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收留日本伤兵的河南农民,47年后来到日本,日本人如何对待他的?

2024-07-02军事

1945年,战火纷飞的年代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有一个日本伤兵被遗落在这片曾经伤痕累累的土地上。他的命运本该就此终结,却因为一个叫孙邦俊的河南农民而彻底改变。这个普通的中国农民,怀着怎样的胸襟收留了曾经的敌人?47年后,当孙邦俊的后人踏上日本国土时,等待他们的会是怎样的场景?面对这个中国农民家族,日本人又会以何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这段跨越近半个世纪的故事,又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

一、善良农民的大爱无疆

要说起孙邦俊和石田东四郎的相遇,还得从1946年那个寒冷的冬天说起。那时候,抗日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战争留下的创伤还远未愈合。河南南阳的小村庄里,家家户户都在为生计发愁,孙邦俊也不例外。

这一天,孙邦俊像往常一样,赶着毛驴车去集市卖菜。刚到集市,他就听见一阵骚动。原来是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市场上晃悠,东一下西一下地向人讨饭。孙邦俊定睛一看,只见那乞丐蓬头垢面,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露出的皮肤上还有些未愈合的伤痕。

"这人怕不是个日本鬼子吧?"旁边有人小声嘀咕。

"可不是嘛,听说是被日军扔下的伤兵,估计是死不了又走不动,就被丢在这儿了。"另一个人接茬道。

听了这话,集市上的人更是躲得远远的,生怕沾上晦气。可孙邦俊却愣住了,他盯着那个乞丐看了好一会儿,心里五味杂陈。

就在这时,那乞丐踉踉跄跄地走到孙邦俊跟前,用蹩脚的中国话说:"饿...饿..."

孙邦俊看着眼前这个可怜人,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虽说是曾经的敌人,可眼下已是个手无寸铁的伤兵,难道就真的见死不救?

想到这里,孙邦俊叹了口气,从筐里拿出两个馒头递给了乞丐。那人接过馒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相难看得很,可孙邦俊却觉得心里一阵酸楚。

"哎呀,邦俊啊,你这是干啥?给日本鬼子吃的,不怕遭报应啊?"旁边有人忍不住说道。

孙邦俊摇摇头,淡淡地说:"人都快饿死了,管他是谁呢。"

就这样,孙邦俊收留了这个叫石田东四郎的日本伤兵。一开始,村里人都说孙邦俊是脑子进水了,可孙邦俊却不以为然。他把石田安顿在自家的柴房里,每天给他送饭,还找来些旧衣服给他穿。

慢慢地,石田的身体好转了些,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中国话。他告诉孙邦俊,自己是广岛人,在战争中被派到中国,后来因为受伤被遗弃。孙邦俊听了,心里更是同情。

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石田就病倒了。他发高烧,整天昏昏沉沉的,吃不下也睡不着。孙邦俊急得团团转,可村里没有大夫,最近的诊所又在十里外的镇上。

孙邦俊一咬牙,决定把石田送到镇上去看病。他把石田绑在毛驴背上,自己在前面牵着绳子,就这么走了一整天。到了镇上,大夫看了石田的情况,直摇头说:"这病不好治啊,得用进口药,可那药贵得很呐!"

孙邦俊听了,心里一紧。他家本来就不富裕,这下可怎么办?可看着石田痛苦的样子,孙邦俊又不忍心放弃。他四处借钱,甚至把家里唯一的一头老黄牛都卖了,总算是凑齐了药钱。

就这样,孙邦俊倾家荡产地救治石田,前后花了小半年时间。等石田的病好了,孙邦俊家里已经是一贫如洗。可看着石田重新站起来的那一刻,孙邦俊觉得一切都值了。

村里人看到这一幕,也渐渐改变了看法。他们开始主动帮助孙邦俊家,有的送些粮食,有的帮着干些农活。石田也努力学习中文,慢慢地融入了村子的生活。

就这样,一个中国农民和一个日本伤兵,在这个小山村里相依为命,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他们的故事,也在不经意间改变了许多人的看法,让人们看到了超越国界的人性光辉。

二、石田归国后的艰难岁月

1947年,中国各地开始遣返日本战俘。石田东四郎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踏上归国之路。离别之际,孙邦俊为他准备了一些干粮和衣物,两人在村口依依惜别。石田向孙邦俊深深鞠躬,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恩人,我一定会报答你的恩情。"孙邦俊笑着摆摆手,目送石田离去。

然而,等待石田的并非想象中的温暖家园。当他踏上日本国土时,迎接他的是一片残垣断壁。广岛作为原子弹爆炸的目标之一,已经面目全非。石田在废墟中寻找了几天,终于在一处临时搭建的避难所里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和妹妹。

