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上海处处弥漫着书香。在松江的云间书房,备受网友关注的上海民营旧书店「小朱书店」店主朱凤涛为读者讲起了「我与旧书40年」的故事。历经朱家三代经营,「小朱书店」被媒体称为上海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民营旧书店,藏书约30万册。
图说:小朱书店新店落户松江
塘桥「女儿」嫁到云堡
因为参加讲座,昨天,朱凤涛特地换上了一身西装。而他拿起手机翻出告别塘桥旧店时的视频,表示视频里头发花白、穿着工装、戴着一副袖套,忙忙碌碌整理书籍、接待读者的模样,才是大家熟悉的样子。视频里,他与塘桥的老读者们道别,说:「就当是塘桥的女儿‘小朱’嫁去云堡,大家也要常来松江看看。」
去年11月底,朱凤涛在浦东新区塘桥镇租用的两个仓库因故无法再继续存放图书。在忠实读者的牵线,以及媒体的帮助之下,这份「江湖告急」的求助一发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先是湖南岳阳的几位志愿者来访,帮小朱将10万册藏书捐给了湖南;随后,松江区云堡未来市艺术文创园区也伸出援手,不仅为他提供存放图书的场地、举办快闪书集,还提供了500平方米的整层楼空间,邀请小朱书店入驻,新店铺将于今年6月正式开店营业。朱凤涛说:「除了售卖旧书,以后书店空间大了,我还想举办读书会、作家见面会等等活动,把小朱书店变成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图说:朱凤涛
朱凤涛那句「常来看看」的道别,被许多老书友记在了心里。即便松江的书集距离原本塘桥店一个多小时路程,很多人也慕名来到书集,一边淘书,一边看望「小朱」这位老朋友。昨天的讲座前,朱凤涛就接待了一位结识十年的老书友肖惠龙。二人一边参观云堡未来市为小朱书店刚开的临时书集,一边畅想未来书店的运营和规划。酷爱阅读、家里也有万卷藏书的肖惠龙说:「每回我来,都要买上十多本书回去,小朱书店是我的挖宝地。」朱凤涛也伸出橄榄枝,他十分珍惜老读者的意见,希望大家都能为新店的展陈提提建议。
书和人一起才是书
说起开旧书店的经历,朱凤涛滔滔不绝。其实朱家祖孙三代都从事旧书回收售卖的工作,「小朱」的名号最初是读者为在弄堂口售卖二手小人书的朱凤涛父亲起的昵称,随后又由朱凤涛继承了下来。退休前,朱凤涛就在上海旧书店工作。退休之后,他不舍得多年来结识的书友,又享受与旧书相处的乐趣,便开起了自己的小朱书店。
最早的小朱书店是在2010年开业的,坐落在人来人往的塘桥地铁站里。开店初期,朱凤涛的旧书来源大多是自己的藏书,之后才开始陆陆续续对外回收旧书。后来,逐渐小有名气的小朱书店总会在线上线下收到慕名而来的读者,主动带来自己的旧书,有时是回收,有时是「以旧换旧」,直接在店里换上几本书。许多读者觉得「小朱回收书本的价格很合适,有时候都担心他赚不到钱没法经营下去」,而「小朱」给出回应:「很多书都是‘宝贝’,我只是看见了它们的价值。」
开旧书店,朱凤涛最大的目标不是挣钱,是「拯救文化」。倘若见到书本被当成废纸按斤回收,朱凤涛就会心疼不已。他说:「书,只有和人在一起才是书。没有人读的话,书就成了废纸。我做旧书店,就是想要给这些书第二次生命,给书里的文化传承下去的机会,让它们遇见新的读者、新的有缘人。」
常常,也会有读者拜托「小朱」替自己找书,朱凤涛都会一一记在心里。之前,就有一位90多岁的大学教授,拜托他帮忙寻找自己高中时候的一本数学教材,作为一种对青春时代的纪念。在一次去书友家里收书的过程中,朱凤涛一眼就看见书友家的书柜上摆着这本教材,他当即说清缘由,请求书友将书让给他。朱凤涛回忆:「得知找到这本教材的那晚,90多岁的老教授高兴得仿佛像个老小孩。我感觉这就是开旧书店的意义,这就是我为书找到的最大价值、最佳归宿。」
人和书一起才是人
比起「朱老师」「朱老板」的称呼,朱凤涛还是喜欢大家都叫他「小朱」。他并不把开旧书店当作是一个谋生的饭碗,而是把「爱书人」的身份当作一种荣耀和他热爱的事业。他说:「人要和书在一起才是人,读书让人汲取知识、拥有灵魂,因书而结的缘分更加纯粹和干净。」
作为曾经的旧书店店员,现在的旧书店店主,「小朱」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来熟,他乐意和每一位读者谈天说地,分享阅读的乐趣。昨天的讲座上,朱凤涛分享了上世纪80年代他还在上海旧书店工作时,和一位法国读者「小麦姐」结下的跨国友谊。这位法国读者长相有些偏亚裔,穿着朴素,也会说中文,但细心的朱凤涛还是在接待过程中发现她「口音不太地道」,询问之下果然是一位来上海求学的法国留学生。「小麦姐」每隔一两周就要来店里淘书,聊天之中,朱凤涛了解到她在寻找一本辞海,用来学习中文,于是帮她留意,找到了这本当时十分紧俏的辞海。后来,「小麦姐」假期回国,开学时就给朱凤涛带来一瓶法国香水当作谢礼。「小麦姐」毕业回法国,朱凤涛又给她送了一副对联,让她「带点中国的文化回去」。几十年过去,二人偶尔通过信件,现在仍有联络,成为了跨越国界的好朋友。朱凤涛说:「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我就想到,小小的一本旧书,就是人的灵魂和思想的载体,是文化的载体。我这个小小的旧书店员,也为中法人民之间的友谊,中法文化的交流做过一点小小的贡献。」(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