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15岁的中国小伙子,刚建国不久就跑到美国,成了首位华裔陆军少将

2024-06-13军事

谈及中美关系,始终绕不开一个人——傅履仁。

作为前美国华裔精英组织百人会会长,他曾往返于中美,致力于提高百人会的声望、影响力,让美国增加对中国的认识。

也正是他的努力,中国人在美国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当然,这位前百人会会长还有一个显赫身份:美国华首位华裔陆军少将,也是迄今为止,美籍华人中军衔最高的华裔。

这样一位特殊人物穿梭于中美之间,为增进两国了解、扩大两国交流倾尽心力,全得益于年少经历。

一、司徒雷登的秘书——傅泾波

能在美国晋升少将军衔,除个人能力之外,政治资源必不可少。

傅履仁的政治资源,除个人家庭背景之外,最大助力来源于司徒雷登。

说起司徒雷登,那是众所周知的人物。当年他在中国搅弄风云时,傅履仁不过一个十来岁的小孩,两人有什么联系?这就得提到傅履仁的父亲——傅泾波。

谈及傅泾波,兴许并没多少人知道。在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一书中,曾如是写到:

「傅泾波之于我,就像我的儿子、同伴、秘书和联络官。」

两人结缘于一场演讲,感情甚笃于燕京大学。

1917年,在北大就读的傅泾波在天津青年会听了司徒雷登一场演讲,两人自此结缘。1920年,其转学至司徒雷登任校长的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由司徒雷登创办,本质上是一所「教会大学」,不过司徒雷登一直有心将这所大学办成一所中国化的大学。

不管出于燕京大学办校宗旨,亦或是他本人的心愿,注定燕京大学将成为中国大学近代史上的一颗「新星」。

傅泾波转入燕京大学后,颇受司徒雷登关照,在其罹患肺病期间,司徒雷登曾多次带家人去看望。

因此,两人有着远超师生的情谊。

他痊愈后,除学业之外,也会帮着司徒雷登工作。久而久之,司徒雷登将之引为知己,并畅聊内心愿景。

司徒雷登提到燕京大学,十分感慨的说:「傅,我想将燕京大学办成一所中国化的大学,你愿意帮我吗?」

既然要办成中国化的大学,自然必须有中国人管理、支持,傅泾波除表现优异之外,也是一名基督教徒,从事这项工作再合适不过。

傅泾波当场并未给出答复,几天后才答应,并提了三个条件。

条件并不苛刻,更多是为证明自己和燕京大学是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司徒雷登欣然答应,自此傅泾波成了司徒雷登的秘书。

只可惜因时代限制,两人想将燕大建立成一所中国化的大学的愿望终没能实现。正是由于父亲傅泾波和司徒雷登这层关系,司徒雷登对傅履仁也很爱护。

傅履仁从出生那刻,就注定将与中美有不解之缘。而他的父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也和中共有过深度交流。

当然,他是以司徒雷登秘书的身份和中共接洽。

当时司徒雷登极力主张美国和新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但美国方面却处处限制,更甚禁止他出访北平。

中央很不满美国对华政策,也就对司徒雷登访问北平一事兴趣索然。

由于美国在华政策的彻底失败,司徒雷登这位美国驻华大使也就没有必要继续留在中国,只能悄然回到美国,傅泾波作为其秘书随行。

1950年,年仅15岁的傅履仁远离故土,几经辗转到了美国。

去了美国后,傅家处境并不好。

原因也简单,司徒雷登到美后就被国务院下了「禁言令」。再加上有心者骚扰,他患上了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和失语症。

中风卧床后,其饮食起居全由傅泾波一家照顾。

虽然失去了政治支撑,可傅家家大业大,毕竟是晚清的一个贵族家庭(正红旗佐领家庭的世袭成员),吃喝不愁。

傅履仁倒也不用为这些事忧心,他在父母安排下就读于乔治敦大学,那他又是如何与军队扯上联系?

二、服役美国陆军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和苏联「大打出手」,在全球「争地盘」,强制兵役也是必然的事情。

结果部队里到乔治·华盛顿大学大学征兵,傅履仁因为不是美国公民的身份没被选上。

也就是这次「错过」,他遇到了自己的爱情。

入伍失败后,他参加了一个小型的华裔聚会,认识了宗毓珍。

或许许多人并不知道宗毓珍,但一定听说过宗毓华——著名美籍华裔女主播、记者,是最高身价华裔女主播。

除宗毓珍、宗毓华之外,宗家还有三个女儿。当时和傅履仁在聚会上相遇的时候,宗毓珍她还在读高中。

也就是这次见面后,宗毓珍给傅履仁留下了深刻印象。

之后两人见面渐多、相处渐密,最后结为夫妻。这对夫妻实在让人羡艳,特别是傅履仁对宗毓珍的爱,可谓毫无掩饰,二人经常在公开场合秀恩爱。

果真应了那句,情人眼里出西施!

1960年,傅履仁从华盛顿大学毕业。

宗毓华

经过近十年学习,他先后获得高中、大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在一家律所当律师,本以为即将在律师界「大展拳脚」,不成想大学错过的兵役,会在这一年悄然找上门,他收到征兵通知后,就与美海陆空军联系了。

作为一名法学高材生,应征入伍也是军队的「香饽饽」,前提是军队文职所需!

