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肺癌再成最高发恶性肿瘤,专家:早期筛查后干预可「治愈」

2024-03-20辟谣

2024年2月1日,根据WHO下属IARC发布的最新数据,估计2022年全球肺癌新发例数高达248万,超过乳腺癌的230万,重新成为全球第一高发的恶性肿瘤。与此同时,我国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发肺癌约82万例,死亡71万例,新发及死亡人数均居恶性肿瘤之首。如何通过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癌症早筛和早诊早治能力的提升以及规范提升诊疗水平来遏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肺癌并不是绝症,只要能够早期发现,及时科学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将大大提升。」 近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部肿瘤综合病区主任梁文华在「同心共筑肺健康-2024关注肺健康·早筛公益跑」活动中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强调了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性,并呼吁公众提高对肺癌早筛的认识和参与度。

75%的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

错过了最佳根治性手术治疗时机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制定的【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显示,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情况相似,最新癌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发肺癌约82万例,死亡71万例,新发及死亡人数均居恶性肿瘤之首。吸烟、生物燃料伤害、人口老龄化加剧等严峻形势,我国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

在美国过去的二十年中,男性肺癌死亡率降低了58%,女性肺癌死亡率降低了36%。这种显著的下降直接推动了癌症整体死亡率的降低。相比于美国患癌人群总死亡率开始下降,而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态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癌症负担报告最新数据测算,肺癌发病人数约占我国肿瘤发病总人数的21.9%,肺癌死亡人数约占我国肿瘤死亡总人数的28.4%。

在梁文华看来,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目前,我国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这说明我国早筛早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近年来肺癌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肺癌的5年生存率从16.1%提高到19.7%,但仍有约75%的患者在确诊时处于肺癌晚期,错过了最佳根治性手术治疗时机。

早期诊断可显著提高肺癌患者预后生存,从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看出,Ⅰ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在77%~92%,而ⅢA~ⅣA期患者仅为10%~36%,5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并完全切除的肺原位腺癌(AIS)及微浸润腺癌(MIA)术后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100%和100%。

低剂量螺旋CT检查

可检出91%的1厘米左右肺肿瘤

由此可见,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是肺癌防治的重点。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也是我国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健康理念的体现。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指出,肺癌高危因素包括吸烟和被动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以及石棉、煤烟等职业暴露至少1年,并推荐50岁以上的人群具有以上高危因素便应该开始进行肺癌筛查。

「早筛是通过筛查方法来达到早发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做得最好的一个方面。」何建行介绍,「通过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早期筛查,对于1厘米左右肿瘤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1%,对于1.5厘米以上肿瘤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5%,这样的患者及时手术后基本上可以治愈。」

事实上,低剂量螺旋CT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筛查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的早期筛查。这种检查方式可以在较低的辐射剂量下,对肺部进行高分辨率的扫描,准确检测出肺部结节和早期肺癌,为早期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目前通过政府、医院和老百姓共同努力,做肺部低剂量螺旋CT单次费用在500元左右。有些筛查做得好的地方,费用可以降到200元左右,价格非常亲民,成为肺癌早筛普及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何建行告诉记者,「我国希望把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降低15%,其实在一些筛查示范区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我们希望这种筛查示范区覆盖范围可以不断扩大,让更多老百姓受益。」

除了普及公众的肺癌早筛早诊早治意识外,提高患者对于肺癌诊疗方式的认知也十分重要。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尤其在精准靶向治疗的推进下,肺癌在治疗手段上也拥有越来越多的治疗「武器」,开始进入精准诊疗的全新阶段。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基因突变状态和遗传风险,指导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新型的治疗方式大幅度提高了治愈率,可以说大幅度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让晚期肺癌患者也能够得到治愈希望。」梁文华告诉记者。

运用人工智能手段开展早筛

避免过度诊疗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居民健康素养的不断提升以及胸肺科专家们的持续科普,再加上CT这一影像设备向基层普及。目前体检环节主动接受肺癌早筛的人群在不断增多。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肺结节的检出数量提升,有资料显示,我国检出的肺结节患者数以千万计。如何区分一般性肺结节和肺早癌?成了不少肺结节检出者担心的问题。

「目前,临床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使用更好的工具去精准判断。在广州市肺健康计划里,我们就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初步筛查,只有人工智能判断是高危的肺结节检出者,才会重点关注及处理。」梁文华告诉南都记者,对于那些并不高危的肺结节检出者,则建议动态随访,不做过度报告、诊疗。「运用人工智能相当于把国家医学中心这些诊断经验可以复制出来,不会受限于筛查单位的诊断水平,提升筛查的准确率。」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沈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