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我觉得各项产业发展的源泉,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原始创新。这和应用创新面临的情况是不同的,需要尽快制定针对性的管理评估制度,加大对基础科创的支持。」
「在医药领域,其实国有资本参与前端研发的力度还是不够,与此同时,大中小企业之间的融通合作仍然有待提升。」
「从我们院校的角度来看,加快培养新质人才、助推科创成果落地的关键一点在于,让产教融合真正充分落到实处。」
1月23日下午,在白云国际会堂30余间会议室里,来自各领域的政协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分组讨论,他们的话题大部分都紧紧围绕科创展开,将落点放在了「如何再造新质生产力」上。其中,多位委员都提出「跨界」联合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反映得更为直观。过去一年,广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4.4%;新动能产业发挥了强势支撑力,特别是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猛增了31.5%;诸项产品中,新能源汽车增速高达83.3%。未来,广东将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发力,推动「广东造」在「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升。
同时,另一项值得关注的数据是,为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2023年广东超过三分之一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专项资金投向了基础研究领域,这也将推动产业基础再造,扭转既往产业链关键环节薄弱甚至缺失的局面。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广东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至此全省工业已连续逐月增长,同比增速由1-2月的-1.5%攀升至全年的4.4%。
横向来看,全省在产的行业大类增长面达56.4%,其中主要增长点来自新动能产业。例如,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7.6%;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1.5%。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分别增长83.3%、23.8%。
事实上,这同新增投资结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过去一年,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2.2%、18.2%: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小鹏汽车广州工厂等全面投产,肇庆小鹏智能智造研究院建成运营;佛山宝塘新型储能电站建成投运,成为全国一次性建成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另有百个新型储能项目在建,总投资超过两千亿元;两条12英寸芯片制造产线建成投产……
新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传统产业并未掉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从强调「新旧动能转化」转向提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
一方面,这符合广东产业基础。2023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11.2%,仍然发挥着稳定支撑;今年年初,广东省工信厅也相继对汽车、石化等传统产业制定了新的行动计划。
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同新产业、新技术越来越呈现出互为配套、融合协调的趋势。
以电子通信产业代表企业广州无线电集团为例,其正发力布局数据平台等新领域、新技术,帮助企业推动数字资产价值化,进而赋能传统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数字经济方面有所作为,以‘数字+制造’‘数字+服务’催动更多发展动能。」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无线电集团董事长黄跃珍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集团已经准备更名为广州数字科技集团,「随着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旧的名字已经过时了,无法涵盖企业业务范围」。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杜兰也留意到,在科技组政协委员讨论时,各产业领域的议题最后都归集、汇流向人工智能领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将解决多个传统产业面临的问题,甚至改变其发展模式。
她表示,在数实融合的趋势下,实体经济永远是主角。这意味着,传统产业不能简单退出,其升级需求为新兴产业提供了创新驱动力。
广东省政协常务委员、佳都集团联席董事长兼执行总裁陈娇也介绍,正是城市交通精细管理的需求,催动了公司智慧交通管理系统「IDPS城市交通大脑」产品矩阵的出现,后者的落地应用又反过来助推了万级路口管理的质效提升。
协同创新再造产业基础
根据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广东2023年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专项资金投向了基础研究;同时,鹏城、广州国家实验室全面顺利运行,人类细胞谱系、先进阿秒激光、冷泉生态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批立项……
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视力度,迎合了「产业基础再造」的需求。在目前正陆续发布的广东二十个战略性产业行动计划中,核心环节「缺链」成为共性问题。
例如,在新材料领域,广东省政协委员、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震认为,广东新材料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仍有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系统化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如广东作为全国新型电子元器件的产业制造中心,在产业上游的高端精细陶瓷粉、电机浆料、流延机和烧结炉等关键装备仍依赖进口」。
对此,过去一年,全省已实施了系列重大科技工程,通过加大基础研发力度,广东已在新一代通信终端操作系统、工业软件、储能与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麒麟高端芯片实现自主规模应用,高端手术机器人等打破国外垄断。
此外,跨界联合创新也成为攻克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畅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通道的重要途径。
广东省政协委员张智勇意识到,当前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并不匹配,「高校聚焦于培养人才的基础研究能力,企业需要的则是能帮助公司成果产业化、冲破‘卡脖子’困局的人」。
这种产教之间的断层也得到了政府层面的关注。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探索科技攻关项目经理人制度改革,推广应用「业主制」「板块委托」模式,形成科技创新揭榜领题的生动局面。
目前,张智勇创建的中科睿极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就同厦门大学建立了工程硕士联合培养模式。双方协作开发课题,让研究生在在校阶段深度走进企业、参与具体的产品研发。他表示,这样的合作使人才培养更迎合产业需求,降低了企业招聘和培养高端人才的成本,同时也提升了高校成果转化的效率。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市民营企业商会副会长、广州市华安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邱育华也认为,高校要同企业建立起全面互动,科创企业家可以去高校兼任教授、培养学生,高校教授可以进驻企业、开展研发攻关,「这种模式将解决既往产业界和科研界脱节的问题,带动起全新的创新生态,催生一批新产品。」
此外,雷震还提出,这种协同联动模式还应向上下游企业间延伸。他表示,应当鼓励企业资源共享,推动全省传统制造业龙头企业与新材料企业「结对子」,开展新材料协同应用试点示范,推进传统制造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与此同时,广东还可以以政府、国企采购为抓手,向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创新新材料产品,帮助新材料企业度过科研转量产的瓶颈期。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