战争时期,台湾修建了大小十二所炮台,然而因为长期闲置,缺乏保养,这些炮台早已锈迹斑斑,不堪使用。美国【纽约先锋报】派驻记者J.W.戴维逊曾考察基隆、淡水两地炮台,记载道:「…在这些要点装设着许多非常有趣的古董枪炮,种类甚多,真是洋洋大观:有西班牙的、荷兰的、及中国历代的枪炮;而且长短不等,有长仅三尺(英制,下同)的小炮,也有长达十尺至十五尺的大炮,都是朽烂生锈的…」

台湾的军备储备情况各书记载各异,戴维逊的记载如下:「台北的兵工厂有着全新的设备,包括一架完善的碾压机在内,制造枪械已经四年,所以即使要应付持久战,也有充足的武器。火药厂也经常在工作,所造的火药听说品质很好…台湾的军队大体装备很好,且有非常好的。有数千兵士有新式的四四口径的Winchester连发卡宾枪,其价值可以与欧洲所用的任何步枪相比,被视为最适于游击战。其他步枪是比较新式的Mauser、Lee、Remington、Spencer、Deabody及Martin-Henry,有一部分是连发步枪…」在戴维逊的记载中台湾军备非常先进且充足,但是在思痛子【台海思恸录】、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中,台湾军备不甚充足,且极度缺乏补给。在乙未战争中,台湾军虽偶有使用西式快炮、格林机枪的记录,但是不少士兵只能用土制枪炮与日军作战。

粮饷方面,台湾民主国成立前有当年岁入正杂各款计银三百七十余万两,藩库尚存六十余万两,但是军费支出巨大,难以为继。5月10日,唐景崧奏请拨给两百万两,但是户部无银可拨,于是清廷命张之洞筹款一百万两,不久张又奏请续拨一百万两,但是这笔饷银因路途遥远,未能抵达台湾。除此之外,唐景崧还向民间筹款:台湾首富,民主国首任议长(就任次日便内渡)林维源捐款一百万两,又向民间借贷二十万两,还有不少富商捐款。据估计,除存沪拨款外,存台库银可供百营兵勇半年粮饷。为了提振士气,民主国方面宣布了高额的奖励:击沉大轮船一只者赏银六千两,小轮船二千两,舢板船四百两(满载日军士兵者八百两),将官首级一颗赏银二百两,著名将官还另加重犒,甚至一颗普通士兵的首级都能得到一百两银。高昂的赏银本意为提振士气,激励官兵作战,却为后来各部争抢功劳,互相敌视埋下隐患。

乙未之役

5月6日,台湾民主国成立前夕,日本驻香港领事中川便两度向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致电,汇报台湾人拒绝割让,准备以武力彻底抗战的情报,使得日本政府决议派遣军队,武力攻占台湾。此时的京都大本营缺乏对台湾军力的情报,于是认定仅需一个师团便可完成接收,并于次日派遣近卫师团和常备舰队(联合舰队前身)负责接收任务。10日,海军军令部部长海军中将樺山資紀为首任台湾总督,并命其组织台湾总督府,接收台湾和澎湖。5月23日,樺山率总督府文武官员前往冲绳,与从旅顺前来的近卫师团会和,准备登陆台湾。

日军攻台澎作战过程

日陆军编成

日海军编成

5月29日,日军第一支登陆部队约5000人在基隆东北部的澳底海滩登陆,打响了乙未战争的第一枪。当地守军曾喜熙部约1000名义军尚未见到日军便溃散。日军先头部队的目的是绕过基隆炮台以免重蹈法军覆辙,从陆地进攻基隆,于是沿淡兰古道进入双溪镇。次日,日军登陆掩护队指挥官川村景明少将派遣阪井大佐部500余名步兵轻装前行,仅携带150发弹药和三天口粮,进攻淡兰古道重要制高点三貂岭,守军徐邦德部约500人不战即溃。日军此时发现,所使用的前清巡抚刘铭传所绘地图与实际有较大误差,于是从三貂岭派遣侦察队勘探地形。侦察队于次日15时与台北吴国华部400余名广东义军遭遇,由于仓促应战及人数处于劣势,指挥官被击毙,日军大败,死亡惨重。此次胜利是乙未战争中,台湾军为数不多的大胜之一,极大地鼓舞了台湾军的士气,然而未能阻挡日军前进。6月1日凌晨,内务大臣俞明震派遣刘燕率30名炮兵带5挺格林机枪(属炮兵序列)前往瑞芳支援,不久俞更是亲自前往瑞芳督战,唐景崧从台北派遣的广东、湖南、浙江兵勇也乘火车来到瑞芳与日军作战。当日下午,日军攻占九份,开始进攻瑞芳,从地图可以看出,瑞芳四面被山岭包围,地势低矮,而日军则占据三貂岭等制高点,居高临下。黄昏时分,日军前锋从基隆河谷方面发起进攻,但是被格林机枪击退。次日,日军将双溪镇约300名平民作为肉盾,再次发起进攻,两军在基隆河畔激战,不分胜负。第三日,日军发起总攻,台湾军格林机枪十二名炮手伤亡,士兵依托壕沟以温彻斯特连发步枪迎击,最终弹尽粮绝,不得不向基隆撤退。俞眀震在此役中额头和胯部中弹,被紧急送往基隆社寮(今和平岛)治疗。此役参战的1500名浙江宁波士兵,仅有百余人幸存,而仅打死日军42人。瑞芳之战被日军认为是登陆一来第一场战役,台湾军的英勇抵抗使得日军进攻势头受阻,此战方结束,陆军便不得不依计划行事,与海军协同进攻基隆港。

