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隋炀帝被唐朝人写的历史骂惨,但实际上有几件事,并不全是坏事

2024-03-07辟谣

隋炀帝陵遗址公园最近在扬州开放了,这个历史人物的形象也引起很多人的重新讨论。

传统史学界都认为,隋炀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把他爹隋文帝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家底全都败光了,弄得天怒人怨,到处都是农民起义。

尤其是唐朝人编写的【隋书】,把隋炀帝批评的惨不忍睹。

【隋书·炀帝纪】这样说:「自肇有书契以迄于兹,宇宙崩离,生灵涂炭,丧身灭国,未有若斯之甚也。 」

白话的意思是,从有书以来到现在,天下土崩瓦解,生灵涂炭,皇帝死掉,国亡了,没有像隋炀帝这么惨的。

唐人吴兢著的【贞观政要】记叙唐太宗和大臣们讨论政治得失,更是经常把隋炀帝拿出来当靶子讨论。

但,隋炀帝真就那么一无是处吗?我们置身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他做的有些事,不仅不是坏事,反而对后世有很多积极影响。

第一、推行职业化部队

隋朝之前实行的是北朝以来实行的府兵制,这种制度在隋朝慢慢显示出不够灵活的特点,隋军三征高句丽时,府兵部队指挥不灵便,作战不能持久,是隋朝军事失败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府兵制是一种与土地、地域密切相关的军事制度,本乡士兵守卫本乡土地,外出作战时也不会离开家乡太远。北朝时之所以没有爆发问题,就是因为作战地域并不广大。一旦国家统一,作战距离拉远之后,府兵的惰性就表现出来了。

而且,府兵的兵源选择没有精准针对性,参军的都是普通农民子弟,国家不进行特别的甄别挑选,兵员素质很难保证。

隋炀帝针对这些弊端,试着推行了募兵制,即国家出钱提供一切经济保障,招募体力好、精壮勇猛的人为士兵,他们也不需要种地,完全由国家体制供给,这样就省却了很多府兵制度下士兵亦耕亦战的拖累,而且还斩断了与乡土、地域的联系,随便打到哪里都没问题。

骁果军建立之后,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精锐力量用来攻城,确实比府兵好使。

对后世来说,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探索。唐朝到玄宗时期也出现类似问题,也效仿隋炀帝的募兵制度进行军制改革。

职业化部队,在后世虽经反复,但实践证明,这远比古代的世兵、府兵更易出产精兵。

第二、设置四郡,招抚西域

隋炀帝好大喜功,这自然是事实,但有的好大喜功并不能完全斥之为折腾,比如对河西、青海、西域的招抚。

隋朝统一后,吐谷浑占据着今青海之地,西域诸国对隋朝也没有立即臣服,隋文帝时代奉行离强合弱的边塞政策,没有对青海、河西走廊以及西域进行军事征讨,吐谷浑势力越来越大。

隋炀帝上台后,坚持对吐谷浑进行军事讨伐,把吐谷浑伏允可汗打得远遁雪山,河湟之地归于中原王朝治下。其后,隋炀帝又亲自进至河西,视察新设置的西海、河源、鄯善、且末 四郡,并在张掖郡接受西域诸国的朝贺。

表面上看起来隋炀帝似乎是追求虚荣,但这番军事征伐结合政治招抚,极大扩大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影响力,有力打击了异己势力。把西晋末年以来西域与中原互相隔绝的形势改变了,中原王朝开始重新统治河西、青海。

后来唐朝建立,之所以能在二三十年之内就打到葱岭,设置安西都护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可以说都是在隋朝建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对我国版图的形成,是具有极大历史意义的。

第三、 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开河使用了数以千万人次的农夫,使老百姓不堪其苦,这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民力不可随意使用。

炀帝从大业元年下令开始开通大运河,至大业六年完工,短短6年时间,开通了长达4000里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核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分为通济渠、邗沟(山阳渎)、永济渠、江南河四段,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从另一个角度看大运河,开挖大运河,军事、政治、经济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魏晋南北朝以后,江南地区得到长足开发,南方出现了江东、江闽、荆襄、广州等新兴的经济区,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都大幅增长,而长安、洛阳一带虽然仍旧在政治、经济上占据优势地位,物资供应却已是捉襟见肘,十分需要南方的物资补充。炀帝曾在江南任总管多年,对南方丰富的物产属意久之,上位之后立即开通大运河,经济上的考虑当属优先。

开河通漕运,在隋朝之前也一直有人在做。春秋战国时,各国开凿了黄淮之间的鸿沟水系、菏水水系,山东济河、淄河间有运河,江汉间有荆江、汉水的运河,江淮之间有巢肥运河,吴国更是开凿了以古江南河、古邗沟为核心的星罗棋布的运河。

秦汉后又有新的开河高潮,秦王朝新开通了灵渠,连接湘江与漓江,长江和珠江水系从此连接起来。两汉则相继拓展了鸿沟水系,开通河、洛之间的阳渠,并疏浚了战国旧河道,自关中至长江的漕运第一次形成了体系。汉末三国,曹魏在河北平原开通了海河、漳河、清河之间的运河。

可以说,开运河的创意早已有之,但无论是分裂时代,还是大一统时期,纵使王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运河。

隋炀帝之失,在于随意、过度、没有节制地使用民力,错不在运河本身。

第四、频繁南巡

隋炀帝对江南非常喜欢,他一生中三次南巡江都(今扬州市),最后死也死在江都宫。

炀帝南巡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队伍,后宫、大臣、百僚、军队、百戏,对沿途地方和扬州带来极大负担,这是需要批评的。

积极意义在于哪里呢?

魏晋南北朝以来,江南长期与北方对峙,长达三百余年,南北文化、军事、经济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样并不好。隋朝平陈朝后,陈朝旧地发动了规模浩大的叛乱。隋炀帝当年做晋王时,在江南主持平叛,他对南北对抗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样的局面不宜持续下去,对南北方都是巨大的消耗。

因此他奉行南北并重的原则,对江南旧臣多加委用,比如隋炀帝有五位大臣,人称五贵,其中有两位都是江南人士:虞世基、裴蕴。

炀帝频繁南巡,向江南释放了极其友好的信息,对于消弥对抗意志起到很大作用。炀帝带头学习吴地方言,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江东话,江南人对他十分有好感。

南北统一,不仅需要军事上的征服,更需要政治上文化上的融合。唐以后江淮、江南经济长足进步,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隋朝提前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准备。

所以,讨论历史人物,我们不能非黑即白,辩证地看,才能重现历史人物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