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谷雨节气,沪郊大地春耕正当时。育秧、翻土、灌溉、田间养护……在最忙碌的季节,沪郊「无人农场」有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黑科技」?近日,记者探访了两家位于奉贤与嘉定的无人农场。
育秧仅需按几个按钮
走进奉贤区庄行镇新叶村群超合作社,农民的身影十分罕见,只有现代化育秧工厂发出运转繁忙的「轰隆」声。
在这个科技感满满的工厂中,4台机械臂将一沓沓秧盘抓送上流水线,通过传送带,依次经过自动化设备的清洗、消毒、烘干、铺底料,最后再由机械臂将填满稻苗的秧盘抓取放置到多层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上,从地上被运往空中,循环往复地接受喷淋设备喷出的水雾。在模拟自然光照的恒温恒湿环境中,翠嫩的秧苗长势整齐,生机勃勃。以往需11个农民昼夜忙碌的育秧环节,如今仅需按下几个按钮开关,就可实现全程自动化。
据合作社负责人顾永豪介绍,这是合作社今年最新打造的自动化育秧工厂,由4台机械臂、1条流水线、1台洗盘机、1台水稻自动加种机和8台多层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组成。
其中,每台育秧设备高5.5米,共10层,设备占地约100平方米,单次可育秧1500盘,几乎达到以往采用大棚育秧时,1200平方米温室所能提供的产量。若8台设备同时启动,最大育秧量可达到12000盘。以一茬秧苗20天的育秧周期计算,在6月育秧期结束前,合作社总共能为自有农场和周边农户提供可覆盖3000亩左右的水稻秧苗。「往年育秧期,我们要请十多位附近村民来帮忙,如今有了这套设备,只需要3个实习大学生对设备进行日常的检查维护就足够了。」
标准化的工厂化育秧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节约人力成本,也让水稻秧苗拥有更高品质。顾永豪告诉记者,育秧工厂内全程控温,在模拟自然光线的基础上增加具有杀菌效果的紫外线光照,自动喷淋系统搭载着过滤后的纯化水。通过传送带上下循环运作,不仅能保证每株秧苗平均每天12小时的光照时间,还能通过调节温度将育秧周期缩短至15—20天。相比过去,工厂化育秧模式能够节约30%的种量,且秧苗品质统一,更利于移栽存活率。
据悉,4月底,首批秧苗就要进行播种。届时,机械臂会代替人工将秧盘从育秧设备上夹取转移至无人农机,若顺利的话,有望实现从育秧到插秧全程无人化。
给田地装上「智慧大脑」
在秧苗茁壮成长期间,作为春耕的另一重要环节,水稻田里要下的功夫也不少。最近,嘉定区外冈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佳赟和同事们趁着晴朗天气,正抓紧时间旋耕作业,为土地「舒筋活络」。
在农机远程操作系统的加持下,工作人员只要站在室内大屏前,在平板设备上手指轻点「远程点火」,1台无人驾驶的红色爱科拖拉机便从农机仓库内缓缓驶出,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进入田地耕作。「在系统中设置好这个田块四个角的位置参数,田块的数字地图马上就能在云端导入拖拉机的终端设备中,拖拉机的耕地轨迹可一键生成、自动规划。」
这台无人驾驶的拖拉机,是外冈镇已完成无人化改造的农用作业机械之一。孙佳赟告诉记者,作为上海首个数字化无人农场,去年年底,外冈镇无人农场产业片区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总面积占地4086亩,实行了农田宜机化改造、农田设施建设,还对拖拉机、插秧机/直播机、收割机、智能喷杆喷雾机、无人驾驶航空器等进行改造,切实提升农机的智慧化程度。
比如,改造后的插秧机新增了激光雷达装置,使其无人作业范围不再局限在农田中,而是能自动出库、入库,实现全程无人操作。新增的保护机制还能确保机器在丢失信号时自动熄火,农机手不用手动干预。同时,针对以往自动化插秧机无法完成农田最外圈插秧的痛点,负责开发外冈无人农场无人驾驶系统的联适导航还为插秧机新增了封边技术,确保在规划自动驾驶路径时不遗漏农田的最外圈,可将自动化插秧率提高到95%以上。
同时,一期建设还完成了无人农场平台、智慧农业云平台的建设,「相当于为农场安装‘数字大脑’,进而实现耕、种、管、收等各环节的无人作业,切实提高农业效率。」
据孙佳赟介绍,今年,团队还为田地增设了智能灌溉系统,使春耕前后的日常浇灌变得更省力也更精准。「以往的灌溉作业需要我们走到泵站手动开闸,再到各个沟渠口上下移动挡板放水、排水,费时费力。有了这套系统,水泵和田块的防水、排水都可以在控制室内远程一键开关。配合水位监测仪,放多少水才合适也不用再凭感觉,只要提前设置好水位高度,达标了就会自动停止放水。」
此外,还有两块试点田新增了虫情测报灯,内置工业级千万像素的高清摄像头,能够实时采集虫情照片,上传至物联网云平台进行精准监测和分析。
文/沈思怡 吴越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