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一口气装备100多具火箭筒!鬼子的简易工事,哪能顶住这个?

2024-06-17军事

抗战中后期,国军开始配备美械武器,当然最先装备美械的肯定是第一次远征作战失败后退往缅甸的远征军余部,当时主要是新22师和新38师的残部。

以这两个师的残部为基础,由国内运输兵力补充,使其很快恢复了实力,并组合成了新编第1军,名头也改成了驻印远征军,简称驻印军。

驻印军的武器装备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早在1943年就基本换装完毕,而且按照全新的编制编配部队;无论兵力数量,还是武器装备,都不存在像国内部队那样严重的缺额现象。

由于是系统性换装,驻印军中还有一些「新奇」武器,比如说美国研制的巴祖卡60毫米火箭筒。

这种火箭筒可用于反轻型装甲的任务,也可用于打击较近距离内的工事,属于新式武器。

据1945年时的新1军统计,该军总计装备有108具巴祖卡火箭筒。

它的装备和编制情况大致如下:

巴祖卡火箭筒装备于步兵营级,编成一个战防排,也称为小火箭排;每个排总计装备4具巴祖卡火箭筒,一个步兵团辖3个营,总计便装备12具火箭筒。

以此递推,一个步兵师辖3个步兵团,则配备36具火箭筒;一个军辖3个步兵师,则配备108具火箭筒。

从新1军的实有火箭筒数量看,它显然实现了标准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

虽然按照巴祖卡火箭筒的设计,它是可以打坦克装甲车的,不过大家也都知道,日军中装备的此类车辆并不多。

而在滇缅作战中,驻印军有美英空军提供制空权,总部配属支援有155毫米榴弹炮、105毫米榴弹炮;军部有105毫米榴弹炮、师级有75毫米山炮,各类炮火实在丰富。

在步兵团一级,还专门编配有37毫米战防炮连,它的反装甲手段实在丰富。

甚至在很多战斗中,驻印军还有美式坦克部队提供支援。

在这样的战术态势下,驻印军步兵营用火箭筒打鬼子坦克车辆的机会其实并不太多。

相较而言,在步兵作战中,使用巴祖卡火箭筒打鬼子的防御工事,其实要更为常见。

原本以巴祖卡火箭筒的威力,其实不足以对坚固工事造成很大打击,而且这玩意远距离打不行,只有递近作战才有用。

关键是滇缅日军被驻印军打得节节败退,很多时候它的工事是临时构筑加强,加之密林作战接战距离本就很近,所以给了巴祖卡火箭筒很大的发挥空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1军当时除了装备美式火箭筒作为「战防」武器外,其实还配备了另外一种武器——战防枪。

这种战防枪也就是英国的博伊斯战防枪,国军内部通常称之为「五五战防枪「。

在新1军的编制内,总计装备有90支博伊斯战防枪,平均每个步兵团是10支,实际也是下放到步兵营里与火箭筒混用的。

不过这种枪实际使用繁琐,打鬼子的少量装甲用不着它,打工事意思也不太够,所以一般不太被基层官兵喜欢,相较而言前线部队还是更喜欢用火箭筒。

其实这种情况在国内部队中也是如此,通过驼峰航线,国内部队在1944年时也得到了火箭筒和博伊斯战防枪,虽然装备量肯定不大,但好歹是有;到了1945年时,装备量就更大了。

在山岳地带的作战中,这些部队也喜欢用火箭筒,比如李天霞的第100军就在湘西会战中屡次使用美式火箭筒攻坚日军的山头堡垒,屡有战绩。

不过使用这玩意想要战绩大些的话,弹药保障是关键,国内部队肯定没有驻印军那样的后勤条件,所以使用火箭筒作战时就得省着弹药用了,这也是我们研究当时战史时值得注意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