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莫迪夸海口引争议,印度困境重重,中非合作热让其计划受阻

2024-09-09国际

印度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而其领导人莫迪更是一位真正的「奇才」。他身上融合了许多矛盾的特质:既坚决又温和,既独断又包容,既自信又偶有示弱,既冒险又稳重。

毫无疑问,莫迪是一位极具雄心的政治人物。今年6月,他正式开启了第三个总理任期, 成为继尼赫鲁之后,印度历史上第二位连任三届的总理

由于前两个任期的经济数据表现尚可,莫迪一上任便夸下海口,宣称要在明年使印度制造业产值翻倍,并且在五年内超越中国。

莫迪的梦想无疑是一场空中楼阁。我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比超过30%,而印度的比例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因此莫迪的承诺显然脱离了印度的实际情况。

在许多国家的大选中,候选人通常会通过夸耀自己的政绩和宣传政治理念来吸引选民的支持。然而,莫迪却选择了与众不同的做法, 公开宣称自己是神的代言人,并声称拥有神圣的起源。

莫迪表示,曾经在母亲还在世的时候,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母亲的孕育。然而,当母亲去世后,他突然领悟到,原来是神的意志使他降临人间。

莫迪甚至宣称自己掌握了一种「超越生命的力量」,并坚信凭借这股力量,他将引领印度人民走向强盛。

莫迪的「美梦」并不仅仅如此。在我国提出2050年成为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后, 莫迪宣称印度要在2047年,也就是比我国早三年,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最让人忍不住发笑的是,莫迪通过不断扩大印度教的影响力,竟然真的让「宗教至上」的印度民众对他深信不疑,并且全身心投入到他描绘的美好愿景和宏伟蓝图中,努力为之奋斗。

莫迪在他的第一个任期中直言不讳地表示,印度应成为全球的「古鲁」,即导师角色。凭借强硬的言辞,莫迪激起了众多印度民众对他的热烈追捧。

然而,正当莫迪在印度国内的政治声望日益高涨之际,一个困扰印度多年的难题亟待解决, 那便是如何扭转外商对印度投资态度疲软的局面。

外商禁地,美国也望而却步

根据常理,印度如今已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市场和劳动力资源对外国投资者极具吸引力。然而,印度的「独特性」却使得即便是实力强大的美国企业也纷纷退却。

印度的招商环境可谓灾难级别,外资生存法案也是外商不愿涉足印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论是中国的小米、美国的苹果,还是零售巨头如亚马逊和沃尔玛,凡是到印度投资建厂的外企,几乎都难以逃脱印度设置的针对性法规的掠夺。

自2018年以来,小米逐渐在印度市场崭露头角,不到两年时间,其手机销量便突破1亿部。与此同时,加上vivo等其他中国品牌的助力,中国手机在印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80%,可谓是大获成功,赚得盆满钵满。

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获得丰厚利润之后,2022年4月,印度突然以违反外汇管理法为由, 未经事先通知,冻结了小米约50亿的资产。

随后,印度不仅对小米开出了高达5亿多人民币的巨额罚款,还出台了强硬政策,要求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的CEO必须由印度籍人士担任。经过这一系列举措,小米不得不心灰意冷地选择退出印度市场。

与小米的经历相似, 美国的苹果公司也曾无故受到印度的针对,甚至被贴上了生产和销售假货的标签,最终被迫退出印度市场。 这一事件之后,美国对印度的投资兴趣显著降低。

在「外企坟场」的威慑下,印度吸引发达国家投资的道路逐渐变得举步维艰。因此,莫迪决定另辟蹊径,试图借助人口优势,模仿中国,提升内在动力,推动「自力更生」的发展。

然而,莫迪的这一愿景很快就破灭了。尽管印度的劳动力成本确实低廉,但其素质却十分堪忧。工人常常懈怠甚至偷窃,导致产能效率极其低下,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也难以达到国际市场的标准。再加上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连最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这条道路在短期内根本行不通。

由于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已经走不通,而东南亚各国也纷纷跟随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经过深思熟虑,莫迪只能将目光投向非洲。

尽管非洲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但若印度成功进入该市场,仍可能收获不少意外的惊喜。 然而,令莫迪始料未及的是,这条道路如今也遭遇了阻碍。

非洲多国专机飞抵中国

9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按计划举行 ,肯尼亚、尼日利亚、南非、冈比亚等非洲国家纷纷派出代表赴京参会。在会议期间,非洲记者在海外网站上对中国给予高度评价,赞扬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良好治安,并对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和共同进步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文化交流方面,非洲的代表们体验了我国茶叶、书法等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他们还向中国代表赠送了非洲本地出产的番石榴、菠萝等特色水果,中非一家亲的和谐美景在两国人民面前缓缓呈现。

近年来,中非在经贸领域进行了多轮深度合作,中国已成为许多非洲国家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最大外贸伙伴。我国在这些国家的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援助作用。在这种背景下, 莫迪若想将非洲的关注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使印度经济出现积极变化,莫迪必须认识到,盲目追求虚荣和高远目标是行不通的。更为有效的策略是脚踏实地, 首先改善国内的招商环境,大力发展教育以提高人口素质,从而争取早日摆脱「脏乱差」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