见到阔别多年的儿子,石田的母亲喜极而泣。可当她听说儿子是被一个中国农民救助才得以存活时,脸上却露出复杂的表情。战争给日本人留下的创伤太深,许多人对中国仍怀有敌意。石田的母亲虽然感激孙邦俊的恩情,但也担心儿子会因此受到歧视。

果然,石田回国后的生活并不顺利。由于长期在中国生活,他的日语已经有些生疏,加上身上留有战争的伤痕,找工作变得异常困难。有些雇主一听说他是从中国回来的,就直接拒绝了他的应聘。

更让石田难过的是,他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已经与日本社会格格不入。在中国农村的几年里,他学会了宽容、善良,也对战争有了深刻的反思。可回到日本后,他却发现很多人仍然沉浸在军国主义的思想中,对战争的残酷性缺乏认知。

有一次,石田在街头遇到一群正在募捐的右翼团体。他们高喊着复兴大和民族的口号,要求重建军队。石田忍不住上前劝阻,讲述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和平的可贵。然而,他的话却引来了一阵嘲笑和谩骂,有人甚至指责他是"汉奸"。

这样的遭遇让石田感到十分沮丧。他开始怀念在中国的日子,怀念孙邦俊的善良和村民们的淳朴。可是,他又不忍心抛下年迈的母亲和尚未成年的妹妹。

为了生存,石田只能四处打零工。他在建筑工地搬砖,在码头装卸货物,甚至去垃圾场拾荒。虽然辛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希望。每当遇到挫折时,他就会想起孙邦俊的话:"人活着,就要心存善念。"这句话成了支撑他度过艰难岁月的精神支柱。

慢慢地,石田的处境开始好转。他的勤奋和踏实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1950年,一家小型贸易公司看中了石田的中文能力,聘请他做翻译。虽然薪水不高,但总算有了稳定的工作。

工作之余,石田开始在社区里宣传中日友好。他组织了一个小型读书会,向邻居们介绍中国文化,讲述自己在中国的经历。起初,参加的人寥寥无几,有时还会遭到冷嘲热讽。但石田并不气馁,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人理解他的用意。

果然,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被石田的真诚打动。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对战争没有直接的记忆,对中国充满好奇。他们经常围着石田,听他讲述中国的风土人情。

1956年,中日两国恢复民间交流。石田立即报名参加了一个访华团。当他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孙邦俊,可惜由于行程安排,无法前往河南。

回到日本后,石田更加积极地投身于中日友好事业。他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呼吁两国人民增进了解,消除偏见。他还利用自己的人脉,为一些中国留学生提供帮助,帮他们适应日本的生活。

尽管如此,石田心中始终有一个遗憾:他无法亲自向孙邦俊表达感激之情。每年的春节,他都会给孙邦俊写一封长信,详细讲述自己的近况,表达对恩人的思念。可是,由于当时中日邮政系统并不完善,这些信件能否送到孙邦俊手中,石田始终不得而知。

就这样,石田带着对孙邦俊的思念和感激,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他坚持不懈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日友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跨越国界的人性光辉。虽然生活依旧艰辛,但他从未忘记那个曾经救助过他的中国农民,也从未放弃努力回报的决心。

三、命运的转折:重逢在即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是1992年。这一年,中日两国正式建交2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降临到了石田东四郎身上。

当时,日本一家电视台正在筹备一个名为【跨越国界的友谊】的特别节目,旨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节目组在收集素材时,偶然听说了石田和孙邦俊的故事。他们立即联系了石田,希望能够拍摄一期关于他们的专题节目。

石田接到电视台的邀请时,已经是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了。多年来,他一直在默默无闻地为中日友好事业做着自己的贡献。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保持着每周一次的中国文化讲座,向周围的邻居们介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当电视台工作人员向石田提出要帮他寻找孙邦俊时,石田激动得双手颤抖。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想要重返中国,亲自向孙邦俊表达谢意,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如今,这个梦想终于有可能实现了。

节目组开始着手寻找孙邦俊的下落。然而,这并非易事。首先,他们只知道孙邦俊住在河南南阳的某个村庄,但具体位置并不清楚。其次,中国农村的通讯条件在当时还比较落后,很多地方甚至没有电话。再加上语言障碍,寻找工作一度陷入停滞。

就在节目组快要放弃的时候,一个意外的转机出现了。有一天,他们在南阳街头采访路人时,碰巧遇到了一位从孙邦俊村子里出来的老人。这位老人虽然不认识孙邦俊,但听说过村里有人在战争时期救助过日本人的事。凭借这条线索,节目组终于找到了孙邦俊的村子。

