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万象「耕」新|「稻+」共养 四川自贡红旗村的生态农业新模式

2024-04-21辟谣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自贡4月18日消息(记者 王颖)近日,记者来到自贡市大安区牛佛镇红旗村,村民们正在田里插秧,田地间充满着生机。不久后,这块稻田还将引进稻鱼、稻蛙、稻虾的养殖。

大安区农业产业园(央广网记者 王颖 摄)

红旗村位于牛佛镇「西大门」,地处沱江流域水陆交通枢纽,全村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3000余亩。曾经面临着土地质量不高、经济效益较低的难题。

2023年,红旗村引进了稻蛙和稻虾绿色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即「稻+」共养,通过水中微生物为青蛙和小龙虾提供丰富的自然食物,不仅节省饲养成本,还净化了水质。青蛙和小龙虾的排泄物对稻田也起到了有益的肥料作用。

育好的秧苗准备插秧(央广网记者 王颖 摄)

牛佛镇红旗村这种中稻+再生稻、稻田综合种养等高质高效种养殖模式,依托核心区示范带动效应,致力于在大安区建成延沱江河4.2万亩水稻产业带。这种「稻鱼、稻虾、稻蛙」等高效轮作共生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盘活农村散布的粗放型农田资源,还突破了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的低效率问题,实现一土多熟、一水双生、一田多收。

农户正在插秧(央广网记者 王颖 摄)

大安区农业农村局彭莉平告诉记者,稻田蛙会在五六月收成,一亩可实现3万元左右收益;稻田虾错峰上市可卖到百元一斤,大大提高了耕地附加值。此外,种养过程中通过生态防控方式,提升米质,稻蛙稻虾又使得该产业园的大米肥料充足,口感又香又甜。

每到收获时节,乡村中便呈现出了一幅「稻在水中长,蛙在稻间跑,虾在稻下游"的乡村画面。

安融农业集团作为大安区区属国有企业,采取村企合作机制,今年首期流转764亩土地与红旗村经济组织合作种植水稻项目,并与村集体经济合作共同运营育秧中心、农产品初加工中心、烘干中心、农机中心四个中心。发展现代农业经济。

牛佛镇红旗村水稻育苗中心(央广网记者 王颖 摄)

记者走进牛佛镇红旗村水稻集中育苗中心,幼苗长势喜人。

安融农业集团水稻种植负责人张昊灿表示,该育苗中心已实现全自动育秧,传统人工育秧周期需要40多天,自动化温室育秧大大减少时间和人力成本。繁育的13200盘秧苗可种植约733亩田地。当前正在进行插秧工作,育秧中心同步进行机械育秧并移栽到良田。今年该村采取机械化插秧加人工辅助,5月1日前可完成移栽。后期田间生产作业,包括施肥、施药,可能引入无人机施撒农药全程实现全自动化管理。稻田成熟期在八月中下旬,将采取全自动化机械收割,一周内便会完成。

插满秧苗的田地(央广网记者 王颖 摄)

水稻达标,虾子生态,不仅增加了老百姓收入,土地流转后,农户可获流转租金,还能打零工每月挣一两千。

大安区牛佛镇红旗村村支部书记陈立平告诉记者,如今与以前纯靠人力劳作相比,机械化使育种和插秧节省劳力,收入更高。这种合作方式农户非常满意,既能收取流转租金,又能照顾老人小孩。

牛佛镇红旗村的「稻+」产业拓宽了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

「稻花香里说丰年」,8月,当水稻成熟时,在红旗村将会看到这样一幅田园丰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