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流云过檐牖,斜照荡书画」,浅谈宋代绘画风格品评的三个维度

2024-04-04国风

引言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高峰,其中包括了人物画、山水画,从绘画品评的角度来看,风格是有差异的, 但是却没有优劣高下之别,判定画家的风格差异,是绘画品评有一个重要焦点和内涵。

一、时代风格品评

时代风格是指某个朝代时间阶段,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统一稳定的风格。宋代绘画品评关于绘画时代风格品评与唐代一脉相承,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以时代风格为品评标准。这一问题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最先表露,他首次在理论上, 明确的提出了时代和绘画之间的理论关联,认为通过绘画作品可以体察时代特点。

【图画见闻志】记载:「自古衣冠之制,荐有变更。指事绘形,必分时代。」

这一言论明显受到了张彦远「指事绘形,可验时代」的影响。郭若虚以时代风格为品评标准,进一步运用在了具体品评中, 他在品评阎立本、王知慎时曾表示,每个时代衣冠每每相异,因此如果不按照时代衣冠风格进行艺术创造,就算是技艺高超的名画,也是有缺陷的可为「丹青之病」,故不能被评为好的作品。

第二个方面是,对不同时代的绘画风格作出差异化品评。这一问题在【历代名画记】中亦有体现。张彦远将时代风格划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为上古、中古和下古绘画的风格,并且对每一阶段特征作了风格品评。

宋代绘画品评,也具有对不同时代的绘画风格,作出差异化品评的理论表述。如郭若虚在【论妇人形象】中, 也对古代妇人形象的风格,和宋代妇人形象的风格,进行了品评和比较,古代妇人具有「威重俨然」的风格,而宋代妇人则具有「姱丽」的风格,这正是品评出了两个时代下妇人形象风格的不同。

又如【广川画跋】中,董逌评价今人戚氏、关氏画水的风格是「不能画水之形似……冲激蹴卷之势」,而古人张子画水的风格是「汹涌澎湃 ,盖蛟鲧鱼鳖不能出没其间也」,这便是通过品评,指出宋代画家和前代画家画水的不同。

通过上面论述可知,时代风格带给绘画创作的影响,正是宋代绘画品评家站在这一理论的高度上回望过去, 继而通过品评语言表述出来,这亦是宋代绘画风格品评一个重要取象。

二、地域风格品评

由于中国南北地区的地势地貌差异明显,因此而出现了具有南方风格和北方风格的不同山水画类型。唐代张彦远注意到这个问题, 他认为只有知道「南北有殊」,才能够根据南北山水画的不同风格进而品评绘画,这样才「然后可以议乎画」。

【画史】记载:「近世画手生于吴越者,写东南之耸瘦;居咸秦者,貌关陇之壮。」

对于这一问题,宋代郭熙进一步将地理差异和绘画风格结合起来,做出了理论阐发,他指出了吴越地域(东南)的风格——「耸瘦」和咸秦地域(关陇)的风格——「壮」。 这里「东南」吴越显然属于南方,而咸秦关陇则明显属于北方。这种地域差异,当然会给当时的山水画创造留下鲜明的地域痕迹,进而在风格上则产生差异(「耸瘦」和「壮」)。

宋代不仅有画理上对南北山水风格的解读,在绘画品评中亦有表现。首先是北方山水风格品评,最为典型的应属郭若虚在【论三家山水】中的风格品评。 这一段看似是对李成、关仝、范宽三人山水画的品评,但其中提到「三家鼎峙,百代标程」正是表明,他们三人已然形成以地域为标志的山水风格。

郭若虚品评的三位画家都是北方人,其中李成和关仝均是长安人(今陕西西安),范宽是华原人(陕西耀县)。 其中「坚凝」、「势状雄强」、「浑厚」等表述,大致代表了北方山水风格的特征。

其次再来看南方山水风格品评。在宋代绘画品评中,「江南」一词除了是地域代名词,还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并且江南画家的绘画风格,总有相似的地方:「缜细」「气格清秀」「逸意」等,以上品评是中都包含着「江南」二字,无论是江南之物,还是江南之人,也都显露出了南方山水的风格特征,即「细」、「清秀」、「逸气」的风格。

综上,南北山水风格的差异性,在品评中已然显露无疑,这就表明宋代的绘画品评家在面对南北山水不同的风格时, 能够以准确的眼光去评判其中的差异。在这一风格品评视角下,还应当注意到米芾在【画史】中对待南北山水风格的品评。

