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日本侵华势如破竹,淞沪会战时如履平地,为何到1938年就如入泥潭

2024-03-23军事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7年,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的脚步,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日本就已经从华北推进到了长三角地区。

由于日军是早有准备而来,再加上训练有素、战斗意志强大、武器装备优良,所以战斗力也是国军的数倍,国军初期的战损比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十几个人都很难换掉一个日本鬼子。

1937年8月9日,日军兵临上海,并且开始在虹桥机场寻衅滋事。

国军终于忍无可忍,开始调集大军前往上海,最终和日军爆发了淞沪会战。

当时,日本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着急,因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自从918事变爆发后,日本已经忍了很久。

所以即便是这次不能一口吞下中国,也至少要把国军的力量削弱个七七八八,方便为日后的谈判争取有利条件。

在淞沪会战后,日军的推进依旧神速,并且占领了国民党首府南京,还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但仅仅1年过后,日军的推进速度就突然慢了下来,最终直接停滞,双方也陷入了持久战

那么,前期推进神速的日军,为何会突然如入泥潭呢?

抗日战争的形势变化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宣告结束,这场战役以国军的惨败告终,也同时打得日本伤筋动骨,三个月灭亡中国成了一句空话。

在这场战斗中,双方累计投入了近100万人,日军更是充分利用了上海的港口地形,海陆空三军一齐施压,最大化地发挥了武器装备的优势。

国军70万人对上日军20多万人,三倍的兵力优势,结果却是国军伤亡25万,日军仅仅伤亡9万(也有说法是4万)。

抛开双方的战损比不谈,国军损失的基本是精锐中的精锐,后面补上的都是各地抽调的半大小子,有些根本没上过战场。

国军精锐在淞沪一战基本损失殆尽,之后的仗只能是越来越难打。

所以,此时国内的抗战信心也已经低到了极点,虽然淞沪会战也挫了日本的锐气,但国军总共就那点精锐,总不可能真的堆人头去拼命。

当时国内主降的声音非常大,尤其是汪精卫等人,更是认为中日差距实在过大,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不过,老蒋此时还是比较理智的,相比于汪精卫之流,他还是相对主战的,但他也没比主降的人强到哪去,还绝对美苏等国家会干涉日本,不会让日本这么容易侵吞中国。

但美国一直都在看热闹,苏联那边也不消停,疯狂扩军的德国让苏联也嗅到了一丝危机,所以自然不可能轻举妄动。

所以,当时中国的人心其实是混乱的,对于抗日的声音也各有不同,直到主席的【论持久战】横空出世,我国军民才开始重拾抗日信心。

但淞沪会战失利的恶果,马上就被国民党吞下,日本占领上海后长驱直入,直取南京,上海一丢,南京根本无险可守。

国民政府也只好迁都重庆,做长期打算,然而国民政府这一撤,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就成了一座空城,日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南京,并且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这件事裕仁天皇是否知道,东条英机等高层是否知道,只要动动脑子想想,就不可能猜不到。

整个南京大屠杀,并不是所谓的上欺下瞒,而是日本高层达成的共识,争议如此,他们才罪不可赦。

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让日本军队在烧杀抢掠和奸淫妇女中释放压力,还是日军给国民政府的一次施压,企图通过这种惨绝人寰的手段,彻底让中国臣服。

然而,此时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三四十年前的中国,新思潮已经涌入多年,一批批的爱国青年正当年龄。

日本的这种行为,点燃了中华民族爱国的冲天大火,并且在【论持久战】的指导和中共的号召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算是彻底有名有实。

中国的三级阶梯式地形,其实也决定了日本侵华的最终结果,只要不是日本几个月就占领全国,那等待日本的必是灭亡。

再说退守重庆的国民政府,重庆易守难攻,并且门户众多,虽然日本的轰炸从未停止,但直到抗战结束,小日子都没摸进来一兵一卒。

但此时,中国的大好河山也只剩下了最为闭塞的西南西北,东部的富庶之地基本全都被日军占领。

不过,在这之后日军的侵略脚步也逐渐放缓,最终陷入了对峙。

日军为何突然力不从心

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并且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占领了国民政府的首府南京,中国的大好河山半数落入日军手中。

