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重温【甄嬛传】,看懂了浣碧的一个动作,才知道她为何看不上阿晋

2024-03-01辟谣

【甄嬛传】中的浣碧,心高气傲,自视甚高。当果郡王提议将她许配给阿晋时,她惊呼出声,拒绝接受。她对果郡王直言不讳,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阿晋的不满,转身离去。

事后,浣碧向甄嬛解释了她的想法。她认为在果郡王眼中,自己只是甄嬛身边的一个丫鬟,所以能嫁的,自然只是他的亲信随从。这句话揭示了浣碧内心深处的自我定位,她从未将自己视为一个普通的丫鬟,而是将自己视为甄嬛的妹妹,甚至是甄家的二小姐。在她心中,虽然甄家已经没落,甄嬛也被逐出宫廷,但她的血统高贵,与阿晋这种身份低微的「下人」有着天壤之别。

除了身份的考虑之外,我认为浣碧拒绝阿晋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阿晋的颜值不够。尽管阿晋有着不错的品格和才华,但是他的外貌并不是浣碧所喜欢的。而「与长姐眉眼相似」,一直是浣碧引以为傲的优点。

然而,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阿晋是否真的配不上浣碧呢?事实上并非如此。阿晋在遭到浣碧的拒绝后,展现出了他的智慧和胸襟。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怨恨,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回应了浣碧的无礼。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让浣碧看到了他的优秀品质。

在端午节送甜粽的事件中,阿晋再次展现了出色的表现。他奉果郡王的命令到甘露寺给甄嬛主仆送甜粽。尽管之前被浣碧当面拒绝,阿晋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失态。他走进院子时,满脸笑容,表现得十分自然和从容。相反,浣碧却冷着一张脸,对阿晋的到来毫不关心。直到阿晋提起太后要给王爷定亲的消息,浣碧才猛然起身,直盯着阿晋问:「当真吗?」。这一刻,甄嬛的脸色都变了,因为浣碧对果郡王的关心表现得太明显了!

阿晋并没有被浣碧的无礼所影响,他神色自若地回答:「当然了,要不然,王爷怎么会不痛快?」。听到阿晋说太后安排给果郡王的是沛国公家的小姐孟静娴之后,甄嬛假意恭贺。此时,阿晋一改往日的「好脾气」,展现出了他的机智和敏锐。他看穿了浣碧的心思,却并没有揭穿她的虚伪。相反,他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回应了浣碧的无礼行为,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看到阿晋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物。他不仅有着高尚的品格和才华,更有着出色的智慧和胸襟。相比之下,浣碧的行为显得有些幼稚和自私。她的自视甚高和心高气傲让她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和价值。她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会尊重他人,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物在这个场景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阿晋的两个显著优点。首先,他具备高度的涵养。尽管在被喜欢的人拒绝后,他并未心生怨恨或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保持冷静,维持正常的关系。无论对方给予何种冷漠的态度,他都能稳住情绪,丝毫不影响他完成必要的交流和事务处理。

其次,阿晋的原则性极强。虽然他是一个深思熟虑、不易被激怒的人,但当甄嬛以虚假的方式对待果郡王的真诚时,他果断地表达了不满。他用一句「不爱听」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显示了他对果郡王的忠诚和坦率。相较之下,浣碧显得狭隘、记仇,常常被情绪牵着走,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体谅。

至于聊八卦的情节,当甄嬛在甘露寺遭受不白之冤,被赶到凌云峰后病倒,浣碧暂时忘记了之前与阿晋的冲突,急切地拦住他打探采蓝和彩蘋与果郡王的关系。尽管采蓝和彩蘋只是小丫头的打扮,浣碧自己也还是个姑娘,但她说话毫无顾忌,大胆猜测她们是「半个姨娘」或「通房丫鬟」。这种行为无疑损害了她的形象。

阿晋的回答虽然语气平和,但话语中蕴含深意。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浣碧的问题,而是用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浣碧无礼行为的批评。他指出,(这里的丫头和仆人)绝不会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姑娘可能不明白,但你们作为女主人肯定明白……什么是所谓「非分之想」呢?举个例子,一个丫鬟本应尽自己的职责,但她却痴心妄想地想要嫁给王爷,这就是所谓的「非分之想」。为什么姑娘(浣碧)不知道而你们女主人却知道呢?阿晋的言下之意其实是在提醒浣碧——王爷和甄嬛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之间才是真正的平等交流和深度理解。

然而,浣碧似乎并未察觉到自己在此事上的失态,她过于关注阿晋所说的「王爷绝不会纳妾,即使有,也只能有一位福晋」。听到这里,她的嘴角竟然浮现出一丝神秘的微笑,似乎在心底默默地规划着自己的未来。

当甄嬛和果郡王真正走到一起后,有一次,皇上生病,果郡王在宫里侍疾时,他派遣阿晋将一封情意绵绵的花笺送给甄嬛。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得以互诉心声。从表面上看,阿晋在这次任务中并无特别之处,只是尽职尽责地将花笺送达并汇报了宫中的情况。

然而,结合阿晋之前的言行,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不简单。当甄嬛刚病愈时,她询问阿晋果郡王为何突然病倒。阿晋详细描述了果郡王为了给甄嬛退烧而在雪地中受冻的情景,并表示王爷因此得了重病。这「病」其实早在他当年闯翊坤宫救甄嬛的时候就已经种下了。

随后,阿晋礼貌地询问甄嬛是否愿意探望王爷。甄嬛回应道:「作为清凉台的客人,我自然会去拜访你家王爷。」阿晋的回答既不卑不亢又意味深长:「我若不说,娘子或许会糊里糊涂地去。这清凉台中糊涂的人不少,有人糊里糊涂地高兴,有人糊里糊涂地沉默……所以还是得我阿晋来说明。」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果郡王在选择和驾驭下人方面的确独具慧眼。同样是主子生病,浣碧只关心自己是否能够成为王爷的通房丫鬟;而阿晋却是果郡王忠诚的代言人,时刻为他着想,为他发声。在同样的贴身下人角色中,浣碧的行为常常缺乏分寸,而阿晋则展现出了果郡王所期望的忠诚与智慧。阿晋的文化底蕴并不深厚,但他能说出那一番「傻病说」与「糊涂说」,显然是有些见识的。在与甄嬛的几次交往中,阿晋给甄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他外表平凡,只是个下人,但他的内在修养却让人惊叹。他的精神层面和甄嬛对话无碍,像槿汐一样赢得了甄嬛的尊重。

到了阿晋「送花笺」的场景,甄嬛与他谈笑风生,对花笺上的诗句赞不绝口。阿晋专注地看着甄嬛写字,仿佛在品味诗句的深意。而浣碧则心不在焉,思绪早已飘向自己的小「心事」。这一幕显示了阿晋与甄嬛虽相识不久,却深得甄嬛的认可,这种认可甚至超过了浣碧。

在文化素养上,阿晋也超越了浣碧。尽管他曾是一个漂泊无依的人,没有家世可依,但他凭借真才实学赢得了王爷的信任和甄嬛的尊重。然而,我认为浣碧嫁给阿晋并不会幸福。阿晋最初对浣碧的好感可能仅是源于外表。随着接触的深入,浣碧的浅薄、傲慢、自私与任性逐渐暴露,使得二人在精神层面上渐行渐远。

人与人的结合并非只看表面,长久的生活需要心灵的交流。从这点来看,阿晋值得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