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李雪三将军简介

2024-03-23军事

李雪三,1910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修武县周流村一个农民家庭,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三十八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红十五军团政治部统战部部长等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雪三率领三四四旅警卫营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参加了平型关、町店、张店等战役战斗,参与开辟了豫北、鲁西南等抗日根据地。1939年3月,李雪三任八路军冀鲁豫支队第一大队政委。1940年4月底,冀鲁豫支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第二旅,李雪三任旅政治部主任。5月中旬,新二旅随纵队政委黄克诚南下, 8月底抵达苏皖边区,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二支队。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八路军第二支队改为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进入盐阜地区。从北方来到南方开辟新区后,根据部队分散、机动作战的情况,李雪三领导政治部创办了油印小报【战斗报】和【战斗半月刊】,下发到每个连队,及时介绍推广作战和开辟新区的经验,宣传英雄模范事迹,鼓舞士气。7月20日至8月底,李雪三率部参加了一个多月的反「扫荡」作战。此后,为帮助地方建立武装,应付敌后斗争的各种严重情况,全旅抽调一部分营连干部和一个团的部队支援地方。有的干部想不通,觉得由「老八路」变成 「土八路」不光彩。经过李雪三一番细致的思想工作,大部分人想通了。这支武装力量很快扩展为8个县大队,共6000多人,成为一支强大的地方武装。1942年1月,李雪三任第八旅副政治委员。

1943年2月,日、伪军出动2万多兵力,对盐阜区抗日根据地发动了规模最大、最残酷的一次「扫荡」。新四军八旅承担了此次反「扫荡」作战的主要任务。3月19日,在阜宁单家港战斗中,第二十二团主要领导重伤或牺牲,李雪三临时代理该团团长、政委职务。4月18日,淮安、顺河集、仇桥的300多日军突然行动,合击团部驻地庞墩。当时作战部队刚好不在周围,团部就暴露在日军正面,连电台都没有撤下来,形势十分危急。李雪三当机立断,命令特务连先顶上去。特务连与日军短兵相接刺刀相见,争取了宝贵时间。随后一营赶到激战到天黑,终于打退了日军。

在此期间,新四军部队根据上级指示,利用战斗间隙开展整风运动。第八旅的整风由主持政治工作的李雪三负责。对于社会关系、历史背景比较复杂的知识分子干部,李雪三坚持实事求是,爱护关心干部的政治生命。能查清的查清,一时没有条件查清的重现实表现,仍然可以入党、提干,给予信任。

1944年春,新四军发动了局部反攻。9月,李雪三任第三师第八旅政治委员。在此之后,他指挥部队参加了合德镇、陈家港、阜宁等一系列战役战斗,解放了苏北大片土地。

解放战争时期,李雪三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三十九军副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李雪三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政治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雪三是谁?估计好多人都不知道,甚至连很多河南人也对这个名字没有什么概念。河南是鄂豫皖大革命的发祥地之一,但是河南的开国将军主要集中在豫南,再具体说主要在我们大信阳,大别山区,尤以新县和光山两个县最多。

除了信阳之外,河南的开国将军寥寥无几,而且军衔也都不高,军衔最高的正是李雪三,他是一位开国中将。李雪三是哪里人呢?焦作修武县周流村。李雪三应该是整个豫北,军衔最高的开国将军。那么,李雪三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出身贫寒,三叔成他的大贵人。李雪三将军出身非常贫寒,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生计非常艰难。他的父亲在农闲之余,经常出去打点零工,养家糊口。因为是家中的长子长孙,所有李雪三有机会去学校读书。他非常聪明,15岁考入卫辉中学,然后又考入了洛阳省立第四师范。因为父亲病逝,交不起学费,只好辍学了。

虽然家境并不富裕,可是李雪三他们家在全村却很有名,因为他有一个在军阀部队中当军官的三叔。三叔很喜欢聪明伶俐的李雪三,每次回来都给他讲外面的见闻,渐渐地李雪三知道了很多事情。

有一次,三叔问他,长大了你想干什么?李雪三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学冯玉祥将军,为国家出力。三叔认为他很有出息,就送李雪三去冯玉祥开办的军校读书。因为有三叔的帮助,李雪三的命运从此改变,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官学校,从此走上从军之路。