然而,等待他们的是另一个坏消息:孙邦俊已经在几年前去世了。但是,孙邦俊的儿子孙志刚还健在。当节目组找到孙志刚时,他正在田里劳作。听说有人来寻找父亲的故事,孙志刚显得既惊讶又感动。

孙志刚告诉节目组,父亲生前经常提起那个叫石田的日本人。每年春节,孙邦俊都会翘首以盼,希望能收到石田的来信。可惜,由于当时的邮政系统不发达,石田的信件从未真正送达。尽管如此,孙邦俊始终没有忘记那段特殊的经历,也常常教育子女要心存善念,帮助他人。

节目组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石田。得知孙邦俊已经去世,石田悲痛万分。他懊悔自己没能早点回来看望恩人,但同时也为能够联系上孙邦俊的家人而感到欣慰。

在节目组的安排下,石田决定亲自前往中国,拜访孙邦俊的家人。为了这次久别重逢,石田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带上了这些年来写给孙邦俊但未能寄出的信件,还准备了一些日本的特产作为礼物。

1992年10月,石田在节目组的陪同下,踏上了前往中国的航班。飞机缓缓降落在郑州机场时,石田的心情异常激动。他望着窗外熟悉又陌生的中国大地,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个命运转折的时刻。

从郑州到南阳的路上,石田不停地向周围的人询问当地的变化。他惊讶地发现,曾经那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公路取代了泥巴路,砖瓦房代替了茅草屋,甚至还有了简易的自来水系统。

当汽车驶入孙邦俊的村子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虽然大多数村民都不认识石田,但他们早就听说过这个被孙邦俊救助的日本人。许多人涌上街头,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孙志刚和他的家人站在村口迎接。当石田颤颤巍巍地走下车时,孙志刚立即上前搀扶。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因为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情谊而紧紧相拥。石田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我终于回来了,对不起,来晚了。"

这一幕,被电视台的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下来。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这感人的场景所打动。石田和孙家人的重逢,不仅是两个家庭的团聚,更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之间那份超越国界、跨越时空的深厚情谊。

四、跨越时空的情谊

石田东四郎与孙志刚的重逢,在村子里掀起了一阵热潮。村民们纷纷赶来,想一睹这位传说中的日本老人的真容。石田被安排住在孙家,这个曾经收留过他的农家小院,如今已经翻新成了一座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房。

第二天一早,石田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看村子里的变化。孙志刚陪同他在村里走走看看。五十年过去了,村子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曾经泥泞不堪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昔日的茅草屋也都换成了砖瓦房。村口还建起了一座小学,孩子们不用再走很远的路去镇上上学了。

走到村头的一片麦田时,石田停下了脚步。他指着眼前的麦田,对孙志刚说:"就是在这里,你父亲救了我。"原来,当年孙邦俊就是在这片麦田里发现了奄奄一息的石田。两人站在田埂上,望着金黄的麦浪,陷入了沉思。

回到家中,石田拿出了一个旧皮箱。这个皮箱里装着他这些年来写给孙邦俊但未能寄出的信件。石田一封一封地读给孙志刚听,信中详细记录了他回国后的生活,以及对孙邦俊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孙志刚听着听着,眼泪不禁夺眶而出。他说:"要是我父亲还在,听到这些一定会很高兴。"

为了纪念这次重逢,孙志刚提议在村子里种一棵樱花树。石田欣然同意,他说这不仅是为了纪念孙邦俊,也是为了象征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于是,在村委会的支持下,他们在村口的空地上种下了一棵樱花苗。石田说,希望明年春天能够再来看看这棵樱花开得怎么样。

在村里的日子里,石田还参与了一些农活。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坚持要亲自下田体验。他和村民们一起收割水稻、打谷子,虽然动作笨拙,但却乐在其中。村民们看到这个日本老人如此亲切随和,对他的印象也越来越好。

晚上,村里的老人们常常聚在一起,听石田讲述他在日本的见闻。石田用不太流利但真诚的中文,给大家介绍日本的风土人情、节日习俗等。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去日本看看。

石田的到来,不仅让村子里热闹了起来,也为村里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电视节目播出后,这个小村庄一下子成了名人。不少记者和游客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这段跨国友谊的发生地。村里开始发展起了小规模的旅游业,一些农家乐和土特产店也应运而生。

在村里待了一周后,石田不得不启程返回日本。临行前,他郑重地将那个装满信件的皮箱交给了孙志刚,说这是属于孙家的宝贵财富。孙志刚则送给石田一件自家缝制的棉袄,这是当年孙邦俊送给石田的那件棉袄的仿制品。

分别之际,全村的人都来为石田送行。老人们握着石田的手,年轻人则向他鞠躬致意。孩子们还特意用日语学会了"再见",奶声奶气地对石田说:"サヨナラ(再见)"。石田强忍着泪水,向大家挥手告别。

