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他带8个团加入八路军成司令,建国后仅授大校,死后百位将军前来

2024-04-03军事

前言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带领八个团的战士投奔八路军。 不仅如此,在此后鲁西北的战役中,他曾带领部队多次重创日军,他立下汗马功劳,战功显赫。然而, 新中国成立后,他却授予大校军衔。他的军衔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为什么?

或许提到这个名字我们很陌生,但他在军中的地位却是无人能及。 在他死后,徐向前,刘伯承更是亲自献上花圈,更有数百位将军参加他的追悼会,送这位「老领导」最后一程。 这位「老领导」究竟是谁?而他的身后事为何办的如此哀荣?又为何战功显赫却授予大校军衔?

生于乱世,却不甘平凡

我们今天说的这位老领导 ,他是【亮剑】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曾经的「老领导」张维翰 ,纵观他的一生足可以用「曲折蜿蜒,波澜壮阔」来形容。

张维翰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陶县的贫寒家庭,他排行老五,上面还有四个哥哥。他出生于乱世动荡时期,流寇四处流窜,到处民不聊生。在当时年代很多人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靠乞讨生活。 张维翰的家中虽然贫寒,但好在家里还有几亩地,能够维持温饱。

在张维翰幼时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读书,每次跟随父亲干农活回来,路过学堂的时候,他都会站在学堂门口默默发呆。他的父亲每次看到他这样子,特别希望能把他送进学堂,但无奈家中没有多余的经济能力。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因为二哥张维玺的缘故,不仅家里的经济情况得到好转,而且也让张维翰有了读书的机会。 他的二哥很早就出去打拼,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军阀冯玉祥的部队。 因为在战场上他敢于冲锋,不畏生死,很快就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

有次二哥身穿一身军装回家,张维翰看着二哥英姿飒爽,便也产生了参军的想法。但因为当时年龄尚小,只好先去学校学习。 张维翰来到了由冯玉祥办的第十六混成旅的军官子弟学校,在这里他结识了同窗挚友彭雪枫。

彭雪枫虽然是冯玉祥西北军军官彭雨亭的侄子, 但他的身上却没有军阀的作风。彭雪枫经常给张维翰讲一些进步思想,马克思主义,还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张维翰深受启发,两人还曾说过一起保家卫国。因为两人在学校的这一段经历,也为以后张维翰参加革命埋下了伏笔。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韩复榘又投靠蒋介石。整个学校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事件中,经过两人商议,在此分道扬镳前往农村躲避 。直到两年后,两人考入北京民国大学政治系,两人再次相遇。 彭雪枫因为家贫付不起学费,张维翰就缩衣节食资助他。

据张维翰回忆说到:「这段时间我给他的资助几乎是微乎其微,而他对我的影响最大,思想帮助最深刻,给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革命的道路。」 而他的二哥张维玺在部队平步青云,事业蒸蒸日上,担任西北军13军军长。大学毕业后,他的父母想让他跟着二哥发展。

因为加入到二哥的队伍中,意味着他这辈子衣食无忧。然而张维翰追求的并不是这些。张维翰看着军阀内部的腐败,目睹勾心斗角,他此时只想离开这个令他厌烦的地方。为了此事,他甚至还和父母大吵一架。他的父母对张维翰严厉的批评: 「你到底想干什么?现在社会战乱,跟着你二哥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张维翰心存民族大义,怎会安于在军阀内部, 对父母的批评他也是用犀利的语言反击:「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我不想贪污腐败。天下乌鸦一般黑,我就是不想加入军阀。 」张维翰的父母恨铁不成钢,他们始终不理解张维翰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自此之后,张维翰也离开家乡,前往山东励志闯出属于自己一片天。

无论张维翰身处何地,无论周围人如何劝解,给出的条件如何诱惑。但张维翰内心始终不变的是坚定的立场,以及那颗为保家卫国而炙热的心。

一涵迟到的信封,一条抗日的大道

张维翰来到山东在某政府入职,然而和张维翰想的不同,在这里他处处碰壁。他在任职期间发现内部官商勾结,贪污腐败。他整理好资料向上级举报, 正当他以为贪污的官员受到严惩时,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上级领导颠倒是非,腐败人员安然无恙,自己却遭到诬陷。