瑞芳战役地图,蓝色为日军,红色为台湾军机枪阵地

瑞芳忠魂碑

6月3日中午,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率4000余名士兵和两门山炮,兵分三路进攻基隆港,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亲率中路日军突进,海军则在东乡平八郎的指挥下炮击基隆,下午日军便抵达圆窗岭鞍部(约今韦昌岭军营)设置司令所,借着大雨向基隆发起总攻,台湾军在基隆市街与日军展开惨烈的巷战,最终向狮球岭炮台撤退。狮球岭炮台始建于1884年,为时任总督刘铭传为抵抗法军,聘英国技师修建,作为基隆通往台北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清法战争中,此处为清军指挥所,在法军从侧面猛烈轰击两日后方才撤退,此后清军数次进攻,皆未能夺回,可见狮球岭之坚固。中法战争结束后,清廷两次加强狮球岭火力,配备英制12寸和6寸前膛加农炮各一门。在乙未战争中,由于日军吸取法军教训,放弃基隆改从澳底登陆,台湾军各炮台仅有狮球岭能对日军开炮。

狮球岭守军约两千人,大多为未经训练的新丁,再加上基隆沦陷造成的士气打击,已不堪一战,俞眀震便电请唐景崧前往八堵督战,为唐所拒绝,仅派遣护卫营前往助战,然而已无力回天。次日早晨,大雨初歇,日军借助阳光向狮球岭炮台发起进攻,但是台湾军仍有勇士持伞遮阳,为炮兵观测,日本随军记者记载,这些勇士一旦被击倒,马上便有人接替,「未尝有躲避者,其勇猛可感矣」。此时位于新竹的吴光亮部,和南崁丘逢甲部得知兵败,即刻前往台北增援,幕僚劝唐景崧退守新竹,重整军势,然而台北市内已陷入混乱之中。当日晚,乱军点燃巡抚衙门,洗劫藩库,城内所有官衙都被抢掠一空,唐景崧的母亲也在乱军中下落不明。唐景崧见无力回天,化装为一老妇,连夜前往淡水,,和俞眀震、陈季同等乘德国运煤船鸭打号内渡厦门。丘逢甲得知此事后,留下「自主抗日」的指示,也携带十万两白银逃亡大陆。

基隆—狮球岭的沦陷,严重打击了台湾军的士气,台北基隆一带的抵抗也基本告终。基隆—狮球岭一战,尽管台湾军顽强抵抗,但因实力对比悬殊,仅打死日军7人,伤25人,但是日军患霍乱疟疾者远超伤亡数,继牡丹社事件后,基隆战役再次坚定了日本加强台湾公共卫生建设的决心。

狮球岭炮台地址

6月5日,日军开始扫荡基隆市街残余抵抗,同时樺山总督也乘横滨丸登陆,于次日在前清关税局建立总督府,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也下榻于此。由于台北陷入盗匪横行的境地,商人辜显荣于6月6日早晨代表台北士绅前往基隆,请求日军协助恢复秩序,然而此时的日军并不清楚台北情况,拒绝轻易前往,直到晚上,日军野战通信队修复通讯后,台北电报局总技师韩生去电,吁请总督早日来台,樺山才决议即刻出兵台北。傍晚时分近卫师团三木大队沿铁路前往台北,在城外练兵场扎营,次日清晨向北门进发。四十余名台湾军在北门城楼上与日军交火,但是在农妇陈法一家的出卖下,日军得以进入台北城。14日,樺山总督乘火车进入台北,以台湾民主国的议院为总督府,在此举行始政庆典。自此开始了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唐景崧南渡后,台湾军拥戴刘永福为第二任大总统,台湾民主国进入第二共和时期。此时的苗栗、台中已相继沦陷,被击败的客家游击队撤往彰化。8月下旬,日军攻陷台湾府城(今台中·)后,北白川宫亲王下令向彰化发起进攻。日军本队由北白川宫亲王亲自指挥;右翼由少将川村景明指挥,攻打彰化县城;左翼为少将山根信成部,负责攻打八卦山要塞和协助右翼进攻。台湾军方面,当时彰化县城有黑旗军、新楚军等部,加上从北部撤退的客家族裔义军,总计约三千六百余人。刘永福心腹吴彭年率一营兵勇防守菜公寮,王得标领黑旗军七星营防守中寮,先锋营由刘得胜带领防守中庄仔,孔宪盈守茄冬角,罗树勋、罗汝则二营守市仔尾,李维义四营守彰化城,李士炳、汤仁贵、吴汤兴各率一营,和沈福山亲兵营守八卦山要塞。八卦山距彰化县城东城门仅一公里,战略价值极高,在乾隆年间的天地会起义等民变中,八卦山多次作为义军和清军的战场。1836年,清廷在当地士绅的建议下,在八卦山修建名为「定军寨」的要塞扼守彰化县城。

