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宋冬:捅破「窗」的淘气者

2024-06-30图片

宋冬对自己的定义,是生活和艺术没有界限的艺术工作者。

他的职业是生活,业余做艺术。

他是真正不受创作媒介限制的艺术家,创作跨越装置、雕塑、行为、影像、戏剧,信手拈来皆可为之所用。他把日常之物纳入创作,平头百姓,衣食住行的草蛇灰线里,埋藏着对个人记忆、社会现实的审视,颇有「四两拨千斤」之感。他的口头禅是「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用几十年的时间演绎着一场旷日持久的艺术行为,把生活过成一件开放的、生长的抽象现实作品。

最近,爱马仕邀请宋冬打造品牌2024年全新夏季主题橱窗【窗中窗】,并举办同名展览。借此机会Green BAZAAR 「中国审美100人」 艺术顾问、著名媒体人顾维洁 采访了他,看看这样一个接地气的生活艺术家,与爱马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和创想。

「每扇窗后都是一个故事。」

宋冬为人熟知的作品中,很多都使用了窗户作为创作材料。在这次【窗中窗】展览中,主角仍是来自不同年代,曾被使用过的旧窗、镜子、灯。它们是宋冬在胡同收集来的旧物,是家庭记忆的合集,传递代际精神,巧妙连接起世俗生活的表象与社会空间的内核。

上:2024上海「爱马仕之家」夏季橱窗【窗中窗】

下:室内展览中,宋冬也用灯具的高低和窗的错落形成了呼应

如果用最简单的形容词来介绍自己,你给自己的定义是什么?

我常说我是一个艺术工作者。我的生活和艺术没有界限,是一个用无界的理念来工作和生活的人,是喜欢艺术、热爱艺术的人。

如果一定要用形式来区分的话,我是个多媒介的艺术家。我的职业是生活,业余做艺术。每个人生下来,职业就是活着,其他都是业余的。当我们不用条条框框来定义的时候,才是自由的,才更有可能性。

旧与新、小与大都在橱窗展览中体现

「窗」这个题材和材料在你的创作里贯穿多年。你为何如此喜爱「窗」?

小时候,窗就是我接触外界的途径。

小时候我上的是整托幼儿园,就是星期一送去星期六才接回家,我特别厌恶在幼儿园没自由总被人盯着的感觉。我妈又没办法带着我上班,所以我就央求她把我锁在家里,上班前给我留点吃的,我自己在家待一整天,我很享受这个自由。

我家的房间挨着胡同儿,家对面是个交通大队,每天外头人来人往的。我就爱蹬着床,蹬着凳子,趴在窗户上头看外头,就跟看戏一样,窗就是我看世界的台口。所以窗对我特别重要。我画画的时候就画过很多窗,后来做装置也用窗。

我的世界里,「窗」是构建「里和外」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认识世界的精神物件之一。「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就一定会打开一扇窗」。窗也有些哲学的意味,让我们来了解世界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天无绝人之路」,窗总能提供「柳暗花明」的可能。

爱马仕飞马意象在打开的窗中

传统与现代的色块的融合

爱马仕的「橱窗」是如何与你的「窗」融合的?

我作品选的这些窗户和灯都是来自不同人的日常生活,即使现在它被废弃了,但曾见证过很多代人多样的生活。有些窗户可能有超过百年历史,窗棂上还有旧贴纸的残片。窗棂是在没有玻璃的时代为糊窗纸而设计的,既要挡风又要透亮,内里的支撑需要有美学设计,随着时间推移又被赋予不少传统的文化象征,但世界是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的。很多事情看似显而易见,但需要契机「捅破窗户纸」,我就是那个捅破「橱窗」和「窗」的淘气者。

橱窗不只是展示商品的地方,它也是向外传递精神的地方。商品在离开了橱窗和商店后,就是日常用品。我不希望拘泥于橱窗的商业属性,我常说:「换一种角度看世界,世界就会改变。」我认为爱马仕之家整个建筑就是一个大橱窗,我希望把它做成一扇打开边界的「窗」。中国整个的现代化进程,就是透过不同的窗互相观察的过程,是时代和文化逐渐融合而成的一个又一个的结果。

爱马仕愿意支持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法,他们来找我的时候,就已经打开了第一扇窗,然后我要做的是不断地打开新的窗,世界也会越来越宽广。世界是一个更大的橱窗。

错落打开的窗中有着天马行空的世界

那什么叫「窗中窗」?

