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日将开启对中国为期三天的访问。这是布林肯不到一年内第二次访华。中国外交部指出,布林肯国务卿此次访华,是中美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保持对话、管控分歧、推进合作、加强国际事务协调的一部分。对比去年6月布林肯任内首次访华,这次在氛围与安排上都显得有所不同。从措辞看,上次中方的官宣是访问「经中美双方商定」,这次则是「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并且中国外交部还对布林肯来访表示「欢迎」。
其实,4月11日的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就已经向外界表明,此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访华,实际上是美国主动提出的,也是拜登派布林肯前来的,不是中方主动邀请,但布林肯毕竟已经来了,而且是由拜登主动提出的,而中国到底是礼仪大国,总得显示出对布林肯的尊重。因此,中国外交部表示,欢迎布林肯来,在4月2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汪文斌又表示,应外交部长王毅的邀请,布林肯将访华,如果了解这一背景就能够知道,实际上,此次布林肯访华仍是他主动要求的。
而在传出布林肯访华消息时,就有美国媒体炒作布林肯此行将着重讨论中俄关系,并且会要求中国减少对俄罗斯的「国防支持」。不是没这个个可能,美国一直把中俄关系想象成站边关系,将中俄放在美西方的对立面,歪曲中国俄乌冲突的中立立场,而且不止一次将中俄正常的大国来往,比作中方会大力支持俄罗斯重建国防工业基础,因此将中国的态度作为威胁欧洲安全的因素。美国此举只是为了将中国拉下水,为了让欧洲对中国产生敌意,从而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据外媒报道,布林肯这次要接过耶伦的话筒,接着谈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对于这一议题,耶伦访华期间曾给出这样的理由:中国的产能大大超过了中国国内的需求,也超过了全球市场的承受能力。产能过剩可能导致大量低价出口,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和工人造成伤害。耶伦的这个说法,连一些美国经济分析人士都表示难以理解。检索美媒同时提及「中国」「产能过剩」的报道,从数量变化中,可以看出,所谓中国「产能过剩」的话题,从2022年就已经开始。
当然,分歧注定会存在,比如在中东问题上,布林肯就在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拜登政府在处理加沙人权问题是没有「双标」的,再加上美国否决了巴勒斯坦入联。在俄乌冲突上,美国也一直在炒作渲染中国援助俄罗斯,耶伦临走时还说中国企业、银行援助俄罗斯,将面临美国的制裁。而美参联主席查尔斯·布朗早就否认了这一点,但白宫那边却不依不饶,又再说什么出口军民两用材料、零部件等方式。至于南海和台海,美国最近的举动也足以说明,他们的贼心不死。
布林肯之行,有可能是危险之时。 我们更应该看到周边局势风险,特别是南海地区,不排除,美国会鼓动马科斯突然在南海侵犯中国主权。中美防长很久没联系,美国军机就敢到我们敏感的台湾海峡来,除了挑衅,还是试探。其实,我们不担心台海,更担心的是南海。现在美国中程导弹已经在菲律宾部署,马科斯挑衅将可能升级,不排除会发生冲突。导弹支上了,马科斯也有底气了。从2023年开始,我们会发现,美国每次政客来访,都会伴随着军事挑衅。
布林肯访华却很不被待见,其实很好理解,以目前中美关系,即便美国近一个月来,频繁派出高官访华,给外界制造一种要缓和两国关系的现象,但美国所谓的缓和关系是完全没有诚意的,前脚说的好好的,后脚就背刺中国,不是制裁中企,就是在中国周边搞事情。这种情况下,布林肯访华被待见才怪了,从其他方面也可以看出来,布林肯访华是「应邀」,而不是双方商定,这就是一般性质的访华,而相比同时期马来西亚外长访华是正式访问,从布林肯接待规格上肯定不如正式访问。
当然,这也是美国政客的惯用招数了,每一次美国政客来华之前,都免不了展现对华强硬态度。
一方面,美国是在向中国示威。布林肯此行访华确实想谈中美合作,但美国政府想要的合作,是由他们完全主导。另一方面,布林肯是在向美国民众,展现政府的对华强硬态度,这对拜登很重要。今年美国要举行总统大选,而美国国内右翼民粹主义势力影响越来越强,这些右翼分子在政治上就趋于强硬。所以拜登此时主动向中国「服软示好」,有可能会影响到选情。