因此联系海陆空军后,他收到了三个不同的答复。

空军不要他,因为他戴了眼镜。

海军陆战队倒同意他入伍,不过他不愿意去,因为陆战队的训练实在艰苦了些。

最后就只剩下陆军,陆军不在意他戴眼镜、训练也不艰苦。

三方权衡之下,傅履仁最终选择了陆军。

最初,他只打算服满三年兵役。

三年兵役,也就算对人生旅程的一个交代。结果服役满之后,陆军方面反倒有些舍不得这个法学高材生,希望他能继续留在军队。

一番权衡之后,他决定留在部队。时至今日,很少有人知道他留在部队的具体原因,不过他本人对于继续留在部队的态度倒也坦然,十分平常的说到:「我确实很幸运,一步一步走到了后来的职位。」

自然,他在陆军也算得上步步高升。

这也离不开他先后在陆军指挥参谋学校、陆军战争学院等陆军院校深造,加上他本身就是法学博士。

因此在陆军中,傅履仁多以履任文职为主。

从1961年到1968年,除开始三年服役,剩下五年基本都在欧洲美国陆军驻军担任助理军法检察官。

这也是法学人才在美国陆军中惯常的职位,如军法官、军事律师、军法署长,以及傅履仁担任的军法检察官。

三、不忘炎黄后裔的身份

1968年,傅履仁被调任越南。

彼时越南战争正酣,他这位法学人才到越南驻军任职后,也不用上前线打仗,依旧在法律处工作。

干了小半年,他又被调任台湾,担任台湾美军顾问团军法官。

这位出生于1934年的美籍华裔,第二次踏上故土,他自始都没有忘记自己「炎黄后裔」的身份。

这次带着妻子宗毓珍来台,内心尚有几分期许。

他是在大陆生活过一段时间(15岁随母到美国),也知晓中国两岸存在的关联,即便蒋介石吵嚷着要「反攻大陆」,台湾依旧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他也带着审视、观察的态度,来看台湾。

傅履仁的态度,让蒋介石很满意。

缘于美国和台湾的特殊关系,那群驻台美国军官多是趾高气昂,蒋介石何时受过这种气?偏偏发作不得。

而这个新上任的台湾美军顾问团军法官,不仅是华裔,待人态度温和,蒋介石不由高看了他几分,并召见了他。

见面后,两人相谈甚欢。

或许涉及政治,更多还是谈及人生。一番交谈后,最后留影存恋,蒋介石更甚在照片上写下了「傅履仁少将,蒋中正赠」。要知,傅履仁彼时并未晋升少将。这一签名照片所留字样,足见蒋介石对其格外看好。

只可惜的是,即便蒋介石和傅履仁在台交往过密,媒体依旧未曾从傅履仁口中探知更多政治内幕。

在台待上三年后,他风光回到美国。

不久,他又被派往欧洲,任某部队中校军法检察官。

这一年,傅履仁42岁!

27岁参军,42岁升任中校(副团长和营长的编制军衔),也算得上事业有成。那些年,他还获得了不少奖项,诸如杰出服务奖、军团优异奖。在职业军人这条道路上,他走的比旁人更远、更稳些。

1984年,他晋升准将。

50岁拥有「将军头衔」,且是一个华裔,这在美国是绝无仅有的事。过去一些人眼神中的轻蔑,渐渐被「尊敬」取代。

他们不再在意傅履仁华裔的身份,因为在准将军衔、陆军军法署助理军法总监职位面前,籍贯、出身都不再重要!

1989年,他升任为少将。

自此,他成为了美国陆军中第一个得到少将军衔的华裔,那该是何等的殊荣,值得炫耀一辈子。

事实也是如此,即便退役多年以后,他依旧很享受「将军」这个称呼,那是对他33年职业生涯的肯定!

1993年,傅履仁以少将军衔退休。

退休后,他还是闲不住,就加入了美国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华盛顿所。在他33年从军生涯中,就一直在军法部门工作,何况还是法学博士,成为律师合伙人实在轻松。

兴许是觉得他太「悠闲」,有人将其推荐至美国麦道航空公司(麦道之后被波音收购),主要负责中国方面的业务。

当时像麦道、波音这样的大公司,在中美关系破冰后,急需开拓中国市场,而傅履仁作为美籍华裔、又有丰富的军队管理经验,实在再合适不过。正如傅履仁所说:

「当时这些公司急需像我们这样的人才来帮他们开拓市场。」

因为他们了解中国,能更好和中国进行沟通。

除此之外,傅履仁更关注中美交流。一如前面所说,虽然他从15岁就离开祖国来到美国生活、工作,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炎黄后裔的身份。

机缘巧合下,他加入了美国华裔精英组织百人会。

百人会由贝聿铭、马友友等人创办于1989年,是一个非盈利、非政治的组织,主要目的是为促进中美相互理解。

自从百人会成立后,如杨致远、陈香梅、李昌钰等人都是该会会员。

百人会既不负「精英」之名,也不忘「促进中美相互理解」的宗旨。傅履仁以美陆军少将退役,又是波音公司执行副总裁,顺理成章成为了该会会员。

在新一届百人会会长选拔上,他经众人推荐,当选会长。

虽说这是一个非盈利、非政治的组织,可自从成立那日起,就注定这将是一个不寻常的组织,他可谓任重道远。

因此当选会长以来,傅履仁从不敢懈怠,时常往返于中美之间,致力于提高百人会在美国的影响力和声望。

只有百人会影响力和声望提高,美国才会更加正视中国。

在他努力下,百人会影响力和声望日渐提高。只可惜当选百人会会长仅5年后,傅履仁就因心脏病发作,不幸辞世、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