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电影

沈腾‘笑话’玩到尽头?开心麻花从经典喜剧到烂片工厂

2024-11-01电影

最近打开淘票票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了,但是说真的实在实在是没有任何电影勾起我的兴趣。

特别是喜剧片,怎么总是什么沈腾、开心麻花的,真的是当观众是傻子么。

下面就说说沈腾和开心麻花这几年那些事。

1. 崛起背景

沈腾和开心麻花的爆红其实有个特别独特的背景,观众当时对国产喜剧的需求十分强烈,但优质的内容供不应求,许多「喜剧」电影滥竽充数。这时候,沈腾的「DS逆袭」形象迎合了观众的情感需求,【夏洛特烦恼】一炮而红,开心麻花作为「新晋喜剧制造机」也被广泛认可。他们的喜剧模式创新且接地气,讽刺日常生活、调侃人性弱点,观众们看的时候能感同身受。

开心麻花早期作品确实有新意:通过情节反转、台词幽默、夸张的角色塑造引发观众爆笑,带出一股清新又颠覆的气质。沈腾以「无下限」包袱的拿捏、看似随意却极有节奏的表演,一度成为喜剧代言人。观众在电影院看到的不是传统的「搞笑」,而是一种「不走寻常路」的荒诞戏谑。

2.作品质量下滑,口碑滑坡

但是随着成功的作品增多,沈腾和开心麻花似乎陷入了一种「自我复刻」的困境。几乎每一部新片都试图复制他们最初的成功模式:尴尬搞笑、低俗桥段、俗套剧情,少了初期的创新和独特的「麻花」风格。

「马冬什么?」

「什么冬梅啊?」

「马什么梅」

【夏洛特烦恼】:巅峰之作,喜剧风格初露锋芒

2015年,【夏洛特烦恼】横空出世,简直炸翻了大银幕!一部低成本制作的校园喜剧,竟然拿下了14亿的票房。沈腾饰演的夏洛,懒散、丧气却搞笑无比,成了当年中国喜剧的一道亮点。剧中的「土味情怀」搭配「DS逆袭」,击中了观众的情感软肋。可以说,这是开心麻花的里程碑之作,也是沈腾喜剧生涯的开端。

片中的笑点主要源自夏洛的荒唐经历,比如在校园里提前「抄袭」未发布的经典歌曲、模仿周杰伦演唱【双截棍】,以及被王老师疯狂责骂的桥段等,都是观众笑中带泪的情感宣泄。观众能在夏洛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笑点与情感双重共鸣,这才是开心麻花的独特魅力.

这部电影成功的基础,是在于一个极具共鸣的故事构架和清新的情感铺垫,还没有套路味儿。然而之后的作品,唉,槽点多到让人忍不住翻白眼。

【羞羞的铁拳】:套路复用,笑点开始吃老本

2017年,【羞羞的铁拳】上映,票房更是冲上了22亿。不得不承认,这部影片继续延续了「荒诞、夸张」的喜剧风格,沈腾和艾伦的演技依然在线,搞笑段子依旧招笑,观众看得乐不可支。但细品会发现,电影笑点集中在身体互换后的尴尬,例如艾迪生(男)突然要适应马小(女)的身体,去跳广场舞、上卫生间等,充满性别冲突的搞笑场面。两人互换身份的梗在喜剧中屡见不鲜,尽管影片票房成绩不俗,但细想会发现,许多情节和笑点都是沿用【夏洛特烦恼】的「逆袭」模式,带有明显的「复刻」痕迹。

虽然观众还觉得有新鲜感,但已经能感受到重复套路的影子。换汤不换药,套路稍稍加以包装,就继续骗票房,开心麻花从此走上了套路化的道路。用同一个笑点「炒冷饭」,这还能看出点温度,但一味复制还想砸钱赚票房?明显是让观众「当冤大头」!

【西虹市首富】:彻底的爆笑取代剧情,浮夸的桥段令人尴尬

2018年,【西虹市首富】上线,又是一部「沈腾式」喜剧。这部电影的设定更离谱,讲述一个穷小子一夜暴富后「土豪生活」,随便买豪车、开豪宅、用大笔钱做荒唐的投资,例如签下「垃圾」球员、赞助不可能赢的球队等。笑点是有,但笑完以后呢?你会发现情节完全是围绕搞笑展开,剧情缺乏深度,甚至让人觉得强行堆砌了各种无厘头段子来撑时间。前半段观众还能被逗乐,后半段就开始感觉疲乏,笑点密集但显得生硬。