不出所料,在释放出缓和信号的同时,美国并没有停止对中国的警告和威胁,在此前,美国财长耶伦访问中国时,就提出了所谓的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后续美方又在短短几天内炮制出中国援助俄罗斯,中国造船业威胁美国海上安全等等虚假指控,不但威胁中国企业停止与俄罗斯合作,还要对中国启动301调查,向中国加征关税。这很明显是在为布林肯争取政治筹码,作为近期美国接力式访华的一系列官员中最为重磅的一位,布林肯最有可能同中国达成一些政治共识。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早在几日前就提前「吹风」,宣布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对中国进行访问,并且预期会向中国提出「美国所担忧的问题」,也就是中国正在「帮助俄罗斯」建立起国防工业基础。这位发言人声称,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美国通过调查发现,有一些材料从中国被转移到了俄罗斯,而俄罗斯利用这些材料重建了国防工业,并且生产了出现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武器,美国对此感到非常担心。而这也已经不是布林肯第一次炒作所谓的中国「援俄」问题。
布林肯此番言论,不仅无视中方一直以来秉持的中立立场,还歪曲了中方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布林肯这样抹黑中国的目的,就是利用欧洲各国对当前俄乌形势的担忧,来挑拨和离间中欧关系。这种非敌即友,让中国在欧洲和俄罗斯之间二选一的表态,无非就是在胁迫中国选边站队。布林肯作出这样的对华表态,无疑给即将到来的访华之旅蒙上了阴影。可以预料到的是,在24到26日这三天里,中美双方可能会在包括中俄关系等热点议题上展开激烈交锋。
中方在回应美国泼脏水行为,显然也有了些许转变。此前,美国媒体在报道中国援俄时,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就表示,美媒的报道属于污蔑和恶意炒作行为。随着美国不顾中方制止,频繁拿「中方援俄」这一谬论大做文章,刘鹏宇就直接点明,美国这一做法是在从中作梗,目的就是为了抹黑中俄正常关系。而在耶伦抹黑中俄关系时,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更是表示,中方针对美国抹黑中俄正常外交关系以及损害中国和中企利益的行为,将会采取相应的坚决措施去维护自身权益。
虽然对于布林肯这一无理的要求,中方绝不可能答应,但美国这一全方位打压俄罗斯的做法,却给普京提了个醒,那就是鸡蛋决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尽管现当下跟中国贸易,能满足俄罗斯一切的工业需求,但国际关系有条永恒的真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打通更广袤的市场,对俄罗斯国防安全会更加有利。所以为了回应布林肯的制裁,在布林肯访华前夕,俄罗斯采取了两个意味深长的动作,对布林肯访华做出回应。
布林肯这次访华,意图找中俄兴师问罪,俄罗斯马上安排,希望中方领导人访俄。普京连任还没过去多久,中俄上半年外交互动的重头戏还在安排中,俄罗斯这边就开始为下半年做打算了。俄外长拉夫罗夫日前表示,期待中方领导人在10月访问俄罗斯,出席在喀山举办的金砖国家峰会。另外拉夫罗夫还重点指出,中俄双边关系今年的大事,是普京对中国的国事访问,这直接印证了我们之前的判断。那就是普京连任之后,就立刻开始筹备自己的访华行程。
距离布林肯上次访华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这期间,中美关系一直处于相对低谷的状态,拜登甚至还可能成为中美建交以来第一位没有在任期内访华的总统。如果说,进入春季以来全球多国排着队访华,是因为中国给全世界带来的「确定性」,那美国外交就是正在为全球注入更多的「不确定性」,而布林肯作为美国外交的「一把手」,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的源头之一。所以对他的这次访华,中方恐怕也不会对他抱有太高的期待,至于美方期盼的「获最高级别接见」,那就要看美国表现如何了。
对布林肯访华定调后,中方直接抛出了布林肯访华,中方意在达成的五大目标。第一,让美方树立正确对华认知。美方需要搞清楚,中美到底是伙伴还是对手,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中国有必须维护的利益、必须捍卫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底线。美方则落实承诺,推动中美在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第二,双方继续加强对话。尽管中美在各层级各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要接触,两国有20多个机制性磋商持续运转。
从中方所提出的这五点条件上看,似乎还是希望美国能够回心转意,但如果结合美国的所作所为上看,布林肯还没落地,中美两国之间的火药味可以说是相当的浓厚。比方说,中方提到的美国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就直接触及了现阶段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一方面,拜登通过派遣像布林肯这样的美国政客来访,起到稳住中美关系的作用,但在另一方面,美国的反华路线却一直没有改变,无论是在半导体上的「小院高墙」,还是一家买的对台军售,都极大地促使了中美关系的紧张。