随后,日本多次尝试对国民党首府进行进攻,但想要拿下重庆,就必须占领长沙和武汉。

但武汉会战日军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再加上苏联开始对中国进行援助,这次虽然日军占领了武汉,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和淞沪会战如出一辙,但这次国军的表现,已经比淞沪会战时成熟太多太多,淞沪会战完全是被日军追着跑,而这次是国军达成目的后主动的有序撤退。

日本以为,占据了九省通衢的武汉后,就可以控制中国,但显然他们是想多了。

此时,日占区已经从北往南连成一片,但同时也暴露了日本的最大问题,那就是兵源严重不足。

日本根本控制不了如此大面积的领土,再加上八路军不停在敌后建立根据地,日本这条长长的日占区,其实到处都是破洞。

日本人其实想过两种方式,一是先解决掉中共,占领陕西,从陕北入川,这样一来,重庆唾手可得,即便是国民政府再次迁都,也只能南迁云贵,那和灭亡了也没什么区别。

但是,日本本就是两头作战,日占区还隔三差五被八路军打,想要抽出兵力去大举进攻陕西难上加难,再加上当时日俄的微妙关系,日本如果想要撕破脸皮地和中共打一架,必须先过苏联这关。

而苏联也在远东一直有部署,日本不可能绕过苏联直取陕北,所以这个方案就此作废。

日本只能选择补给线更长,更加难打的打法,那就是沿长江进攻重庆。

日本拿下了荆襄,但对江淮的控制极其有限,陕北更是寸步难行,所以进攻重庆其实是痴人说梦。

再加上日本的补给线被不停拉长,这才是日军如入泥潭的原因。

1937-1938两年,日本进攻中国还有目标,那就是中国东部的大城市和富饶之地。

日本也确实达成了这个目标。

由北至南,石家庄、北京、太原、上海、南京、武汉全部沦陷,但接下来日军还能打哪?

湖南山谷纵横,并且当时较为落后,再加上日本已经占据武汉,没有继续打长沙的必要,所以直到1944年双方争夺滇缅公路,日军才占领长沙。

而厦门、福州等沿海城市,日本已经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去占领,所以干脆放弃。

剩下中国没被占领的领土也就只有云贵川、西藏、新疆、陕甘宁。

这些地方你让日军打哪?所有地方全部都易守难攻、并且打下来全都无利可图,除了死磕重庆这块硬骨头,发展日占区外,日军也是真没了主意。

所以,主席的【论持久战】是无比智慧的,主席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说中国和日本之间,日本不可能灭亡中国,中国也不可能速胜日本,这是客观事实。

中日之间一定会是持久战,最终中国胜利。

因为中国毕竟是主场作战,再加上美国已经开始给日军断供,日本还没在中国挖到石油,打下重庆基本成了个梦想,陕北他们又不敢大举进攻。

日本控制这么多领土后,几乎完全丧失了组织淞沪、武汉会战那种大规模战役的能力。

即便是这两场大战,日军也只不过都出了25万人,而国军出了100万,所以日军兵力之匮乏,作战之力不从心,在1938年就已经初见端倪。

打又没处打,占又占不住,前有拦路虎,后有八路军。

于是呢,日本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正是这个决定,让日本直接挨了两发原子弹。

没办法啊,在中国日本已经完全打不动了,冗长的补给线,无休止的驻军,以及后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的不停骚扰,让日本身心俱疲。

所以,日本决定玩波大的,偷袭珍珠港,直接打废美国海军,这样一来就能逼美国就范,不再援助中国抗日,自己的日子也会舒服很多。

看上去作死的行为,实际上也是日军走投无路的无奈之举。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场正式开拓,老美丝毫没有惯着日本,步步紧逼地开始推掉日本的「绝对国防圈」。

日本为了守岛,只能从中国的日占区抽调兵员去太平洋战场。

整个太平洋战场,日本毛的好处没捞到,还打没了自己的陆军海军精锐。

不过不得不说,日本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的确强悍,军国主义的洗脑能力的确是一等一的强。

