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走进徐霞客的自然世界

2024-05-07辟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千古奇人徐霞客历经30余年的行走,与自然为伴,以实证为言,著成现存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在这部被誉为「千古奇文」的典籍中,徐霞客以足为誓,丈量名山大川,以笔代心,记录下对祖国山河永恒的热爱。
徐霞客笔下的自然奇观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 字振之,别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文学家。 少年时的徐霞客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痴迷于读地理志书,对山川河流、风土人情充满了无尽的向往。成年后,他 毅然决定踏上旅途,开启一段穿越山河的探索之旅。 在徐霞客笔下,大自然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他不仅关注大自然的外在形态,更注重其内在生态。他详细记录各种动植物的特征和习性,如他在游记中描述的黄山奇松:「松干短小,枝丫斜出,针 叶如簇,苍翠欲滴。」这样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黄山奇松的独特魅力,也对明代黄山地区的植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描述动物时,徐霞客同样展 现出观察力和描绘能力。他记录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活动轨迹以及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例如,他对鱼的描述尤为精彩:「群鱼翔游, 或潜或跃,色彩斑斓,宛如锦绣。」 这仿佛让人看到了明代河流中生机 勃勃的水生生态系统。他对大自然的观察细致入微,无论是一朵小小的野花,还是一只灵动的飞鸟,都在他的笔下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
【徐霞客游记】中的生态探索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以日记形式记录的旅行考察所得,涵盖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以及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内容。
徐霞客还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了深入观察与记录。他注意到不同生态环境对生物种类和分布的影响,揭示了生物与环境间的密切关系。在游记中,他描述了从高山到平原、从森林到草原等不同生态环境及其生物群落特点。例如,他在描述高山生态时写道:「山势陡峭,云雾缭绕,植被稀疏,多有珍稀草药。」感受到了高山生态的独特性,也认识到生物栖息地对于物种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
黄山奇松
在【徐霞客游记】中,他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徐霞客对生物栖息地的描述,不止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观察上,还深入思考了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影响。他倡导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反对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在当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万里遐征 溯源长江
徐霞客曾说过:「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表达了他超越世俗,不受远近、朝暮、山海所限的 理想与豪迈,也体现了他毕生的志向。他怀揣着一个重要心愿——追溯长江源头。中国古代有「岷山导江」的说法,源自【尚书·禹贡】篇,是讲述大禹到岷山疏导长江的故事,后人误以为岷山是长江源头。 但徐霞客亲身踏查,确认金沙江才是长江正源,纠正了地理学上的一大误解。
位于山西省浑源县恒山悬空寺的徐霞客碑亭
徐霞客一生奔赴山水之间,探寻江河源头,不断纠正旧志书中的 错误。在【溯江纪源】中他指出,「不探究江河源头,就无法识得长江之巨大,更无法与其他河流相提而论,更无法知其源头遥远」。他发现长江的源头,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滋养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之一。
同时,他精准地辨别了左江、右江、大盈江、澜沧江等诸多水道的源头和流向,对【大明一统志】中关于这些水道记载的混乱和错误进行了纠正。他仔细地观察河水流经的地形状况,发现了水流对地形的侵蚀作用,尤其着重关注了河岸凹处的侵蚀情况。此外,他还密切关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了在不同地形、气候、风速等条件下,植物生态和种类的差异,深刻认识到地面高度和纬度对气候和生态所产生的影响。
位于江苏省江阴市的徐霞客故居之晴山堂
继往开来 精神永续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具有科学价值的地理学著作,也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2020年,【徐霞客游记】中的【游天台山日记】编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语文读本】上册,这套新的部编语文教材目前已在全国普遍采用,这无疑是对徐霞客及其作品的高度认可。此外,【徐霞客游记】中的【游黄山记】【游恒山日记】【游雁宕山日记】等文章都曾入选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让学生们通过语文教材感受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科学的追求。相信在徐霞客精神的引领下,未来的一代又一代学子将继续探索自然的奥秘,书写属于他们的篇章。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走进徐霞客的自然世界】。带青少年品读【徐霞客游记】,跟着徐霞客纵览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以及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内容。
徐霞客的探索精神和坚韧毅力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积极投身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共建美丽、和谐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