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我推荐你看【钢的琴】,国产电影之光!穷人那可笑的无奈辛酸……

2023-12-08影视

【钢的琴】,一个巧妙的名字,在电影中,指「钢做的琴」。陈桂林(男主角)与前妻小菊分手后,富裕的前妻想把女儿小元带走,小元答应爸爸如果给她买钢琴她就不走,陈桂林买不起,于是他找到昔日的好友,齐心合力为小元造了一架钢的琴,其间发生了大量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影片采用黑色幽默手法,描写底层穷人的辛酸。自东北衰落后,往日的荣光成为昔日的回忆。影片的配乐采用欧美古典音乐与上世纪50至80年代苏联歌曲,淳郁浓厚,将往日与现时相对比,映衬着萧条破败之布景,辉煌过后一地鸡毛,冷郁但有微火燃烧,继之绽放,使人产生大格局且无奈感。

我喜欢电影四分之一处陈桂林与新欢淑娴深夜漫步在街头唱歌的场景,萧条无人烟,流露浅的真情,这便是日常。影片开头,淑娴带的演出团队为老人葬礼献唱,应主人要求改忧郁调为欢快调,那不经意间显露出的嬉笑调侃,是平凡生活的一次轻松调剂,接近普通人的真实。

影片中多有幽默片段,单看会让人付诸一笑。陈桂林用校园里的钢琴给女儿小元训练,晚上钢琴声音吵到宿舍老师睡觉,女老师过来论理说:「我上厕所还以为有鬼吓死了。」结果陈桂林回了一句:「不好意思,打扰到两位老师上厕所了。」这句台词在原片中极度搞笑!陈桂林被学校赶走后,用木板给女儿画了一架钢琴,然后哄女儿说,声音是用心感受的,他按了木板一下,口技发出一个音,笑中带泪。主角理个发出来肉被偷了,大吼一声:「咋啥都偷呢?」混合着主角那东北口音,以致多数情节笑点拉满,主角身上的这个老实人幽默细胞真的太嘻哈了!

电影中有多处追击战,但因未用特效大片的拍摄方式,而是用写实的摄影方式,便导致了即使角色关系紧张,但看那追击场景仍旧会逗得人捧腹大笑!第一处,主角陈桂林的赌鬼朋友打麻将出老千,被麻将友拆穿,受追击爬到了烟囱上。第二处,赌鬼朋友的女儿被小伙给睡怀孕了,造琴的一帮兄弟们上前找小伙讨要说法。第三处,陈桂林的新欢淑娴被王抗美几个笑话骗出轨了,陈桂林找王抗美打架。三处追击,因是采用写实拍法,所以气氛相当逗乐!

电影的音乐,多为活泼欢快,切合了全片的幽默风格。古典音乐、纯音乐,与厚重名曲。我更感到,音乐传扬着乐观,每个人物均在悲悯之中「强颜欢笑」的感觉,欢快的背景乐声夹杂着歌舞,把一群热爱生活的小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采用间隔式排布,约7分钟一首,每当你被平淡的节奏弄得舒缓时,音乐一响起,那悠扬而坚定的歌声,将你的神经调动起来,开始迎接下一场趣味!

影片中最出彩的一场戏,是陈桂林做的木板钢琴被自己拆毁后,为了守小元的承诺,便拉着喝酒的哥们,去之前练琴的那个学校,把钢琴偷出来的段落。其中不乏调侃搞笑,从中又能看出义气,把琴搬到操场中央被发现,哥几个逃了,陈桂林的眼神却从嬉笑变回坚定。操场上下起了大雪,陈桂林在雪夜中坐在钢琴旁,弹起了贝多芬的【献爱丽丝】,聚光灯打在他头上,雪夜、灯光,这是陈桂林一个人的独角戏,这一幕场景在整个电影中是最美的,一时之间,喜的,忧的,哀的,乐的,酸的,甜的,苦的,辣的,一齐涌上心头。

这部电影是用「造钢琴」一事串起了多个人物的片段生活,讲述底层人的无奈。片中不是熟悉的城市场景,而是多有厂房、旧屋、荒地,反映了社会中某一个侧面里,人们的生活。天气,总为阴天与黑夜,将这一层寂寞氛围拔上了一个新高度。而我,是喜欢的,我喜欢这寂寥的氛围,这人烟稀少的小世界,总能使我清静,离内心近,我爱的是绝致的安宁,爱的是小世界,辽远的世界,单纯的世界。

