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卫子夫被汉武帝轩车临幸后,从历史细节中感受她的贡献

2024-09-14图片

卫子夫,作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可以说荣耀汉武一朝 ,但终究未得善终,这就是历史的唏嘘之处,但 谁又能忽略她对华夏历史发展的贡献。

卫子夫剧照

卫子夫出身条件并不算好,应该可以说她最初也是平阳公主讨好弟弟汉武帝的歌女,因为人长得漂亮,歌唱的好,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汉武帝。 从历史中看,这样的巧合看似偶然,其实又存在必然。

【汉书】

【汉书·外戚传】中这样记载卫子夫,「孝武卫皇后字子夫,生微也。其家号曰卫氏,出平阳侯邑。子夫为平阳主讴者。 」 可以看出,汉书作者班固也是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卫子夫的出身低微,生微也,子夫为平阳主讴者。 这两句话将卫子夫的身份特意强调,意思就是她就是一个唱歌的歌女,讴者也就是讴歌的人。

卫子夫剧照

【汉书】直接点明了卫子夫的身份和作用,其中对于卫子夫的描写真的又充满了历史的偶然性,因为平阳公主精心准备的美人在汉武帝霸上祭祖经过平阳府时,汉武帝没看上一个,这个时候卫子夫出现了,唱歌唱的很好听,人长得好看,汉武帝非常满意。

【汉书】中这样写: 「讴者进,帝独说子夫。」 , 也就是说汉武帝一眼就看上了卫子夫,这放在现在就是妥妥的一见钟情。

【汉书】写的非常有意思,这其中有一点含蓄的表达, 毕竟作为一国之君的汉武帝,需要什么根本就不必拐弯抹角, 而【汉书】中在此处的处理,颇具戏剧色彩。

汉武帝这时候突然想换衣服了,你说这巧不巧合,与其说巧合,我感觉不如说班固进行了戏剧化的处理。原文中这样写, 「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

卫子夫剧照

【汉书】写的很明白,就是汉武帝一眼看上了卫子夫,这个时候要去换衣服,平阳公主什么人,马上让卫子夫去伺候汉武帝, 汉武帝在换衣服的轩车上,临幸了卫子夫。

【汉书】这样写,其实太史公也对卫子夫做过专门的记录,在【史记·世家·外戚世家】中,太史公司马迁这样描写: 「武帝祓霸上还,因过平阳主。主见所侍美人。上弗说。既饮,讴者进,上望见,独说卫子夫。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上还坐,欢甚,赐平阳主金千斤。」

【汉书】和【史记】对于卫子夫初见汉武帝的场面写的几乎相同,毫无疑问,卫子夫就是被汉武帝一见钟情后马上临幸的,而从此以后卫子夫便跟着汉武帝进宫了。

汉武帝

这里不得不说平阳公主,她其实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女人,不管是平阳侯,还是此后的丈夫卫青,都不是简单之人,而对于卫子夫的未来平阳公主也做了准确的预测。

【史记】中这样记载 :「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宫。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无相忘。」

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平阳公主已经看出来了,卫子夫前途无量,叮嘱她以后富贵了不要忘了自己。

卫子夫剧照

这句话既是勉励也是乞求,虽然表面上太史公写的是主仆情深,但换一个角度看是不是证明了平阳公主的眼光老辣呢。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汉武帝一次不经意的风流趣事,竟然产生了一个典故, 也改变了历史,那就是子夫入侍,这个典故正是对上面这件事情的概括。

卫子夫入宫以后,并没有想象中的平步青云,可以说差一点就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默默无名。如果不是后期荣耀,恐怕连子夫入侍这样的典故也不会存在。

卫子夫剧照

卫子夫进入皇宫以后,一年有余,竟然连汉武帝的面都没见到 ,更别说被再次宠幸,因为她连机会都没有。而且还发生了一件事,这对于卫子夫而言,就是人生的第一次危机。

汉武帝命令,要将宫中老弱和没有用的宫人释放出宫,这可让一心想着上位的卫子夫心里一惊, 但很多事情往往就发生在危机中,危机也就是危险中的机会,卫子夫的命运就是这样好。卫子夫趁着这个机会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汉武帝,然后哭的嘤嘤嘤。卫子夫绝对是聪明之人,不说为什么得到自己就不负责任了,也不死缠烂打,只是要求武帝释放自己回家。汉武帝再次看到卫子夫,应该也是想起了曾经的一晌贪欢,心生怜悯,竟然将卫子夫留下,并再次临幸。

卫子夫剧照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卫子夫这次临幸后竟然有了身孕,而正牌皇后陈阿娇却多年无子,要么说卫子夫就是天选之人,连苍天都给她无与伦比的助攻,卫子夫的荣耀时代显然到来了。

太史公对于这件事也写的明明白白, 【史记】中这样写:「入宫岁余,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

卫子夫后来也顺利取代陈阿娇,成为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而随着卫子夫的荣宠一时, 卫青,霍去病等人也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天下为卫子夫歌】就是最好的证明,歌中唱到: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你可以想象,在汉朝一个女性地位在民间变的这么高,这是空前绝后的事了。

卫子夫剧照

卫子夫不管如何荣耀,如何恃宠,都不过分。我觉得她对历史的贡献非常巨大,这是因为她的出现间接导致了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出现,并成为推进中华文明进程的重要参与者。

【史记】作者司马迁,对于卫子夫并无太多赞美之词, 这应该也是当时司马迁对于外戚出身的卫子夫,卫青甚至霍去病一贯的偏见导致。司马迁对于卫子夫的称赞也就短短几个字, 「嘉夫德若斯」, 翻译过来就是称赞卫子夫的品德好,仅此而已,也就说卫子夫是个好人不是坏人,这对于一代贤后卫子夫而言,显然不够。

史记

司马迁应该从心里依然抱有偏见,毕竟卫子夫歌女出身,卫青骑奴出身,霍去病更是私生子 ,在等级森严的当时,而且因为自身原因和李广等因素,都或多或少与卫青和霍去病有关联,太史公因此对于卫氏一族并没有太大的好感,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相对客观的【史记】,也夹杂了太史公个人的感情,我想作为人,没有谁能真正的客观,只有相对的客观。

我想说每个人都在推动历史前进,这无关出身,卫子夫一介歌女,依然为中华文明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卫青剧照

她的荣耀间接产生了卫青的成就, 龙城大捷,收复河朔,奇袭高阙,二出定襄,漠北大战, 哪一个拿出来都是震铄古今的存在。

少年英才,冠军侯霍去病真的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虽然太史公在情感上对霍去病有偏见,但对于霍去病的功绩也是毫无保留地称赞。

【史记】中这样评价霍去病:「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

【汉书】作者班固更是大加赞扬, 「票骑冠军,猋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

宋代三苏之一的苏洵对于卫青和霍去病这样赞扬: 「汉之卫、霍、赵充国,唐之李靖、李绩,贤将也。」

霍去病剧照

毫无疑问,卫青,霍去病的成就都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卫子夫,如果没有卫子夫,恐怕也就没有卫青,霍去病的出现,所以,这就是每一个人对于历史演进的贡献。

卫子夫剧照

卫子夫,毫无疑问,一个女儿身,她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顾炎武说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也证明了一个道理,任何人都是历史进步的参与者,不分出身。你觉得没有卫子夫,可能有卫青,霍去病参与历史吗?我想,很大几率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