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电影

她复仇,我举双手赞同

2024-07-18电影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 以神话史诗般的叙事,通过弗瑞奥萨的成长展示了「女神」复仇之路。

它以奇观般的想象深入末世的权力、人性与情感,继承了前作中对荒漠末世景象的美术呈现,同时拓宽了废土世界的构建。

它让我们看见,乔治·米勒总能把电影拍得很「酷」。

复仇命题

[狂暴女神]沿着弗瑞奥萨的复仇之路展开。

在前作里我们熟悉了这个飒爽干练的女战士,她是麦克斯的战友,带着不死乔的妻子团逃亡,最后摧毁了不死乔的统治。

如果说那时的弗瑞奥萨是逐渐寻找到伙伴,建立信任,组建王国。

那么[狂暴女神]里的弗瑞奥萨,则是不断经历失去,走向孤独。

这片黄沙上的铁血背后充满牺牲,无数残酷的瞬间共同构筑起了弗瑞奥萨的坚强。

而她生命里最主要的掠夺者,也就是她的复仇对象,是狄门特斯,一个神经质的领主(「锤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贡献了这个丰满的新角色)。

他有些絮絮叨叨和神经质,动不动发表戏剧表演般的演讲,引领狂热的浪潮。

同样,他也是一个奸猾残酷的首领,草菅人命,麻木不仁。

弗瑞奥萨年幼时,被狄门特斯的手下掳走,而赶来救她的母亲被狄门特斯虐杀。

后来弗瑞奥萨被卖给了不死乔,在他手下金蝉脱壳,蛰伏多年等待复仇。

长大后,她的爱人又被狄门特斯当面虐杀。

前作的故事只发生在三天之内,而[狂暴女神]的故事跨度则是十八年的血海深仇。

与狄门特斯的聒噪狂放形成对比的是,弗瑞奥萨超于常人的隐忍、克制与沉默。

安雅·泰勒-乔伊饰演的弗瑞奥萨全片只有30句简短的台词,被涂黑的脸上,她的双眸总是闪亮,充满情绪力,在暗中观察着四周。

为了生存,她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同时,沉默也利于她的伪装。

二人一动一静的外在表现,也对应着一个在明一个在暗的关系。

自从年幼的弗瑞奥萨跃入黑暗的夜色里,她的个人成长与狄门特斯的势力扩张同步并行,而她一直在暗处,等待着复仇的时机。

在这荒蛮的末世,支撑弗瑞奥萨生存的信念既有故土代表的希望,也有狄门特斯所代表的仇恨。

后来的许多个瞬间,弗瑞奥萨可以选择逃离不死乔和狄门特斯的纷争,踏上寻找故乡的路。

但因为无法放下这份仇恨,她无法离开。

对于末日的人们而言,所面临的不仅是生存资源的极端匮乏,还有精神层面的终极危机。

就像战争男孩们的英灵殿,或是首领们的权力游戏。

无论生存还是死亡,人们需要一个理由。

而这份仇恨对弗瑞奥萨而言既是牢笼,也是那个生存的理由。

这是多重的困境对弗瑞奥萨的围剿。

她历经生死一线的战斗与博弈,自断一臂,以坚毅的战士姿态突破了现实层面的困境。

她将情报出卖给不死乔,唯一的条件就是最后亲自处理狄门特斯。

当四十日的战争到了尾声,她驾驶战车追击时,历史人说:

「一个复仇女神终于从这片土地上升起。」

最终,当弗瑞奥萨追捕到狄门特斯时,他如同丧家之犬一样独自逃亡,任人宰割。

然而,生命从来无法等价交换。

如何真正地报复狄门特斯,如何将十八年的痛苦偿还,又如何让心中的仇恨消弭,才是弗瑞奥萨复仇的关键。

对弗瑞奥萨,狄门特斯有一种父权情结,他欣赏她、了解她,曾将她视作自己的女儿,因为弗瑞奥萨的命运由他主宰与缔造。

而对于弗瑞奥萨而言,这段仇恨的结束才是她真正开始自己生命历程的起点。

正是这种复杂的联结,让弗瑞奥萨最后的复仇仪式被不断升华。

这种[哈姆雷特]式的复仇叙事,像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一样,展示着弗瑞奥萨在末世的困斗。

不同于英雄故事里对新目标的追寻,复仇叙事只能是对过去的了结。

最后弗瑞奥萨选择将狄门特斯囚禁起来,用他的生命哺育了一颗新生的桃树。

画面充满想象力又有些邪典,旁白为这个结局蒙上一层传说的色彩,强化着它背后的象征意义。

至此,弗瑞奥萨将仇恨转化为新生的希望,也代表她突破了精神层面的困境,终于获得了自由。

母族象征

多年后,当弗瑞奥萨带上妻子团逃亡,得知故土消失时,在黄沙中绝望跪地呐喊的一幕让人久久难忘。

塑造弗瑞奥萨的成长,追寻「众母之地」,也是回答那天的她究竟失去了什么。

最初的弗瑞奥萨被狄门特斯的手下掳走,正是因为她代表着绿洲的线索,代表着末世人们共同的渴望。

这也是她为狄门特斯和不死乔争抢的根本价值所在。

众母之地是一个母系社会,追溯着人类族群的原始构成。

从前作里不死乔圈养的妻子们可以看出来,因为核辐射,健康的新生儿十分难得,加上水资源的稀缺让母乳成为饮用水的替代之一。

末世女性的生育能力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但她们并未获得相应的权力,而是承受着非人的剥削。