即便是在中国连大规模会战的能力都没有了,日本还是能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两面开弓,还足足应付了四年。

所以,日本的侵略脚步突然放缓,其实是有迹可循的,站在上帝视角来看,的确逻辑清晰,但在当年那个日本平推完上海仅仅用了四个月的时候,主降派的人数远胜于主战派。

主席在那时就能看出其中关窍,其战略眼光的确是常人所远不能及。

日本已经失去理智

自从1938年开始,日军就几乎没有扩大过日占区,除了1944年中日争夺滇缅公路,日军全面进攻广西长沙,占领两省外,其余时间基本在韬光养晦。

除了日本已经久攻重庆不下,没有进攻目标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的工业能力和补给能力都已经被压榨到了极限。

日本毕竟是岛国,甚至还没有中国一个省大,日本工业再强,日占区的领土都已经是日本岛大小的5倍了,再强的工业也很难供应得过来。

并且维持日占区是需要成本的,可不是所有地方都是东北,日军只有在苦心经营多年的东北能掠夺一定资源,占领其他地方其实都是白搭资源。

甚至到了抗战后期,华北的日军都已经吃不上饭,天天都在喝野菜汤,更有日本兵直接喊话,要拿重机枪和八路军换一碗吃的。

所以,小日子供着这么多日占区已经是极限,再加上几次没能打下重庆,彻底丧失了目标,只能在日占区混吃等死。

他们只能开辟太平洋和东南亚战场,日占区的日本兵都恨不得被调走,至少还能混上一口饱饭。

在铁路每天被八路军破坏的情况下,日本想要由东北向南方运送补给,简直是难过登天。

至少古代的封建军队不用拖着机枪大炮,这些本来靠着铁路运输的东西,日军只能一点一点地往南方运,其运输压力可想而知。

并且华北的抗日根据地已经搅和得日军鸡犬不宁,日本何尝不想把他们赶尽杀绝。

但日军的重心已经在南方,难道调兵回来打这些根据地零零碎碎的八路军?

你就算把他们全打掉了,等你大军一走,人家又回来搞事,你有什么办法?

所以,抗日战争陷入僵持阶段后,日军其实是很苦逼的,到了日本投降的时候,共有128万日军向我国投降,而他们只有15000辆卡车。

这是什么概念呢,平均80多人才能享受一卡车的补给,完全跟不上消耗。

所以说,任何不考虑后勤的战争,都是作死的行为,日本从侵华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失败。

如果日本占领上海后,加强对东北和淞沪日占区的控制,并且徐图南下,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容易获利的。

但在918事变和77事变两次事变中,日本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理智,其实许多人还是智商在线的,建议不要全面侵华,最好是先消化和吃下东北的资源,在东北彻底站稳后,再进攻华北,一步步地蚕食中国。

但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主导,就注定了理智不可能占据上风。

当所有人都在喊天皇天下无敌,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时候,理智在这里显得苍白无力。

非要一口气吃个胖子,占下了半壁江山却没人能守住,还拖垮了后勤系统,搞多线作战,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当然,即便是日本徐图中国,等待日本的也将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反攻。

所以说,抗战激烈的其实也就只有那几年,也就是1937-1938,以及1944-1945。

前两年是全面大兵团作战,双方都使出全力,后两年则是争夺滇缅公路,以及中国的全面反攻。

国军在前两年的表现的确是可圈可点,但在1944年,面对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日本,还是莫名其妙地丢了豫湘桂,被鬼子追着打,也的确是有些耻辱。

归根结底,日本的失败是必然的,日本的体量以及国家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日军的思维。

再加上日本政治派系问题,导致日本军方就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军方又分出无数利益团体。

虽然表面大家是一家人,其实也都各怀鬼胎,再加上日本从来没有在如此大的国家打过仗,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大纵深大迂回战术,甚至区区两三百公里的补给都搞不定,这也是日本侵华迅速陷入持久战,并且最终战败的根本原因。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 」,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