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当不成总统了?丑闻曝光后,哈里斯开始自救,中方收到特殊信号

2024-10-21国际

哈里斯在2024年总统大选前夕遭遇丑闻,短短几天支持率暴跌11个百分点,形势急转直下。她急忙和拜登政府撇清关系,甚至不惜抛出「反华牌」来博取选民青睐。但选民真的会买账吗?哈里斯的选情自救,充满了迷雾与戏剧性。

哈里斯的2024年总统竞选,简直堪称一出政治悬疑大片,跌宕起伏,剧情复杂。原本竞选声势还不错的她,偏偏在最后时刻「踩雷」两大丑闻,像个失控的过山车,支持率直线滑落11个百分点。换作任何一位候选人,这一波打击都堪称致命,何况在哈里斯身上,还掺杂着性别、种族和私德问题的复杂交织,让事情变得更麻烦。

一场失控的政治公关灾难
先说说这两大丑闻。其一,哈里斯与旧金山市长布朗的「暧昧关系」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事其实早在她政坛崭露头角时就被挖了出来,但如今再度曝光,难免让人怀疑她在攀登政治高峰的过程中,是不是走了某些捷径。虽然政客私生活是私事,但美国选民尤其看重候选人的道德操守,而哈里斯作为女性候选人,受到的审视和苛责甚至比男性更为严苛。

另一个丑闻更加令人瞠目结舌——她卷入了与著名说唱歌手「吹牛老爹」有关的事件。这桩复杂的案件充满了流言和法律纠纷,涉及毒品、贪污等丑闻,哈里斯原本可能只是擦边,结果因为竞选团队的操作失误,反而弄巧成拙,成了舆论的焦点。眼看大选逼近,负面新闻缠身,哈里斯显然已经坐不住了。

与拜登切割:政治保命术?
被丑闻缠身的哈里斯,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和拜登撇清关系。这操作可以说是「经典自救路线」:竞选失败别怪我,拜登的锅我不背!她公开表示,若自己当选,将不延续拜登政府的政策路线。这招看似很灵活,实则冒险。毕竟拜登好歹还是现任总统,哈里斯这样操作,意味着她不仅在面对选民压力,还要应对党内的微妙局势。

拜登政府的很多政策确实惹怒了美国选民,尤其是持续的海外战争政策,让普通民众心生厌倦。美国大选的历史上,每逢战争开支高涨,政客们都要想方设法与战争保持距离。哈里斯利用这点,从政策上「切割」拜登,这似乎很符合当前民众的心态:选民对现任政府不满,那我换一条「全新路线」,搞个「哈里斯风格」。问题在于,她的「风格」真的能让选民重新爱上她吗?这不仅取决于她与拜登政府的切割有多干脆,更在于她如何在短时间内重新塑造一个可信的竞选形象。

打「中国牌」:旧套路新花样?
在自救过程中,哈里斯还拉出了另一张底牌——对中国的强硬立场。中国,似乎成了每个美国政客在选举危机时的「必杀技」。甭管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反正只要提到中国,选民的耳朵总能竖起来。哈里斯这回也没闲着,放出狠话称,要把「中国威胁」当成她的第一竞选要务。

这是个老套却又灵验的手段,尤其是在选民反感拜登政府的战争政策时,转移话题显得尤为重要。哈里斯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拜登搞砸了战争问题,那我就「对外强硬」,特别是对中国,这样既能迎合国内的反华情绪,也顺势推卸了政府内部的责任。但问题是,这种短期博眼球的策略,真的能挽救她的支持率吗?

事实上,美国选民对于「打中国牌」早已不是第一次见识。从特朗普到拜登,每位候选人都在竞选时炒作过「中国威胁」,结果大家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如今哈里斯这招老套路再度登场,恐怕效果有限。更何况,炒作对华政策的同时,中美关系又被推到了新的紧张点,中方显然也注意到了这波竞选操作。对于中国来说,美国政客玩这种把戏早已见怪不怪,但真正棘手的是,这可能为中美关系未来的走向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佐治亚州的提前投票:大选结束的「钟声」?
与此同时,大选的另一大焦点则集中在佐治亚州。提前投票人数创下新纪录,选民参与度高得出奇。这一方面说明了选民对大选结束的迫切期盼,另一方面也给了哈里斯竞选团队更多不确定性。提前投票人数激增,打破了共和党的传统竞选节奏,这种变化对哈里斯而言,是福是祸尚不得而知。选民的高参与度可能意味着厌倦当前政局的情绪,也可能预示着更大的变数。

丑闻、切割、打中国牌,哈里斯能否自救?
哈里斯的竞选策略,看似花样百出,但本质上却透露出她的焦虑和危机感。在一连串丑闻和政治操作后,她必须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支持率的下滑不仅源于丑闻本身,还关乎公众对她道德形象的信任。而这恰恰是她作为一位女性候选人,最脆弱的部分。

她试图通过切割拜登政府、炒作中国议题来重拾选民信任,这种「政治自救」操作确实能在短期内吸引一部分选民的关注,但是否能够扭转选情,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毕竟,美国民众早已厌倦了这种套路。而在未来的中美关系上,无论是哈里斯还是其他候选人,可能都不会给中国带来真正的喘息机会。对中方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看清楚这种变化背后的深层逻辑,提前做好准备,化被动为主动。

总结
哈里斯的竞选历程可谓波折不断,丑闻、切割、打中国牌,层出不穷。但这场「政治自救」能否让她稳住选情,还得看她如何在短期内修复公众信任。选民对现任政府和战争政策的厌倦,或许能给她带来一些机会,但能否成功脱困,依然悬而未决。而对中国而言,未来的中美关系走向已经悄然埋下了更多变数,值得中方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