有种看完后「哈哈完就散」的感受。这是电影?感觉是一部「堆笑点的大杂烩」。高票房却低营养。

【飞驰人生】:夸张演技掩盖剧本乏力,沈腾成了尴尬「老小丑」

2019年,沈腾的【飞驰人生】登场,这部作品让很多粉丝失望透顶。电影的主题本来是励志的赛车故事,但沈腾的人设又回到「DS逆袭」,用喜剧元素硬塞到每个场景里,搞得故事非常脱节,感动和搞笑完全是两张皮。沈腾的表演也开始显得「用力过猛」,比如片尾赛车戏码试图煽情却毫无动人之处,观众反而因为强行搞笑而感到尴尬。曾经自然的喜剧表情被夸张得失去了原本的趣味。

这里说一句,去掉搞笑,赛车片段是真的不错,韩寒确实很懂。

沈腾一心想让观众笑,结果倒成了「喜剧老小丑」般的存在,「刻意做作」,观众明显感到「笑不出来」。一盘炒烂了的冷饭,「腾哥,你也别这么勉强自己了吧。」

【独行月球】:喜剧冒险,质量触底,套路又套路

2022年,沈腾主演的【独行月球】带来一个「外太空搞笑」的设定,听上去新鲜,但开场5分钟就暴露了它的老毛病——依然是用搞笑的套路撑起整个剧情,没有实质的故事进展。沈腾饰演的角色简直像个孤立无援的喜剧演员,独自在空旷的太空里跟观众「尬聊」。例如在月球上与袋鼠比拼、扮小丑娱乐自己、上演「月球独角戏」等。笑点完全依靠肢体喜剧和夸张表演,缺乏实际的故事推进。与地球的互动也失去现实感,成了单纯的「笑话场」。观众在影院可能会被逗笑,但内容空洞。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沈腾喜剧的「滑铁卢」,搞笑部分纯靠「硬来」,让人看得尴尬。影片尝试创新,最终却沦为低质量的喜剧冒险,沈腾的演技也被完全「套路化」。「这都是什么呀」!

后面陆续还有什么【超能一家人】还有【抓娃娃】都已经提不出想看冲动了。【抓娃娃】刚开始的十多分钟,基本上已经知道后面的事了,难熬地看完全片。可以这样说,热度是一件事,口碑又是另一件事,影片的「三观」问题很严重,尤其是富人装穷的设定,不能让人认同,而所谓的「接班人计划」,更是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本片的价值观始终处于混乱状态,令人困惑的是,影片究竟是在讽刺马成钢和春兰的虚伪,还是肯定在他们对儿子的关爱。结尾的彩蛋中,马继业如愿考上体育大学,但在长跑比赛中却自觉捡起塑料瓶,这让人难以判断马成钢的教育方式究竟是还是失败,甚至连创作者似乎也没有弄清楚,只能让沉腾和马丽用搞笑的方式混淆过去。

3.喜剧电影都开始跑偏了,他们在悄悄「败坏」中国电影喜剧市场

更重要的是,沈腾和开心麻花成功后,各大影视公司争相模仿,他们带起了一股「简单搞笑」风潮,喜剧电影变成了笑点拼接的流水线,缺少真正打动人心的内涵。甚至某些导演和演员完全抛弃了剧情,只追求单一的笑点和夸张的情景。这股潮流一方面带动了喜剧电影的产量,但也导致了品质的稀释。对于一些真正有潜力和创意的喜剧新人来说,反而被这种商业化的模式挤出了市场。

烂片泛滥,形成「喜剧速食文化」

沈腾和开心麻花的作品,在电影市场里刮起了一股「爆米花速食风」。剧情放一边,笑点放中间,甭管故事深度,先把观众逗笑。最开始大家的确图个乐呵,但这股风潮刮久了,导致一众喜剧电影纷纷跟风。如今我们看到的喜剧片,几乎都被「笑点拼盘」控制,比如什么无厘头、恶搞桥段,甚至主角一个扮丑表情就是一个笑点,把搞笑搞得又廉价又无聊。

观众起初还会乐,后来才发现,电影市场竟然只剩这种没什么余味的喜剧,尤其是国产院线。随着一部部「速食喜剧」进入市场,观众的胃口逐渐被「养刁」,中国电影的喜剧制作反倒被逼进了低质量死胡同。

院线电影陷入套路化,不敢冒险,创新乏力

在沈腾和开心麻花的「爆笑电影」带动下,中国院线电影逐渐形成了一种保守、保险的投资模式,制作方为了迎合市场,不敢去冒险尝试新的题材和创作手法,害怕票房失败。于是乎,一个又一个低成本、低质量的「笑点堆砌」之作成为院线喜剧的主流,观众坐进电影院,看到的都是一张「批发」出来的同款脸:人物套路化、情节公式化、笑点生硬拼凑。国产电影逐渐失去了个性化的声音和多样化的叙事手法,特别是喜剧类型。