先在冯玉祥的部队中当兵,宁都起义后加入红军。

李雪三一个北方人,如何参加红军的?毕业之后,李雪三就加入了冯玉祥的部队,被编入第二十六路军。蒋介石最喜欢拿杂牌军当炮灰,他命令第二十六路军开赴江西「剿匪」,同红军作战。

第二十六军打了败仗,越来越窝火,终于在1931年举行宁都起义,全军17000多人参加了红军。第二十六路军毕竟是一支旧式军队,虽然起义了,很多人思想并不稳定,他们害怕蒋介石株连他们的家人,而且也不习惯南方的生活,几个人拉着李雪三要回老家,李雪三坚决拒绝了。

李雪三认为红军才是真正的家。第二年,他就光荣入党。李雪三参加了中央苏区的斗争,长征开始的时候,因为过度劳累,他不幸得了疟疾,高烧不退,是战友们抬着他踏上长征之路,治好了他的病。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李雪三被派到徐海东领导的红十五军团当警卫团政委。抗日战争爆发,徐海东担任344旅旅长,警卫团降级为警卫营,李雪三担任警卫营教导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雪三最初在八路军,他在徐海东的警卫营。1938年,八路军的687团团长张绍东叛逃,总部任命田守尧接任团长,吴信泉接任政委,李雪三为政治部主任。

这支部队在黄克诚的带领下,南下进入苏皖地区,和江南的新四军胜利会师。「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第三师成立,黄克诚担任师长,李雪三担任第八旅政治部主任,这个旅的政委是吴信泉。

所以,李雪三就从八路军变成新四军了,就从北方来到了南方。在新四军第三师,李雪三当过第八旅的政治部主任,后来又改任旅政委。只是没有想到,很快,他又要返回北方了,而且是更北边的东北。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雪三跟随黄克诚挺进东北,他是最早进入东北的将领之一。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成立,刘震担任司令员,李雪三是下辖第四师政委。

当时的东北战场非常艰苦,李雪三率领第四师参加了三下江南作战,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完成了作战任务,受到总部的表扬。1947年,李雪三升任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

李雪三参加了辽沈战役,锦州解放后,李雪三跟随作战部队进入城中,负责接收。当时的战斗还没有完全停止,子弹不停地在耳边呼啸而过,李雪三身边的警卫员牺牲了,他却不顾一切要入城去。

第二纵队改编成第三十九军,刘震是军长,吴信泉是军政委,李雪三担任军政治部主任。刘震和吴信泉是他的老首长、老战友,他们一起并肩站队了许多年,配合得相当默契。

刘震和吴信泉都是猛将,会打仗,李雪三非常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部队行军的时候,他帮战士们背东西,宿营的时候,他给战士们烧水洗脚,李雪三还拿出自己微薄的津贴,给伤员买鸡蛋买补品。战士们感激涕零地说,就是亲生父母,也不过如此。

惊人巧合,第三十九军三巨头同一年去世。

前面说了,李雪三和刘震、吴信泉是三十九军的三巨头,他们一路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三位后来竟然在同一年去世。真是惊人巧合,似乎冥冥之中的天意。

1992年4月,开国中将吴信泉去世,享年81岁,4个月后,开国上将刘震去世,享年78岁,再4个月后,李雪三病逝,享年82岁。三位老将军晚年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编一部三十九军军史,那是他们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可惜的是,直到他们中的最后一位李雪三将军病逝,都没能看到这部军史的出版。

村里出了个开国中将,乡亲们却很漠视

李雪三是豫北军衔最高的开国将军,他的老家修武县周流村离郑州非常之近,从郑州西边上连霍高速,驱车50分钟就到达目的地。非常遗憾的是,我去寻找李雪三将军故居,却并无所得。

按理说,周流村也是红色故里,可是一路进村,没有看见任何有关李雪三将军的标志。只好向老乡打听,有些老乡居然说不知道李雪三这个人。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李雪三将军的老家所在地。

既没有李雪三将军纪念馆,也没有故居,完全是普通的民居,只有一个「光荣之家」的牌子,还有门牌号。村里出了一个那么厉害的将军,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地的乡亲们居然不知道爱惜,真是太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