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腊戌战线的收紧,同盟军取得重大胜利,如不出意外,拿下腊戌已成必然。
腊戌这个城市太重要了,拿得下,守不守得住?后续如何经营?如何发展?对同盟军来说,是一大难题。
我们先来看看腊戌战况
继缅军317人投降后,同盟军的军旗又在507营地升起。
7月23日,对于腊戌的战事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同盟军不仅成功占领了缅军在城南5保的507营,更实现了战略上的突破。
这一天,同盟军211旅的官兵们勇敢地攻入缅军的指挥部,并在该地升起了同盟军的旗帜,这不仅是该军种在腊戌城区的首次亮相,更是果敢与缅甸数十年斗争史上的重要时刻。
(请看这个视频)
在507高地,六名同盟军官兵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瞬间,其中有一人负责拍照,而其他五人则在旗帜下留下了他们的英姿。
缅军在507营的失守,意味着通往腊戌5保腹地和8保的防线已无险可守。
腊戌西南侧的缅军41营地,已经被拿下,前两日,腊戌司令部的参谋长就死在这里,足见这个阵地的重要性。
就在刚刚,收到消息,同盟军已经于25日凌晨4点,攻克了腊戌缅军司令部,腊戌之战全面胜利,用时23天。
腊戌后续的地位如何安排?
不仅同盟军的高层在思考这个问题,连广大网友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目前比较好的建议,有以下几条:
1、迁都腊戌,形成「天子守国门」的形势。
所谓「天子守国门」,源自于明朝永乐帝朱棣的决定,他将都城迁至北京,使得皇帝的居所靠近边关重镇,以此来显示对国家的守护和防御的决心。
朱棣还在南京时,北方的游牧族群经常袭扰边境的人民,突然来捞一把就跑了,等信息从北方传递到南方,人家早就跑得没影了。
为了体现他的防御决心,为了能更快的做出反应,他从南方迁入北方,确实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同盟军如果迁都腊戌,不仅能对大后方形成屏障,还能依托腊戌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经济,一举两得。
2、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沿着华人传统聚集区逐步推进至出海口,坚定信念绝不动摇!
目前来看,同盟军暂时还没有这个图谋,他们只想求个平等,求个高度自治。
即便有大的目标,现在也要隐藏起来。立足腊戌,「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才是正确的,没有那个实力,就急着称王称霸,历史证明,这样的人必然死得很惨。
3、稳扎稳打,慎行扩张。
腊戌攻克之后,同盟军既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也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战略空间。
此时不宜急功近利,不宜盲目扩张版图。应该稳扎稳打,确保既有成果的巩固与深化。
具体而言,主力部队应维持在精锐之师的2万人规模,以保持高度的作战效能与灵活性。
同时,应大力发展民兵力量,力求将民兵人数扩充至三万以上,使之成为同盟军坚实的后盾与辅助。
在军事建设上,当务之急是筹建一支专业的防空营,并积极寻求途径获取先进的防空武器。
在现代化战争中,制空权的争夺至关重要,防空能力的加强刻不容缓。否则拿什么来防御腊戌的上空?
最近果敢老街被连续空袭,就是深刻的教训,必须要有防空武器,否则就是缅军案板上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