在这种风潮下,一些喜剧人才也不敢冒险挑战深度作品,反而选择了搞点「噱头」、「恶搞」,迅速圈钱离场。结果就是,院线电影创新艰难,题材逐渐趋同,低质量喜剧扎堆。

观众「喜剧疲劳」,票房低迷,口碑下滑

目前的国产喜剧电影在票房上表现得越来越乏力,原因很简单:观众早已被「吃一堑长一智」。早期沈腾和开心麻花的电影还能让观众感到新鲜,后来的「复刻之作」渐渐让人失去了兴趣,观众也逐渐明白,这些电影大部分是在玩「炒冷饭」。

实际上,观众的需求早就从单纯的「搞笑」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或者更有创意的叙事方式,而不是「扮丑耍宝」的廉价笑点。沈腾的模式不仅拖累了自己,也让喜剧电影整体的观众口碑滑坡,甚至连累了整个院线电影的质量标准。毕竟观众一次次被低质量作品欺骗,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审美疲劳」,开始不信任整个类型片市场。

「搞笑机器」让中国电影丧失文化厚度

沈腾和开心麻花的套路喜剧还带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影响:中国电影逐渐失去了文化深度。回顾沈腾早期的作品,至少还是有情感、情怀的。但后期作品几乎沦为纯搞笑的机器,情感浅薄,充满机械化的笑点和没有情感支撑的煽情桥段。相比之下,电影市场更需要具有文化内涵的喜剧,能够在逗笑之余触动观众情感、留下思考,但现在的国产喜剧正逐步沦为「廉价娱乐产品」。

放眼全球,像【寄生虫】【东京物语】这样的悲喜交加、直击人心的作品,是给我们一种警醒:真正的好喜剧,不是「搞笑」而已,而是能触动人心、带给观众不同视角的体验。国产喜剧想要脱离「低质搞笑」的标签,需要更有内容的表达,更深层的价值观——而不只是图个乐呵。

4.过去的「情怀」与如今的「笑话」

想当年,我们有【大话西游】。周星驰的那句「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是怎样的悲欢交集,光是这句台词,多少人记了几十年!【大话西游】表面上是无厘头的搞笑,实则是披着荒诞的外衣讲人世的无常、爱情的无奈,那是笑中带泪,让观众笑完心头一酸。而今的喜剧呢?笑一笑就完了,有啥回味?沈腾一开始还有点意思,但后来?越来越像「装疯卖傻」,玩命挤笑点,却总是差那么点意思。

再看【甲方乙方】这种有时代影子的经典。冯小刚那时候给我们讲的是人情、荒诞、理想和现实,每个小故事都细腻真实,一针见血,嘲讽而不低俗。

「荒诞喜剧」变成了「荒唐闹剧」

早年间,【疯狂的石头】这种黑色幽默的荒诞喜剧,真是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那种荒诞的搞笑背后是对小人物命运的无奈和辛酸。导演和编剧是在讲故事。

那时候的荒诞喜剧,是能让人边笑边思考的,笑过之后还能回味。而现在的荒唐闹剧呢?观众走出电影院,笑声没了,印象也随之散去,电影里的人物、情节似乎毫无重量,像浮在水面上的泡沫,一捅就破。

5. 喜剧的「黄金时代」走向「青铜时代」

今天的喜剧,就像被设定了固定程序一样,整部电影拼命地埋伏笔,等待最后揭开笑点,好像这样就能保证观众笑出来似的。想想以前的港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手机】这些经典作品,都是借着「笑」来讲人性、讲人情、讲社会百态,而不是为了笑而笑。如今的喜剧市场,观众走进影院,不是为了「共鸣」,而是图个乐;但讽刺的是,结果越来越多人笑不出来,觉得这些喜剧片不仅没意思,甚至有些尴尬。

到头来,沈腾和开心麻花搞了这么多年,把国产喜剧带进了一个「青铜时代」。片子一年一部,却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再好的演员也拗不过流水线式的剧本和套路。什么「人设扮丑」、「小品式笑点」,这些东西,翻来覆去,看得观众都腻了。说到底,不是观众没了审美,而是喜剧电影自己失了底线,才让观众的眼光越来越挑剔。

经典喜剧的失落与时代的变迁

对比之下,以前的喜剧可以说是黄金时代。周星驰、冯小刚这些导演、演员都是带着真实情感在创作,他们给观众的不是廉价的笑声,而是笑完之后的沉思。现在的,就像个「流水线笑匠」,这不能完全怪演员,毕竟市场逼着他们走这条「速食喜剧」之路。只是可惜了,观众一天天不满,喜剧片一天天烂下去,想想曾经那些让人笑中带泪的电影,再看看如今这些笑完就忘的「速食」作品,不禁让人唏嘘——国产喜剧的好时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可以说,沈腾和开心麻花早期是成功的先锋,但他们对中国喜剧的影响,如今看来,既有贡献,也有不可忽视的负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