28日晚,左翼日军乘着夜色横渡大肚溪,29日,日军开始进攻,由内藤支队率先渡河,经大竹围(今彰化市大竹)一路抄小路直上八卦山侧南方高地,全程未受攻击。左翼山根部随内藤之后渡河,右翼川村部接着渡河,于清晨开始炮击一军阵地,和黑旗王得标七星队战于中寮、茄冬脚。两队主力持续向彰化城推进,中途陆续遭遇零星守军,均不成阻碍,自渡河后约四个小时便抵达彰化城南门,东门及北门。 内藤大佐率支队至炮台右侧山上,另有两中队上山攻向炮台,台湾军发起炮击,此时左翼第三中队由炮台后方突击,因旧式炮台无法回转,定军寨最终沦陷,内藤政明趁乱夺山,胡轮率营反攻,然而全营战死,全山陷落。李士炳、沈福山各率一营仰攻,大势已去,终无可挽回。 另一方面,吴汤兴、徐骧驻于处士坟(彰化市八卦山上)开炮轰击日军,日军亦炮击回应,义军死伤大半。交锋时吴汤兴头裹蓝巾,一手持刀,一手持枪,往来指挥杀敌数十人,浴血全身,日军集中火力,吴汤兴欲退入彰化城,肋下中弹,壮烈牺牲。 同时吴彭年正督战大肚溪畔,八卦山上已易白旗,勒马由南坛率军上山,众士兵护吴彭年潜逃,吴彭年坚持不从,攻山时弹如雨下,吴彭年落马身亡,尸首由部属安置于南坛(今南山寺)。至此,台湾军大势已去,日军破城而入,师团指挥部取道左翼主力路线,于九时确认彰化城已全程占领,并遣骑兵大队追击残众,第二中队入城扫荡。

八卦山一役,台湾军虽全力抵抗,对日军造成严重伤亡,甚至击毙日军山根少将(日方称病故),击伤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不久便伤重不治),但是自身也遭遇惨重伤亡,未能达成阻挡日军的目标。八卦山一役后,旧清军、黑旗军、新楚军等几乎全军覆没 ,将官也有不小的损失。现在来看,刘永福总统死守彰化的命令十分仓促,无论是军队的调度还是粮饷的筹备都不足,同时台湾军内部矛盾激烈,各山头各自为战,军力分散,如同一群乌合之众,自然难以抵抗日军。八战后,台湾军虽组织嘉义战役、台南战役等大规模抵抗,但始终未有如八卦山战役此等规模。在英勇抵抗两个月后,刘永福见无力回天,在英国的帮助下仓皇内渡厦门。10月21日,日军进入台南城,台湾民主国灭亡,日军占领全台湾。

乙未战争结束后,日本开始经营他们的第一块殖民地。在统治初期,日本在台湾实行严厉的警察统治,压制台湾人的政治权利,此后虽改为较温和的内地延长政策,然仍将台湾人作为二等公民看待。政治上,日本以台湾总督府作为台湾最高机关,集民政、军事、立法、司法于一身,通过通称【六三法】的【臺灣ニ施行スヘキ法令ニ關スル法律】给予台湾总督极大的权力,包括律令制定权和紧急情况下独断专行的权力。经济上,日本以「工业日本,农业台湾」为最高指导方针,着重发展台湾农业,1930年时,台湾糖产量已达日本第一。除糖业外,日本还在台湾培育「蓬莱米」,大力种植推广红茶,使其远销欧美。日本还大力建设台湾教育、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以台北帝国大学为首的诸多学校。日本的殖民统治,客观上虽然促进了台湾当地的发展,但都是为其「殖民策略」服务,造成台湾长期以来经济结构畸形,人民生活困苦。其推行的「殖民教育」「奴化教育」更是造成深远的恶劣影响,流毒遗存今日。

乙未一役虽以失败告终,却对日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在战争后期,台湾人民不分男女老幼,皆为抗敌保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中国抗日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书目:

【台湾割让与乙未抗日运动】 黄秀政

【「同化」的同床异梦】 陈培丰

【日本帝国主义下之台湾】 矢内原忠雄

【台湾抗日运动史研究】 若林正丈

【台海思恸录】 思痛子

【台湾八日记】 俞眀震

(芝兰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