回到日本后,石田将这次中国之行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取名【跨越半世纪的感恩】。书中,他不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还介绍了中国农村的变化和发展。这本书在日本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读者被书中描述的中日民间友好故事所打动。

石田的故事也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关注。1993年,日本首相访华期间,特意提到了石田和孙邦俊的故事,将其作为中日民间友好的典范。中国政府也对此表示赞赏,认为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此后,石田每年都会抽时间回到那个小村庄。他看着村口的樱花树一天天长大,也看着村子的面貌一天天改变。每次回去,他都会带一些日本的特产和书籍,与村民们分享。而村民们则会给他准备一些土特产,让他带回日本。

1995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23周年之际,中国政府授予石田"中日友好使者"称号,以表彰他为促进两国民间友好所做的贡献。获此殊荣后,石田更加积极地投身于中日友好事业。他在日本各地举办讲座,向日本民众介绍真实的中国,努力消除两国民众之间的误解。

五、传承与发展:友谊的新篇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田东四郎和孙家的故事并没有随风而逝,反而在两国之间激起了更多的涟漪。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成为了中日民间交流的一个缩影,也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8年,在石田的倡议下,日本福冈县与河南省南阳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为更多的中日普通民众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当年冬天,福冈县派出了第一批访问团来到南阳,其中就包括了石田东四郎。

这次访问中,石田带领日本代表团来到了孙邦俊的村子。他们惊喜地发现,当年种下的那棵樱花树已经长大,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村民们自豪地向日本来客介绍,这棵樱花树已经成为了村子的标志,每年春天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在村委会的安排下,日本代表团与村民们举行了一场联欢会。日本客人表演了传统的舞蹈和乐器,村民们则唱起了豫剧选段。虽然语言不通,但欢声笑语却跨越了语言的障碍。这场联欢会后来被当地媒体报道,成为了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一个生动例证。

2000年,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8周年,中国政府决定在南阳市建立一座"中日友好纪念园"。这座纪念园的设计融合了中日两国的园林特色,其中的主要景点之一就是以石田和孙邦俊故事为主题的雕塑群。雕塑群生动再现了孙邦俊救助石田的场景,成为了纪念园中最受欢迎的打卡地。

纪念园的落成仪式上,已经90高龄的石田东四郎亲自出席。他颤颤巍巍地走上台,用中日两种语言发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讲。他说:"这座纪念园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我和孙邦俊先生的友谊,更是为了纪念在艰难岁月里,无数像孙邦俊先生这样的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所给予的善意和帮助。"

2002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政府共同决定将石田和孙邦俊的故事编入两国的中学历史教材。这一决定意味着,这段跨越国界的友谊将被更多的年轻人所了解和铭记。

同年,日本NHK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一部以石田和孙邦俊故事为原型的电视剧【跨越】。这部剧在两国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段感人至深的历史。

2005年,已经95岁高龄的石田东四郎最后一次来到中国。这次,他带来了一个特殊的礼物——一棵从日本运来的樱花树苗。在孙志刚和村民们的陪同下,他将这棵树苗种在了村口那棵已经茁壮成长的樱花树旁边。石田说,希望这两棵樱花树能够像中日两国的友谊一样,世代相传,枝繁叶茂。

2007年,石田东四郎在日本福冈的家中平静离世,享年97岁。得知这一消息,孙志刚立即带领全村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村民们在那两棵樱花树下摆满了鲜花,以此表达对石田的缅怀之情。

石田去世后,他的孙子石田健太郎接过了祖父的事业。他成立了"石田东四郎中日友好基金会",致力于促进两国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基金会每年都会组织日本青少年来到南阳,参观中日友好纪念园,了解石田和孙邦俊的故事。同时,也邀请中国的青少年赴日本访问,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2010年,在石田东四郎逝世三周年之际,南阳市政府决定在中日友好纪念园内建立一座"石田东四郎纪念馆"。纪念馆不仅展示了石田的生平事迹,还收藏了他生前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他与孙家往来的书信和照片。这座纪念馆成为了南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众多学生前来参观学习。

2015年,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政府共同发起了"中日民间友好使者"评选活动。石田东四郎和孙邦俊被追授为首批"中日民间友好使者"。这一荣誉的授予,既是对他们个人的肯定,也体现了两国政府对民间友好交流的重视。

如今,石田和孙邦俊的故事仍在继续影响着新一代的中日青年。两国的大学生自发组织了"石田-孙邦俊友好协会",定期举办交流活动,探讨如何在新时代继续传承这份跨越国界的友谊。而在南阳那个小村庄,村口的两棵樱花树依旧年年盛开,见证着这段历久弥新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