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1976年底我接兵时,与一位商店女店员相识,但我俩的结局让人遗憾

2024-01-03军事

文/原创

图/来自网络

1972年12月,我应征入伍。虽然入伍通知书上落款的时间是1972年12月10日,但我们县所有新兵出发去部队的日子,则是1972年12月15日的凌晨。

那一年,我十八岁。以后的岁月,那晚星月下步行的新兵队伍,还有一路的锣鼓鞭炮声,不时出现在我的梦境,紧扣我的心弦。

到新兵连,两个月的新兵训练(往年都是三个月,但我们那年是两个月)结束后,我就跟着新兵连长一起,去了他所在的一连。连长执意要带我走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有多优秀,而是因为在新兵连时,在一次出板报的任务中,我刚好展露了自己的长处——毛笔字写得好,还会画简笔画,从而脱颖而出。

我一个农村孩子,个子不高,人一多说话还有点结巴,身体素质也说不上多优秀。但因为我一直都喜欢写毛笔字,画简笔画。在入伍前,在上中学时,在业余时间,当别的同学都在操场上挥洒着自己的汗水,或打篮球,或打乒乓球,或跑步时。我还坐在教室里练着字,或钢笔字,或毛笔字,除了练字,我还特喜欢画简笔画,中学四年,班里每一次出板报时,都有我的身影。

但我的这两个优点,在七十年代,在入伍前,根本没有发挥的空间和作用,因为所有人都在为生活而辛勤劳作着。而我,也仅仅是把练字和画简笔画,当成自己排解苦闷心情的爱好。可没想到,在两个月的新兵训练中,连长给我们所有新兵安排了一个任务,那就是让我们负责出一期板报。

虽然我很有出板报的经验,但刚开始,因为胆怯,我也并没有举手,而是选择看别的战友来负责出板报。大家也都是跃跃欲试,都很积极的尝试着出板报,可一连出了三期,连长都不满意,看着那板报连连摇头。于是连长再次询问,还有没有谁想来试试。

虽然当时的我,还是有点胆怯。但我知道,这无疑是展示自己最好的一次机会,要是错过了,就再也没可能了。于是我鼓足勇气,举起了手。连长看还有人要尝试,也是很高兴,笑着说,「好,那这期板报任务就交给你了。」

接下出板报的任务后,我用心思考,最后决定结合我们新兵日常的训练和生活,把我们一些训练的内容,和休息时「拉歌」的场面,都用简笔画,画在板报上。除此之外,我还在板报上写下了在训练中,老兵班长们对我们这些新兵们热情的鼓励,和无私的帮助,最后,我还用毛笔字写下了那期板报的主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那期板报整体看下来,是图文并茂,精彩纷呈。

果然,那期板报一经完成,立刻得到了连里战友们和连长的一致好评。当时我们连长看着那期板报,笑着点头说,「不错,不错,是个苗子。」当时的我,并没有明白连长这句话的含义,只认为这是连长对我的鼓励。但连长显然想的更远,也就是在这一刻,他萌生了带我去一连的想法(一连的老文书即将退伍复员,恰好文书的职位空缺了出来)。

就这样,因为出一期板报的崭露头角,我得以跟着新兵连长一起去了一连,到一连后,我就直接被任命为了「代理文书」。被任命为代理文书的原因是,老文书还没退伍复员(退伍的时间是1973年3月下旬)。当时一连的老文书姓张,是1968年3月入伍的老兵,为人十分平和。

在连长带着我来到连部后,我就开始跟着张班长熟悉文书的工作。张班长很是尽职尽责,他教我练书法写文稿,刻蜡纸做印刷,用排笔刷写标语横幅、雕刻口缺纸做展板,使用广告色出板报,画刊头绘插图等等等等。除了这些,张班长还教我平时的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他告诉我当了文书后,整天都跟在连长和指导员身边,要多学多听多看,少抱怨,少说话。对于连长和指导员安排的任务,也要按时尽力的完成。

听着张班长的循循善诱,我连连点头,而后我诚恳的对他说,「你放心,张班长,等你退伍后,我一定会努力,认真负责的完成文书的工作。」听了我的话,张班长欣慰的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就这样,在1973年3月下旬,当老文书张班长退伍复员后,我就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文书生涯。

在文书的任上,我牢记张班长的谆谆教导,认真用心的完成着工作中的任务。而我这一干,就是三年多,时间转眼也来到了1976年11月,快到了当年冬季征兵的日子了。

其实在此刻,我已成为连里提干的首要人选,并且在一星期前,我也到团卫生队进行了提干体检,只是提干命令还没下来。就在这关键时期,连里决定派我去接兵,一来,想是锻炼一下我的能力;二来,也是让我提前熟悉一下排长的工作。

当时在接兵时,所有接兵人员在出发前,都要统一进行为期七天的接兵培训。接兵培训,就是要学习有关接兵方方面面的知识。在为期七天的培训结束后,我们一行人便乘火车出发,前往接兵地点,安徽某县某公社(分配给我的公社)。

因为那年接兵,是我第一次接兵,也是唯一一次接兵的经历,所以直到今天,就算过去了四十多年,我还是印象深刻。记得当年我们所接的兵,虽然除了少部分成功提干,留在了部队,大部分都是服役期满,哪里入伍的,就回到哪里去。但是,他们回到地方后,仍然是退伍不褪色,无论是在什么部门,什么行业,都干的十分出色,都走在前列。

当时,在接兵完成,出发前的新兵欢送会上,我还对入伍新兵们的家长说:「请您们放心,我们一定把你们的孩子,安全顺利的带到部队。」而当我们带着新兵们步行前往火车站时,县城里的父老乡亲们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夹道欢迎。那热闹的场面,热诚的感情,此后的几十年里,再难遇到。

除了这些,在那次接兵过程中,我认识的一位与我年纪相仿姑娘的经历,也让我至今难忘。

当时在公社进行接兵工作时,我偶遇了公社商店的一位姑娘,她是店里的店员,姓杨,个子小小的,很爱笑,一笑起来就露出了两个浅浅的小酒窝。因为年纪相仿,再加上她对我们部队的生活十分感兴趣,经常缠着我问东问西,而我,自然也是很乐意回答。因此,在不知不觉间,我们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慢慢的,她对我有了好感,而我,也对她有了好感。我们时常坐在一起聊天,谈天说地。那段日子,现在想来,虽然短暂,倒也十分快乐。记得在我带着18名新兵离开公社的前一天晚上,我们互相留了地址。在分别前,小杨特意交代我,让我回部队后,一定要给她写信。当时听到这话的我,也是连连点头答应。

但谁知,回到部队后,我提干的命令就下来了,紧接着,我也调离了原连队。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能成功提干留在部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此刚提干的我,也很是激动,之后更是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一时间,也忘了给她写信,再到后来,我竟把她给我留的地址也弄丢了。就这样,我们彻底断了联系。

现在想来,真正让我没有给她写信的原因有三,第一,是因为当时我刚提干当了排长,我知道能提干自己是幸运的,因此更是不能辜负领导的期望,于是就一心一意的努力工作着;第二,是因为我那时刚满二十二岁,还很年轻懵懂,对这人生大事还没有考虑;第三,还因为我们两人相隔的距离,实在是太过遥远,真要是写信联系,以后也是不方便。

时过境迁,到今天,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想到这件事,还是感觉有些遗憾。可遗憾,才是人生的常态。常言道,「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