影片镜头语言亦是一绝,背景在重工业衰落的东北城市,虽然残破不堪,但该元素在镜头语言中却是井然有序。片头,陈桂林与前妻小菊的站位,一左一右,从人物装扮、表情,到身后背景,皆像从中线处分开了似的,分割出两个天壤之别的对比:一贫,一富;一忧,一喜;衣服,一土,一白;身后,一旧,一新;一个梦想,一个现实;活脱脱表达出二人内心世界的差异。

影片画面竭力展现那个老旧年代的全部视觉面貌,当然做得很好,烟囱、厂房、枯树、旧屋、水管、天线、老式交通站、老式小卖部、老旧式理发店,老旧式摩托车。别看景致平庸,但其高超的构图却也显得万物精致,全片影色调偏灰褐色,但颜色浓郁、饱满,且细致。粗看普通,但截图便是油画,因此,摄影亦是本片一大亮点!

本片音乐也起到一个「对比」作用,画面与音乐的对比,便是高雅与破败的对比,更反映出苦与乐的对比。人物的落寞生活与其乐观态度又形成一对比,其压抑色调与幽默氛围亦构成对比,黑色幽默是此。「两极冲突」,此属戏剧学的一种技巧。

故事的后续发展是:陈桂林妥协,同意让前妻接走女儿小元,但为自己梦想,仍要造一架钢琴,最后造出了一架全钢的琴,「钢的琴」。陈桂林送走女儿那天,场景在幼儿园,小朋友们齐唱「幸福拍手歌」,陈桂林独自躲在墙后,抽着烟。两三段镜头,交代了一个完整情节,不费只言片语,而由人物表情,让观众猜到细节脉络,简练。

我最喜欢的是这部电影结尾处这个场景:前妻小菊带着女儿到工厂处看望陈桂林,陈桂林将这架钢的琴展示在女儿面前,女儿用钢的琴,轻弹一首片头弹过的欢快儿歌,在弹的过程中,女儿坐在画面正中央,随着镜头缓缓拉远,音乐声仍在弹响,影片结束。这一幕,一切一切的矛盾都放下了,寡淡而悠长。我最喜欢这结尾一幕,因为结尾人物缩小、弱化,音乐强化,这种平淡、解脱,美,美得说不出来,似乎只有看完前2个小时,才能体会到这一幕有多美,或许是心情回归平和的美。

在这部电影中,除主线剧情外,另有一重要的象征物,是:两根工厂烟囱。重工业没落了,烟囱自然将被炸掉,这是支线剧情。对两根烟囱的拆除,既象征着城市的衰败,又象征着一代人的老去,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东北落魄后平民的生活现状,这是对一类普适性情况做了一个提炼式表达。

底层人生活充斥着各种无奈,对痛苦不苟言笑。陈桂林失业、离婚,失抚养权;赌鬼的女儿被糟蹋怀孕;二姐夫留苏却无好工作;季哥开厂被查,处分。每人各有苦处,也许这就是成年人的生活,是常人易遭到的痛苦类别,苦得平淡。淑娴出轨后,结局又回到了陈桂林身边,陈桂林亦冰释前嫌,这说明,生活总有挫折,但生活总要继续。生活是这样的,伴随着一些持续积压你内心的痛苦滋味,星星点点却又挥之不去,凑合着过完这一生,人生是这样的。

我原先早听说过【钢的琴】电影名,以为文艺小资。但事实上,的确文艺,但独是不知,其讲故事的方式竟如此诚恳,中国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皆在其中,大多数城乡居民的生活本是这个样子。这是一部独具中国特色的电影,中国人的烦恼,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人们多多少少能从中看出自己的影子。诚实的导演,不像一些看不到穷人的国产剧那般虚伪做作,用美好的童话把你欺骗。

一部好的电影、好的文学,都是深入生活、体悟生活的,深入某个环境,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事件过是过了,但对其的觉察与思考却长久留存。一个思维深度高的作者,他会利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编排一场故事,从而不知不觉拿捏轻重、带入情绪,将故事的发展变化描述成最能表达自身感悟的样子。而此时,作者对生活的领悟越深,则这部作品就蕴含越深的思想,从而,作者用自己的情绪、三观,去指导、开悟他人,使人产生共鸣,并对生活有新的理解。所以,我认为,故事、或电影,均是人为加工化、熵减化后的一种有序现实,就像街边一块石头到厂房里被打磨成玉一样。

回到【钢的琴】,这是国产文艺片中一部上乘佳作,气质是独特的,叙述是诚意的,情节是幽默的,回味是绵长的。其镜头语言、音乐配色,均可得学院派之大成。一条造琴主线串联起各小物生态,既表达了特殊历史时期的无奈,亦呈现了小人物普适性的无奈。

文化塑造思想,体味深度情感是幸福的,希望电影市场再多来一些【钢的琴】这样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