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中印会晤后,印度高层威胁或将继续制裁中国钢企

2024-10-27国际

印对华态度摇摆不定

在最近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印度对中国释放了缓和信号,特别是在边境问题上有所退让。然而,仅一周后,印度计划对华加征关税,这反映出其对华态度仍具不确定性。据路透社报道,一位印度政府高级官员表示,即使莫迪与中国高层在俄罗斯喀山进行了会谈,印度仍打算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加征关税。

印度调整对华钢铁关税政策考量

印度财政部于9月10日下令,将对中国和越南的部分钢铁产品征收12%至30%的进口关税,以保护本土钢铁工业,预计需六个月调研落实。然而,10月印度对中国释放了多个缓和信号,外界猜测印度可能取消该关税计划,因此路透社采访相关官员确认。

印度维持对钢铁产品的强硬态度,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印度是成品钢净进口国,尽管是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汽车工业需求大,对钢材需求更高。今年4月至8月,印度从中国进口成品钢110万吨,同比增长31.7%,创七年新高。若完全开放市场,印度本土钢铁企业难以与中国企业竞争。

中印钢铁关税影响有限

印度确信加征关税的计划不会严重激怒中国。与中国不同,欧盟对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而中国对印度的钢铁出口量不大,且受需求影响波动较大,整体不稳定。与中印去年1362.2亿美元的双边贸易总额相比,钢铁关税影响有限,无法改变印度高度依赖中国进口的局面。

全球关税战升级

全球化面临挑战,尤其在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后,多国纷纷提出关税问题。作为全球最大工业国,中国受影响最大。不仅欧美等主要贸易伙伴,如印尼等国也计划对纺织品和瓷砖等商品加征关税。实际上,中国无法对所有加税国家进行同等反击,需有所侧重。当前,中欧新能源汽车关税问题是重点,而印度的钢铁关税则相对次要。

中印贸易分歧与关系缓和需分别对待

中印关系缓和与贸易分歧应分别看待。中国目前仍是印度最大的商品和工业品供应国,过去四年印度自中国的进口增长了56%,对华贸易逆差增至850亿美元。这是关系缓和的基础,但也引发了贸易纠纷。对于这些问题,需分别处理,既要关注莫迪的信号,也要注意印度设置的贸易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