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来自七宝中学的她们:从「科创小白」到勇闯国家级大赛

2024-04-30辟谣

在今年3月落幕的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 海市七宝中学 传来两个好消息:

学校蝉联创新成果版块一等奖总数第一名,实现 十一连冠

来自高二年级的两位女生: 邓舒睿 张玮祎 ,除了摘得一等奖的桂冠,还 推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七宝中学高二女生邓舒睿(左)与张玮祎 (摄影:袁曼舒)

收获好成绩,两位同学直言「非常开心」,不过对即将到来的国赛,她们丝毫不敢怠慢,抓紧时间精益求精地完善课题。

据了解,两位同学进入高中前都未曾有过做课题的经历。从「科创小白」到勇闯国家级比赛,她们有何秘诀?参与科创给她们带来了怎样的收获?有哪些心得可以分享给同学们?近日, 第一教育 走进七宝中学和两位科创「女将」聊了聊。

# 文学少女「跨界」挑战,

不被看好的课题成功「逆袭」 #

在一众科创课题中,邓舒睿同学的课题【赓续与创新——基于〈陶庵梦忆〉的青少年文化遗产价值教育课程设计】显得很特别,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纯文科」的课题。

邓舒睿的创新之举是设计了一套弘扬文化遗产价值的课程,课程以明末文史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为载体,从文本阅读过渡到知识扩展,带着学生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邓舒睿在比赛现场 (图片来源:闵行教育)

邓舒睿告诉小编,她 自小爱好文学 ,语文是她最拿手的学科;此外,她 对历史文化也非常感兴趣 。「我老家是西安的,从小家人就经常带我参观各种名胜古迹,每去一个城市旅行,也一定会参观当地的博物馆。」

浸润在 「研学式」的家庭教育 中,她不仅小小年纪就「种草」了文物和戏曲,还对文化遗产的传承非常关心。

而在生活中,她发现不少同学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并不多,或是缺少深入了解的机会,或是缺少了解的动力,于是她便想到自己设计一套能让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课程。

邓舒睿坦言, 课题在诞生之初并不被看好 ,身边有同学一听课题和文言文作品有关,便断言「一定很无趣」。幸好,对课题本身的浓厚兴趣,让她坚持了下去。

后来,精心设计的课程收获了良好的反响。作为课题研究的一环,她随机抽样了18位同学来听她亲自讲课,「效果特别好, 同学们的好评率特别高。

更让她高兴的是, 学校老师也非常欣赏这套课程,邀请她给学校民族班的同学们上课 ,总共五个课时。这个五一节假期过后,她就要正式踏上讲台啦!

# 物理「小达人」热心环保,

创新成果引「围观」 #

张玮祎同学非常喜欢物理,在她眼里,这是一门很奇妙的学科:「这世上几乎所有事物都可以用物理来解释, 学习物理可以让我对世界有更深刻的洞察。

此次她的参赛课题【利用螺旋风道产生的风能通风和发电的探讨】便是和物理有关。

生活中,张玮祎留意到城市里一栋栋摩天大楼的背后是大量的能源消耗,她便想着能否对建筑结构进行改造,打造绿色低碳的楼宇。

为此,她查阅了大量文献,了解现有的节能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借鉴了不同方案的优势,她又通过搭建模型和多次实验,最终提出了一套绿色建筑改造方案。

张玮祎在比赛现场 (图片来源:闵行教育)

独自搭建模型的过程让张玮祎感到十分难忘 「制作模型时,我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模型很高,差不多有一米八,有时我够不到顶,就得踩在小板凳上制作。」

好在困难都被一一克服,模型搭建完, 张玮祎还在小区里做起了模拟实验,这引来了邻居们的围观 ,她便向大家讲述自己的创新思路。这段小插曲让她感到特别有意思。

# 科创带来意外收获,

两位「女将」分享心得体会 #

谈到对创新的兴趣何来,邓舒睿谈道:「 平时我一直在观察生活,因为观察,所以能意识到哪些事情存在不足。 带着一种社会责任感,我认为既然有不足,就要思考如何去改进。这听起来很宏大,但确实是我的出发点。」