中方曾多次明确,中俄合作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和不针对第三方」的「三不」原则基础上,所以其实中俄合作和俄乌冲突无关。但没办法,俄乌战局形势越是明朗,美方就越是记恨中国,它只会觉得,乌克兰集北约之力都打不过俄罗斯,全赖中方,特别是考虑到,就在本月上旬,中俄两国外长会谈之后还共同签署了两国外交部2024年磋商计划,而且普京不久前也表示过自己新任期首访中国是个不错的注意。所以在这个中俄已签字,就等普京访华的时刻,美方肯定会想方设法切断中俄合作。
中俄正常贸易绝不容美国插手,既然布林肯刻意找茬,想必跟耶伦一样,也是空手而归。至于台海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轮不到美国人指手画脚。虽然美国对中国划下红线,宣称中国并没有越过美国红线,最重要的是确保与华关系不会再次脱轨,中美贸易不能脱钩,美国承受不起脱钩的后果。但美国对中国科技和贸易打压并没有有停止,反而发起疯狂报复。日前美国众议院通过「21世纪透过实力达成和平法案」,强制要求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剥离TikTok公司。
考虑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访华,并将与中方就「地区与全球问题」向中国「明确表达关切」,而北约秘书长也指责中国为俄罗斯「输血」,美国此时的种种对华动作,除了为获取更多的利益之外,就是要将中俄强行分离。对此,中俄必然联手反制,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据直新闻上月的报道,俄总统普京有意选择中国作为其当选总统后的「首访国家」,并将于5月正式访华。另一方面,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近日的报道,俄海军司令亚历山大·莫伊谢耶夫上将率团抵达中国。
据俄新社报道,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此前在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后表示,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四分之三个世纪以来,中俄关系历经风雨,历久弥坚,日益成熟、坚韧、深厚。
另据塔斯社同一天报道,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与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中俄今天的良好关系来之不易,值得双方倍加珍惜、精心维护。他同时强调:「双方要始终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正道。」他还表示,中方在世界事务中坚持发挥建设性作用,从不火上浇油,从不从中渔利。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晤时表示,在两国领导人的带领下,俄中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随着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加强两国关系的政策的连续性得到了进一步保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与中国外长会谈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双方将重点放在了高层接触的日程上,因为领导人外交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核心要素。
俄政治学家什伦金娜认为,拉夫罗夫的中国之行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平衡因素,其与美国财长耶伦的访问平行。近年来俄中关系不断加强,两国高级官员定期互访证实了这一点。同时,拉夫罗夫的访问也为普京总统可能访华奠定了基础。该专家说:「这将是俄总统连任后的首次外访。很明显,这将成为俄罗斯外交政策优先方向和任务的标志。拉夫罗夫的访华再次提醒我们,世界不会围绕美国的问题和愿望而旋转。」
需要关注的是,拉夫罗夫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表示,元首外交是「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核心要素」。他透露,与中方讨论了在未来各种国际活动期间举行两国领导人会见,包括今年10月在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和6月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另据俄新社9日报道,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拉夫罗夫此次访问可被视作为即将到来的最高层接触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