「窗中窗」有着物理性和精神性的并存。窗是可以对外打开,是面向外界景象的观视介面。「窗」既是实体的窗,也是精神的窗,象征对多样性和异质性的探索和理解。爱马仕源自法国,有100多年的历史,来到中国也带来了它的文化和审美,同时也会被中国的文化和审美所影响。文化之间需要互相交流和影响,才会促进文化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地开窗,甚至是在窗中继续开「窗」,打开壁垒,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再去创造新的世界。窗也是对内观屏,关乎自我认知的。我用回文诗写了一个自述,表述了我的「窗中窗」理念:「窗中窗外窗,镜表镜里镜,品远品近品,言有言无言。」 竖着倒着都能念,是关于这件作品的整体呈现,其中有「中外」、有「表里」、有「远近」、有「有无」。

上:宋冬【窗中窗】回文诗自述

中:室内【窗中窗】展览,不规则的窗打造着规则结构

下:透过色块玻璃或无玻璃的窗,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

「我们无法定义什么样的生活叫作生活。」

北京胡同长大的宋冬,大多数创作都围绕着自己、家人与邻里展开。「物尽其用」「穷人的智慧」「剩余价值」可以称为他的「机智穷人生活」三部曲,其中有中国式家庭的温情与生存哲学,也有局促生活里的无奈算计和豁达。宋冬把敏锐的观察包裹在绵长琐事中,艺术视角让集体记忆的宏大叙事变得更有共鸣。

2024上海「爱马仕之家」夏季橱窗【窗中窗】 展览

你创作中重要的核心是北京,你心目中的北京城和北京文化是怎样的?

北京是我无法割舍的家。北京城虽有红墙、琉璃瓦,因为风沙大,所以主色调是灰色,胡同是灰灰的,别有一种厚重感。尤其是冬天,在暖阳的斜照下,有着非常丰富的复色,内敛静谧,很美。胡同的环境形成的街里街坊特别亲近,住一条胡同就像一个大家庭。这种生活是厚重的、亲密的,又有一种自由的,心胸开阔大气的感觉,用北京话说,就是「局气」。

我是生活在大杂院里的平民老百姓。院里的人家生活条件有限,习惯这儿捡个破窗户,那儿捡块木板子,日积月累就能搭个小厨房,盖起个自建房。利用这种废旧物让生活变得稍好一些,我管这个叫「穷人的智慧」。在这里人人都是平等的,即使没有更多资源,但人人都有智慧。这种能力也成为我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之一。

【物尽其用】纽约展览现场

【物尽其用】是宋冬与其母亲赵湘源共同合作的一件超大型装置,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宋冬将赵湘源多年来的「舍不得扔的东西」,分门别类全部转移至展厅,以上万件物品作为一个整体凝结着一段数十年的家庭时光。

你是一个特别接地气,非常生活化的艺术家,爱马仕为何选择你来创作这次主题展?

我觉得每一次的不同选择,都是为了拓宽视野,不拘泥于现有的框架和认识。「接地气」就是与在地生活密切相关。选择我,从某种意义上说爱马仕也是「接地气」。

我们无法定义什么样的生活叫作生活,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广义生活的一种存在。爱马仕属于对品质有一定要求的生活方式。普通老百姓对品质也有要求,只不过角度不一样,但对更好的生活追求的梦想,是一样的。我试图把不同的生活汇聚,创造再思考的空间。

爱马仕最早是为马匹及马车制作皮革配件。不过随着时代发展,现如今马已经不再是交通工具,成为人类的朋友和精神的象征。养马也变得很昂贵,跟普通人的生活的关系越来越远。试想,如果当时爱马仕的开创者没有更开阔的眼界,到现在可能还是个在马具行业精工细作的品牌,跟普通大众就更没有关系了。从这个角度上说,爱马仕同样是紧随历史变化的脚步,「接地气」和与时俱进。

也想听一下你对爱马仕2024年度主题的理解。

今年是「福宝100年」。福宝(Faubourg)在法语中原意指「郊外」「非中心」,而恰恰在当代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去中心化」是产生新视野和新认识的方式之一,建立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原本的「中心」,是可以产生新认识可能性的新平台,这样的平台是创造的契机。所以与爱马仕这个起初由「马」引发的,并在百年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品牌进行合作,就好像是把时间和世界不断打开的「窗」进行连接,也可以把接纳新空气和新视角的行动与「无界理念」结合,更可以把「马」的精神属性融入到作品中,是一次无界的艺术表达的契机。

有点儿意思的是,正好我属马。属相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形成的,它有着具象的外壳,但却是带有抽象精神的属性。只要是那年出生的人都属马,跟阶层、等级和地域等等这些后天赋予的东西都关系不大。「马」的属相伴随着我的出生就依附在我的身上。这次作品中「马」的元素,有中国文化传统中提取的,【龙马负图】【马踏飞燕】画像砖等,凝聚着古代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精髓和认识,也有西方文化中的飞马和虚拟世界中的飞马形象。这就像一条多维度的视觉通道,跨越文化与时空,通向更广阔的认知空间。

是窗中窗,也是镜中镜

窗中的马、河图等元素

你如何理解「奢侈品」的存在?

