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拜登退出后,懂中国的美国领导人少见了

2024-07-24国际

拜登退出后,懂中国的美国领导人少见了

拜登的退选并不令人意外,但世界头号强国的领导人以这种方式告别政治舞台,令人唏嘘。

1979年中美建交3个月后,美国派出第一个国会代表团访华,拜登作为其中一员随行,也受到了时任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接见。拜登被认为是新生代参议员中的「愣头青」,当时就提出中美合作设立「监听站「,应对苏联威胁。拜登当时对美联社说,邓小平对美方此提议并没有直接「说不」。拜登认为,中国是想要在和美国分享情报的合作中,自己掌握这项技术。一年后,美国提供设备、中方人员操控的联合监听站在新疆成立,这是中美建交后的第一个军事技术合作项目。年轻的拜登说,从那以后,他「对中国不断发展的本质产生了长期的兴趣」。

拜登进入参议院也适逢中美破冰。尼克松1972年访华破冰那年,拜登当选联邦参议员,开启了他长达36年的参议院生涯,期间多次担任外委会主席,积累了深厚的外交及国安经验。

2000年,拜登是中国最惠国待遇和加入世贸的坚定支持者。2008年,他辅佐奥巴马当选,弥补奥巴马外交上的不足,副总统任内积极接触和认识中国,在希拉里离开后主导对华关系保持在竞合轨道上。2011年,拜登作为副总统接待中国官员时称:「一个崛起的中国,不仅对中国来说,而且对于美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一个积极又积极的发展」。2015年,在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拜登提出「负责任管控中美关系「,并将这一理念纳入2020年上台后的对华政策。

从一个中国人视角来看,拜登是当今美国少有的见证、参与、主导中美从破冰、建交、蜜月期,再到坎坷、竞合以及如今的有限合作和对抗的政治人物。

他和其他自由派政客一样,多次批评过中国,但也欢迎中国崛起,支持两岸统一,主张美国致力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担任副总统后,拜登经历和主导了中美关系由接触转向对抗的阵痛。只不过,时代之变让他无法走好中美平衡木,最终他从欢迎中国崛起,逐渐成为一名支持对华强硬、并要在10年内「竞赢「中国的美国政客。不过,和特朗普时期极端右翼主导的对华关系「螺旋式下滑」不同,拜登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管控」和稳定对华竞争关系。这和他50年来的对华认知有一定的关系。

今后多久以后才会有如此从政经历和执政风格的人走上总统宝座,不得而知。如今的美国政治极化严重,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也一直在影响美国的世界观。新生代领导人或后辈力量,似乎仍然没有学会如何理性认识中国。一些鹰派政客甚至仍以上世纪冷战时期的视角看待中国发展。而拜登任内则力主反对冷战(虽然一些政策、提法体现冷战手段),重用的幕僚也注重管控和平衡对华关系,避免失控。他任内外交团队基本保持团结,没有一位内阁大员辞职。

关于外界对他此时退出选举的影响,见仁见智。 上一次拜登的艰难选择是2015年。那一年希拉里民调出现下滑,党内开始呼吁时任副总统拜登站出来竞选总统,结果因为奥巴马力挺希拉里,加上时间来不及,以及 党内认为特朗普赢面不大 ,拜登最终发表演讲,宣布「不竞选」,避免党内内耗与撕裂。

当时的拜登计划在希拉里当选后担任国务卿,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但特朗普意外当选,让拜登决意参加2020年大选。胜选后,拜登一直将自己标榜为唯一能够击败特朗普的人。但美国中、南部选民对全球化的排斥,以及南部边境危机,让特朗普持续聚拢影响力,并深度掌控共和党。去年,我写过拜登选情告急(见 【拜登选情告急,特朗普重返白宫几率不小】 )的文章,他之所以执意留下来竞选,就是一种信念:阻止特朗普归来。但最终还是败给了年龄和身体状况。

他历史地位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今年大选结果: 如果今年特朗普败选,拜登就会青史留名,他任内的一些政策也会得以延续、巩固 ;如果特朗普再次胜选,拜登任内政绩又会重新被评估。

但历史往往会善待这种悲情的总统。美国选民对被迫辞职的尼克松、连任失败的老布什都很宽容。尤其是老布什,外交上历史功绩一直被认可,甚至认为对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很多人归功于他担任副总统时里根总统)有一定的贡献。拜登也是如此,他任内在基建、芯片及能源行业对美国的投资都很有魄力,相关政策效果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