张玮祎对科创的关注则离不开母亲的引导。 「小时候,妈妈给我订了很多杂志,其中科普类的杂志特别吸引我,所以我一直对科创蛮感兴趣的。我想着,要学好相关知识、打好基础,长大后没准能做科创,没想到高中就有这样的机会!」

而谈到科创带来的收获,邓舒睿打趣地表示感到有点「玄学」。「我的课题和数学没什么关系,但神奇的是,我的数学成绩变好了。」分析下来, 她认为做课题提升了她的思维品质,尤其是「有序思考」的能力,进而促进了学业表现。

张玮祎的收获有二,一是多次做实验、测数据的过程培养了她 严谨的科学精神 ,二是 提升了表达能力 ——学校组织了几次路演,让她有机会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创想与科创体验。

「男性比女性更擅长科创」或许是一些人的成见,采访中,两位「女将」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过去,创新者中男性居多,这可能与当时男性受教育的比例高于女性有关,但这并不代表女性的创新能力弱。」邓舒睿表示,「当今的社会, 科创越来越没有性别之分 ,都需要敏感的观察、细腻的感知以及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的能力。」

张玮祎谈到,从性别角度来区别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不可取的, 「只要每个女生都能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对于想要尝试科创的同学,两位同学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了建议。

跟着自己的心去走,不要急功近利 ,不要为了拿奖去做课题,而要把自己的热爱、自己的观察放进课题,用课题来‘镌刻’热爱,把这当成一次美好的体验。」邓舒睿说。

张玮祎提到以下三项能力和品质很重要: 一是要善于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二是严谨求实的态度;三是较强的表达能力、有展示自己的勇气。

# 100%学生有课题,

学校给足学生「折腾」空间 #

邓舒睿与张玮祎的共同点之一,就是 把自己的特长与课题结合了起来。

七宝中学科技教育中心主任高俊 看来,这正是两位同学能获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做课题会占用学科学习的时间精力,有的同学会放弃,但她们能坚持,我认为是因为她们真的喜欢。」

两位同学还有一个共同点: 都是从「科创小白」一点点摸索起来的。

采访中,张玮祎提到了学校给予的支持。「高一时,我上了高俊老师的社团课,学习了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如何查询资料、如何分析数据等等,这对我做科创乃至整个学习生涯都很有帮助。学校还开设了不少科创类的研究课,比如我参加过编程课、工程类课程等等。 学校鼓励学生创新的氛围让我受益很多。

据悉,两位同学被推送国赛后,学校还第一时间联系高校教授,来为她们的课题「把脉」、提修改意见。

第一教育 曾全面介绍过七宝中学的创新教育特色 (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学校开发了「金字塔」模式的、旨在提升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阶梯式校本课程 ——

高一新生入学后, 都将先接受半年的课题研究通识教育 ,包括兴趣的培养,以及在科创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

接下来,学生会进入学校开设的 人文书院、科学院、工程院 ,通过三院平台课程的学习和体验,逐步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领域,进而开始课题研究。

到了「金字塔顶」的阶段,学生将 确定具体研究课题 ,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研究计划目标稳步进行。

经过平台课程的系统学习,许多学生冒出了科创的「点子」,「 学校给足学生‘折腾’的空间,我们不会用高校科研的标准要求学生,但会尽可能地提供资源支持与指导,总之不遏制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 」高俊说。

据介绍,七宝中学的学生科学院下设四个科创平台,分别是数理平台、生化平台、地空平台、综合平台,由各平台老师负责安排指导各类科创小组的学生,做到分工明确、指导细致。

此外,学校还特别注重「老带新」,也就是用学长学姐们的科创经历吸引新生也加入到创新的队伍中来。七宝中学 做到了 100%学生有研究课题 ,每年都有超过70%的学生参加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学生们在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各类科创赛事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如今,七宝中学的科创教育资源还惠及更多学生,学校推动实现教育集团及学区内「场馆、师资、课程资源」三共享,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