任何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我是不怎么用名牌的人。但我很尊重各个品牌,我理解某种意义上它像艺术家一样。

艺术家需要不断地用作品建立自己艺术的存在。如果杜尚只创作【下楼梯的裸女】一种风格,那么世界上也就仅仅多了一个「立体主义者」;毕加索的价值在于他在近90多年的艺术生涯里不断地反思和质疑自己的过去,才有了更多创新的可能。

同样,成功的奢侈品牌不是简单的、有形的商品集合,而是无形的价值塑造。这个价值是靠时间和一步步的改变和创造积累起来的。

「所以我说无界,生活就是艺术,它贯穿在我整个生活着的状态当中,是一体的。」

宋冬打破了我们对「行为艺术」挑衅性、反常规的刻板印象。他用几十年的生活演绎着一场旷日持久的艺术行为,把平凡简单的日常之事,用颇具仪式感的方法正式地办、正式地用,也正式地记录、正式地展示。看似无聊又偏执,实则将现实看得通透。

他许多作品像是玩儿出来的,充满禅的机锋与幽默。当艺术甩开文本与理论包袱,消解虚实之间的界限后,也许就能洞察到感知人间的另一种角度。打破时间和空间,安静地享受着最自然的状态。

宋冬和本次2024上海「爱马仕之家」夏季橱窗【窗中窗】展览

【水写日记】也是如此,「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

【水写日记】就更像是我的习惯。咱们小时候都要写日记,我对日记有恐惧,觉得写完了别人就会看到,所以写的时候心里头就老有假想的观众,不自觉地会为这个观众去写。

宋冬【水写时间】,行为体验,1995年在北京胡同

当我用水去写的时候就不用在乎了,水写的日记是真正属于我的,没有任何人可以评判我写的这件事儿,它是一个诉说。所以我说无界,生活就是艺术,它贯穿在我整个生活着的状态当中,是一体的。

上:宋冬【水写日记】,行为体验,1995-2004

下:宋冬【水写时间】,行为体验,1995-2024

从1995年起,宋冬用毛笔蘸着清水,在不同的地点书写当时的时间,有时候甚至是在一块借自大自然的石头上记录生活。填满、蒸发、消失的循环往复,「无形」的水陪伴着他「诗性」的生活。

【窗中窗】展览中,宋冬也使用了大量明亮的光和色块

那么在你看来,艺术是否有所谓反映、表现「社会性」的必要?

有,因为艺术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你不可能完全进入到一个纯粹的形而上生活。形而上当然也很棒,是纯精神性的,是令人向往的。就像极少主义,纯粹。而纯粹抽象的先驱代表蒙德里安,他有一幅画是从具体的一棵树开始画,然后逐渐把所有的具象抽离掉,最终变成了线面的几何图形。他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一种绝对的境界,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了不起的创造性,对我也很有启发。

有人说我的作品看起来也有蒙德里安的元素,我说其实我是反着的。窗户、门、物品的组合虽然看起来有抽象的几何图形的因素,但我叫它「抽象现实主义」。上面保留了曾经使用过的痕迹,是社会化的生存印记。你也许说不出来里面具体的故事,但能看出现实主义的存留。所有故事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呈现,是精神跟现实的融合。

拾级而上的灯光和窗造就着崭新的故事

创作的自由和发现美的眼睛,让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事都成为了艺术创作的可能。窗的背后是别样的世界,打开它,便打开着对多样性和异质性的探索。而从窗反观、对内观屏,更是不断建构的自我。


宋冬与爱马仕用窗和镜、象征自由的马和飞燕,将现实与幻象、内与外、古与今、个体与宇宙之间的界限不断打破和反转,使得人们在看似规则的空间中绽放出无界的意趣。


他们正在做的,就是不断打开新的窗,不断从多维度的思维隧道中,通向更广阔的生活、艺术与美。

图片来源:

由受访者、爱马仕、北京公社提供

影响中国审美的人和他们推动的事业

美学专栏

沈志军

红山动物园

秦艾

艺术

宋琨

艺术

石大宇

设计

张颂仁

收藏家

万捷

印刷与艺术

乔志兵

收藏家

朱赢椿

设计与艺术

翁菱

文化推手

丁乙

艺术

邬建安

艺术

张恩利

艺术

翁狄森

珠宝设计

滕菲

珠宝设计

周春芽

艺术

刘杏林

舞台美术

王薇

龙美术馆

江宏伟

艺术

粱建国

设计

向京

艺术

何炬星

星美术馆

金宇澄

繁花

尚扬

艺术

程京

科学

特别出品

白玛多吉

松赞创始人

仁青茨姆

民宿主理人

瓦依那

乐队

陈翠梅

马来西亚导演

安达组合·乌尼

呼麦传承人

朱婧汐

赛博歌姬

出品

芭莎文化艺术部

Green Bazaar Lab

总编辑:沙小荔

出品人:董云燕 | 监制:徐宁 | 艺术顾问: 顾维洁

编辑:艺凡 | 撰文:赵舆 (壹佰工作室)

设计:张晓晨 | 文字整组:Joycee

合作

greenbazaar@ tren ds.com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