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芦笋、杨梅等应季食物上市,不少相关说法随之传出,如「痛风不能吃芦笋」「杨梅有虫,吃了有害健康」等。其实这些都不可信。
1. 痛风不能吃芦笋?夸张
谣言: 4月正是吃鲜芦笋的季节,但网络传出「芦笋是高嘌呤事物,痛风患者不能吃」的说法。
真相: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在「科普中国」平台发文称,芦笋确实属于中高嘌呤食物,应该减少摄入,但也并非完全禁忌。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吃富含嘌呤的蔬菜,并不会增加血尿酸水平及痛风的发生率。
2. 「清明蔗,毒过蛇」?正常甘蔗放心吃
谣言: 4月初正值清明节,坊间流传「清明蔗,毒过蛇」。
真相: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赵力超曾发文称,清明节前后,随着温度上升和空气湿度增加,霉菌生长条件变得理想,加之甘蔗富含丰富的糖类成分,易于霉菌滋生。而受霉菌感染的甘蔗会呈现红心,并产生一种名为三硝基丙酸的神经毒素,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但未受感染的正常甘蔗仍可放心食用。
3. 喝牛奶能保护胃黏膜?想多了
谣言 :网上有说法称,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成分可保护胃黏膜。
真相: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等单位联合辟谣平台发布的4月「科学」流言榜提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人体内的胃酸和消化酶作用下会被分解,并不会在胃部形成持久有效的保护层。
4. 杨梅有虫,吃了有害健康?其实无害
谣言: 近期杨梅上市,但有网友认为,杨梅有虫,吃了对身体有害。
真相: 食品安全科普专家云无心曾在腾讯较真平台对此进行科普,指出杨梅里的虫是果蝇幼虫,对人体健康无害。可以把杨梅放到盐水里泡一会儿,果蝇幼虫就会游出来,再用清水冲洗掉表面残留的盐水,就可以安心食用。云无心还解释说,杨梅中会有虫,是因为完全依赖农药除虫不可行,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生物防治」「以虫治虫」,这些方法还需要更多推广应用。
5. 农作物种子经「量子赋能」可增产增收?不可能
谣言: 网络近期传出,农作物种子经过「量子赋能」后,不仅长得快、长势好,口感味道也会明显提升。
真相: 上述4月「科学」流言榜对此辟谣称,量子是质量、能量、体积等各种物理量的最小单元,虽然具备很多特殊性质,但特殊性质产生的条件非常苛刻。由于应用环境苛刻,量子设备造价极为昂贵,至少上千万元一台,而且量子效应保持的时间极短,所谓在农作物种子或者日常用品上使用量子技术,是无法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