张维翰失望至极,离开了这个地方。正当他感到迷茫的时候,遇到了自己的老乡 范筑先 。 俗话说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范筑先虽然也是国民党,但他却是国民党的一股清流。两人交谈甚佳,尤其是对当前的革命形势有着相同的见解,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作共御大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此时的彭雪枫已经加入到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当彭雪枫得知张维翰在山东拉起了一支抗日的队伍,他特别高兴立刻给张维翰写信邀请他加入八路军。 恰好此时,张维翰正在为抗日感到深深的苦恼,而彭雪枫的来信就像雪中送炭。

在信中,彭雪枫明确指出了国内外政治形势,以及中共的方针政策。不仅如此,彭雪枫还在信中提出,要来到山东和张维翰共同组建抗日游击队。 张维翰非常激动,这么多年报国的理想终于要实现了。不久后,张维翰见到了那个与他阔别七年的彭雪枫。

张维翰见到彭雪枫感慨万分,这么多年他一直在进步,反观自己却一事无成。张维翰看到彭雪枫加入共产党意气风发,便提出也要加入共产党 。彭雪枫看到昔日的好兄弟,能够主动的加入到我党,便显欣然应允,并担任张维翰的入党介绍人。 就这样,张维翰正式加入到共产党。

加入共产党之后,在党的领导下 ,他与范筑先组织起一个近六万人的作战部队。在周围二十九个县建立起抗战政权,在鲁西北地区建立起抗日根据地。 范筑先与张维翰多次对日军造成重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迟滞了日军占领山东的步伐。

然而,此刻的日军气急败坏,把张维翰和范筑先的部队当作眼中钉,肉中刺。不久,日军集结大量兵力进攻山东,范筑先带领将士敌退了敌人一轮轮的凶猛进攻。 经过数日激战,范筑先兵力损失严重,范筑先看着一边倒的战场形势,范筑先知道大局已定。

当日晚上,范筑先叫来张维翰分析战场形势,并让他带着第十支队先撤出山东寻找救兵。张维翰知道范筑先为了自己好,但他还是拒绝了这份好意。现在率队撤出无疑是釜底抽薪,张维翰决定留下来一起守住这座城。 然而,战场形势是严峻的,现实是残酷的,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叛徒。

范筑先被叛徒出卖,在战斗中为国捐躯。这名抗日名将彻底陨落, 此刻部队群龙无首。面对大敌压境,腹背受敌,此刻张维翰做出令众人都非常震惊的事情,那就是带着剩下的人投靠八路军。 这个想法得到了众将士的同意,八路军是真正抗日的队伍。

满身荣誉而不自满

于是张维翰带领八个团近万人投靠八路军,他投靠的队伍正是陈赓大将带领的386旅。在参加八路期间,他率队英勇作战,杀敌无数,而他也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人物。后来, 张维翰担任129师新八旅的旅长,而这支队伍也从鲁西北战场转移到冀南三军分区。

此后,张维翰带领部队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而这支队伍的副旅长正是王近山,王近山对张维翰的能力表示肯定。尤其是张维翰的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上面,王近山表现出由衷的敬佩。 两人共同指挥邢沙永战役,成功粉碎了日军「蚕食」抗日根据地的计划。

1942年,新八旅和冀南三分区合并,张维翰担任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张维翰原本率队南下,但组织考虑到大部队南下后冀南地区会有复杂的斗争。于是让张维翰留下来组装新的武装力量,巩固政权。张维翰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始终牢记党的教导。

1948年,张维翰任冀南三地委武装部长,次年担任邯郸军分区司令员。「革命路上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张维翰一直把这句话奉为圭臬,而他也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这句话。然而,在1955的授衔大会中,他却被授予「大校」军衔, 而他曾经王近山却是中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维翰得知自己是「大校」军衔,并没有失望,反而多了一份从容。他知道在解放战争中,自己并没有什么功劳。 如今获得「大校」军衔,已经是十分开心,张维翰摸着手中的勋章,内心无比自豪。

结语

1979年,张维翰在北京逝世。他的追悼会一场隆重,有数百位将军前来追悼。 张维翰将军的一生都在为了革命而奉献,他虽然已经逝世,但他的美德功绩却留存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