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个月就要离任,拜登突然翻脸,公然支持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究竟发生了什么?
几天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美国政府的确支持以色列发动入侵,以达到削弱真主党基础设施的目的,并借此达成外交解决方案,言外之意,就是支持以色列削弱真主党的有生力量,逼迫真主党接受美西方提出的和平方案。
从呼吁停火到公开支持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美国政府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变化。
出现这种变化,其实并不值得意外,我相信国人也都能看出来,拜登政府的所谓停火呼吁,以及媒体流传的「拜登与内塔尼亚胡的矛盾」,本质上都是烟雾弹。
要知道,自始至终,美国政府都是以色列复国主义实体,也就是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最大支持者,在拜登政府承受国内压力最大的时候,拜登宁愿放弃对乌克兰的军援,也没有中断过对以色列的军援。此时此刻的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至少有4万美军随时待命,明面上是防止中东冲突进一步扩大,背地里其实就是防止伊朗下场,同时为以色列的入侵提供情报和反导支持。
这也让伊朗对美国最后的一丝幻想破灭:美国不装了,外交对话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问题在于,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拜登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将美国从幕后推到台前,公开为以色列摇旗呐喊?据我推测,美国此举实际上也是被逼无奈,只能顺势而为。
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入侵已经是既定事实,虽然这种方式将以色列和美国都推上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最简单高效的、削弱中东地区抵抗势力的方式呢?
就像和以色列入侵加沙一样,美国只需要源源不断的为以色列提供精准制导炸弹,在中东反对以色列、反对的美国的声音就又少了4万多,美国失去的也仅仅是迟早要丢掉的伊拉克驻军权,甚至美国国内的军工复合体还能大赚一笔,顺势推动美国工业的复苏。
与此同时,被「斩首」的黎巴嫩真主党如今虽然不算是群龙无首,但也算是元气大伤,尤其是在黎巴嫩国内的政治势力,随着纳斯鲁拉的身死遭到了巨大削弱,美国也是想借机推动黎巴嫩推选出新的总统,从政治上干预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的武装反抗行动。说难听点,就是趁着真主党和以色列交战,在真主党大后方搞一个亲西方的傀儡政权,这招釜底抽薪充斥着美国冷战时期的风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颜色革命、颠覆政权」这八个字如今和美国政府是可以划上等号的。
说实话,如今的局面就是美国4万大军明牌支持以色列入侵,美国开始对真主党大后方下手,真主党的情况越发不妙,作为真主党支持者的伊朗该如何帮助真主党度过难关?我暂且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