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顽强的「炮灰」:18万德军唱着军歌投降,苏军:你们不用挖矿了

2024-02-27军事



1945年5月8日下午,拉脱维亚库尔兰半岛上空回荡着一曲军歌声。18000余名德国士兵整齐列队,高唱着马赫而来,缓缓向苏联红军投降。他们脸上满是尘土,却步伐坚定。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连呼啸的战斗机声都消失了。苏军士兵们站在原地,手中的武器不再对准昔日的敌人,取而代之的是响亮的军礼。



这一幕发生在二战欧洲战场的最后时刻,它标志着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也成为了这场战争中难得的人性瞬间。对于库尔兰的守军来说,他们选择用最荣耀的方式来终结这场血雨腥风。而对于苏联士兵,他们第一次以对等者的身份看待这支顽强的敌军。



这一刻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60多万名德军、4年时间以及无数人牺牲的结果。为了讲述这个不为人知的历史,我们需要回到1944年的夏天。



1944年6月,在诺曼底登陆后的第三天,苏联红军开始了巴格拉基昂行动,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行动。在此之前的3年时间里,德国国防军在东线战场上不断后退,而如今,他们的最后屏障到了—库尔兰要塞。


如果用地图上的形状来描述,库尔兰防线是一个巨大的口袋,入口处有50公里宽,深入拉脱维亚腹地达100公里。一条纵深达90公里的防线将这个口袋牢牢封锁,形成三道防线。守卫这里的,是德国北方集团军群,总兵力高达60万。其中还配备了大量的重炮、战车和飞机。可以说,这是德军在东线最为坚固的防线。



而在防线的外侧,苏联红军也积蓄了大量兵力。3个集团军共110万人马踏着轰鸣的引擎开赴前线。他们装备了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以及6000余门大炮,蓄势待发地部署在防线外。


这场东西方集团军第一个交锋的大决战一触即发。

1944年6月22日,在炮火与轰鸣声中,苏军发起了总攻。强大的火力先头部队对德军防线进行猛烈轰炸,然后步兵和装甲车队开始突击。在最初的10天里,双方随着阵地的反复争夺,伤亡数达数十万人。


与苏军相比,库尔兰防线的德军面临着极大的劣势。他们不仅要抵挡苏军的猛攻,还要应对诺曼底登陆后盟军在西线的压力。弹药和物资供给日益短缺,士气也受到了影响。但是在希特勒「不退缩一步」的命令下,德军只能继续固守阵地,与数量上占优的苏军展开残酷的对决。


「我们多数的敌人保持着不屈的抵抗,每一次进攻都是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进行的。」德军老兵克劳斯回忆道,「我们白天在战壕里休息,夜晚继续修复被炸毁的工事。」在苏军的推进下,德军被迫后撤,但总是在新的防线重整旗鼓。



与此同时,随着战事的继续,库尔兰防线上的德军也在不断减员。从最初的60万人减少到1944年8月仅余30万。这些士兵大多没有实战经验,他们来自不同国家,语言不通,连基本的军事训练都没有接受完整。虽然德军指挥官尽可能地进行补充和训练,但局势已无法扭转。



「我们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能看到的只有无边的苏军。」老兵克劳斯说。在追击中,苏军的兵力也有所减损,但他们的数量和装备优势仍旧明显。这将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殊死战斗。



到了10月下旬,随着立陶宛的沦陷,库尔兰群的北翼完全暴露在苏军的攻击之下。德军被迫开始从库尔兰撤退并全面向西南方向后撤。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德军与苏军在拉脱维亚西部进行了连续的激战。双方伤亡惨重,德军节节败退,被压缩在一个越来越窄的地域。到11月底时,库尔兰的德国守军仅余20万人,而且大多负伤。苏军包围圈也日益收紧。



「我们明白这是最后的战斗了。」老兵克劳斯说。德军士兵们在寒冷和疾病中依然坚守岗位。他们用简陋的工具在硬土上挖掘战壕,架设有限的铁丝网。每一次苏军的进攻都会遭到殊死的还击。



在这最后的抵抗中,苏联士兵不得不对这支顽强的敌军充满敬意。「我们听说他们弹尽粮绝,军官向士兵们保证,胜利在望。」一名苏军老兵叶利扎罗夫说,「但当我们在炮火中前进时,总会受到他们疯狂的反击。」



战至1945年4月,库尔兰袋口已被苏军封锁。18万德军和1000余辆坦克被完全围困,弹药与给养已接近枯竭。这时德国本土的战局也随着希特勒自杀而急转直下。


新上任的元首邓尼茨判断局势,于1945年5月7日向库尔兰德军发出了投降命令。次日,德军停火,在苏军的监督下丢下武器整队向港口集结。原本他们可以乘坐运输船撤离,但大多士兵主动留下,陪同未能登船的战友。


「当他们唱着军歌走向我们时,我们知道,这是勇敢的战士,值得我们的敬意。」 苏军士兵叶利扎罗夫如此描述这一幕。随着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迎来了终结。而对于展现出人性光辉的这批德军士兵,苏联也给予了不同以往的善待。



所有库尔兰德军很快便获得自由,可以回到家乡。他们带着战争的创伤归来,却因荣誉而无愧于心。纵使历史无法重写,但在那一刻,勇气与荣誉超越了一切。这是属于士兵的终章。



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