「众母之地」的女性部落则象征着她们理想的地位与处境,连同她们所处的那片绿洲,在这片无望的沙漠中代表着生机。

回归「众母之地」的追求也代表着末世的女性们对父权的抗争。

而这也是为什么影片里的女性常有种突出的互助情结。

弗瑞奥萨尤其是这种女性力量的代表。

在少女时期,她的白裙和一头银铃编发代表着她与「众母之地」深刻的联结,同时,这些东西也招致了父权的觊觎。

狄门特斯将她视作女儿,不死乔将她豢养作为以后的妻子,而不死乔的儿子也半夜将她掳走,对她的银铃编发深深着迷。

弗瑞奥萨在独自学习生存的同时,剪去了长发,成为了后来冰冷铁血的战士。

希望与庇佑是这沙漠里的海市蜃楼,最终弗瑞奥萨所能依靠的也只有自身,在她走向独立的过程中,真正的女性力量也在觉醒。

影片开篇用一段长达二十分钟的追逐戏展示了弗瑞奥萨被绑架的过程。

她的母亲一路追到了狄门特斯的营地,在一场沙暴中带走了弗瑞奥萨。

那是她们离希望最近的时候,面临追杀,母亲用生命为弗瑞奥萨换取了逃跑的时间。

然而弗瑞奥萨却难以舍下母亲,最后亲眼目睹了母亲的惨死,重新落入狄门特斯的掌控。

突如其来的劫掠与入侵没有给弗瑞奥萨留下告别的时间,回归故土成为弗瑞奥萨生命里最重要的信念,然而母亲用生命教会她的却是割舍。

这种抉择在多年后再次上演,她的情人牺牲自己,为她铺好回家的路,她仍然选择回头救难,最后被狄门斯特吊在战车上,目睹了情人的惨死。

这次为了逃脱,她自断了一腕。

对她而言,成长即是直面世界的残酷,不断剥离的过程。

从故乡、亲人、爱人到自己的身体,割舍一切的她最终成长为了复仇女神。

「众母之地」代表着偏安一隅的梦想,母亲代表着生命与最后的庇护。

弗瑞奥萨的成长史,是她珍视的这一切随着乱世风沙离她远去。

故乡被抽象为一个永无的乌托邦,只剩她珍藏的桃核和她身上的星图,支撑着她前进。

即便不断有人告诉她,废土末世的希望不过是不存在的欺骗。

对于知晓结局的观众而言,也只能悲悯地注视弗瑞奥萨的命运。

影片最后,把桃树上新结的果实交到妻子们的手中,预示她们的逃亡即将开始,已经注定的结局让这份信念更加厚重。

废土美学

[狂暴女神]继承了前作的末世构建。

它糅合废土、蒸汽朋克和重金属,入眼尽是核战留下的无尽沙漠和社会文明残留的废墟,资源极度稀缺,人类回归荒蛮与野性。

导演乔治·米勒仍然运用饱和度极高的色彩对比,如鲜橙色沙漠、深蓝色夜空和赤红色火焰保留原始的视觉冲击,同时还采取了许多实拍镜头来强调战斗追逐场面的刺激。

其中成年弗瑞奥萨亮相的一场追车戏,富有想象力的战斗方式以及有条不紊的调度韵律,也是原汁原味的酣畅观感。

然而[狂暴女神]不止是在美学上延续,它还对废土世界观的进行了进一步丰富。

米勒最初想把[狂暴之路]做成三部曲,而[狂暴女神]是其中早就构思完成的序章,对它于米勒心目中的废土世界进行了完整的勾勒。

米勒深受坎贝尔神话哲学的影响,在本系列中力图重构类似的古典神话故事,比如「历史人」的设置就来自于神话原型。

他强调叙事是人类文明发展重要的一部分,和生存一样是人类原始的欲望。

而本系列的故事其实都是由影片中某个人物的口吻来传播的传说。

时间线的延展让[狂暴女神]的篇幅变得更加宏大,以五幕剧的结构讲述了弗瑞奥萨的复仇史诗。

其中「历史人」的见证、时不时出现的戏剧旁白以及伊甸园之类的神话隐喻都让影片质感变得更加厚重。

它充分描写废土的生态环境、阶级关系、政治斗争、还有人的生存状况。

比如几大要塞的背景展开,狄门特斯攻占的汽油镇,不死乔拥据的堡垒,以及子弹农场。

这些要塞各自掌握着一些支持人们生存的资源,彼此之间进行互换贸易,要塞庇护之外还有大量的流民,以各种耸人听闻的方式求得苟活。

末世的人类仍未停止对彼此的侵略与掠夺,而阶级分化也让末世的残酷更加具体。

电影中与弗瑞奥萨的复仇行动并行的故事线就是狄门特斯对几处要塞的攻占。

他与不死乔达成了交换资源的契约,却又不安于平等的交换,暗中挑起了战争。

这种原始资源的掠夺像古罗马时期的战争,狄门特斯的人物塑造有借鉴古罗马帝国的霸主或是游牧民族热衷开疆拓土的征服者。

从宏观处,它开拓者乔治·米勒心目中废土世界的边界,也让其中的战争与政治更加立体,揭露人性之中最荒蛮的欲望与恶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