在【画史】中,米芾对待「南北」山水风格品评有不少经典言论。米芾在品评时似乎对南方山水风格有所偏好。 一方面,他在品评时,常常采用「清润」、「天真」、「平淡」、「趣高」等词语来夸赞南方绘画作品,可见,「平淡」、「清润」、「天真」,这些品评表述,几乎成为了南方山水(江南)独有的审美标准。

【画史】记载:「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无一笔李成,关仝俗气。」

另一方面,米芾对自己的作品的评价,也偏向南方山水风格的特点,【画史】中的这句话就表明了米芾眼中南北山水风格具有的差异性, 米芾本是北方人,随后在一次游历中经过江苏润州,因为喜爱润州山水风光,因此他的创作对象自然也是南方山水,他的山水画风格便具有了南方山水风格。

米芾的作品大都是江南平远的景色,很少描绘雄伟高峻的山峰,画面整体清润朦胧。这就与北方山水的风格有巨大的差异,因而, 他在面对李成,关仝的山水作品时,评价其为「俗气」,这恰是米芾眼中南北山水不风格差异的表现。可见,宋代绘画品评关于「南北」山水风格的差异性,在米芾对绘画的品评中已然浮现了。

董其昌所提出的南北分宗,是真正的从绘画风格的差异上来讨论南北山水的,这二者的讨论角度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宋代绘画品评已经涉及到了一些关于风格的论述 ,只不过还和地理因素混融在一起而已,可以说,如果没有唐宋绘画品评关于南北山水的不断阐发,后来的「南北分宗」理论的提出,就无法从逻辑上得以顺利成章的说明。

三、个人风格品评

个体风格是在绘画品评中最为常见的审美角度。个人风格品评是指对那些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绘画风格的画家的评判。 这是对画家最高的品评了,因为能够开创风格的画家,往往在艺术史上都具有着最重要的地位。

个体风格的独创性和差异性,在绘画品评中往往以「别具一格」、「自立一家规范」、「自成一家」等词语表述。这类品评在宋代绘画品评中的大致有两种表现, 其一是画家的「再创风格」,其二是画家个人「独创风格」。

首先我们来看「再创风格」,这是指师承某一家风格,但是能够超越前人,是一种融合了前人风格和自我风格的一种全新的个人风格。 由于前文提到的时代背景,宋代大致属于一个崇古的时代,因此师承前人乃是当时画家的必经之务。

但仍有一些画家在前人传统的基础上创立自己的个人风格。因而宋代绘画品评中常出现,「青出于蓝」、「变通师法」、「变态旧规」等, 就是用来评价这类在师承一种风格之后,又「再创风格」的画家。宋代绘画品评虽然会以古代名家的风格作为模范和准绳,但是对于在师承某一家风格的基础上,进而发展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画家,亦给予较高的评价。

【圣朝名画评】记载:「士元之写景,王端之老格,同出关氏,各有所得。」

绘画品评家对品评对象的创新与变化,透露着赞赏之情。例如对郭熙的评价「能自放胸臆」,即认为郭熙虽然师承李成, 但又能表现出自我的风格特征,所谓「胸臆」,即指画家的情怀格调,更指向一种审美风格。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独自创新」的风格品评,除了强调了画家具有「自成一家」的鲜明的个人风格,还同时强调了这些画家「不专师法」、「无所宗师」、「不欲蹈袭」、「体制不类前人」。 也就是说,在宋代绘画品评中,这些画家做到了自我独创远远大于承袭前人。

其实品评提到周文矩画风,并非只是他个人的「一家之学」,因为他显然受到唐代周昉的影响。【图画见闻志】曾评赞他「尤精仕女,大约体近周昉」 。因此他的画风独创是相对于「不堕吴曹之习」而言的。但毫无疑问,新的风格创造是这些画家的主导方面。

由于宋代的绘画品评有着这样一种艺术背景,不仅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类题材,都具备且较为完善了,而且在每个题材名目下都具有独创风格的画家, 加上当时崇古风气导致许多宋代艺术家大都难以摆脱古人的羁绊。在这种艺术背景下能够有自己独创风格,一定是具有更大的难度的,能够做到稍有风格推进,已属不易。

所以绘画品评家非常珍视这样的风格创新,因此才会采用这样看似夸张的方式去品评。可以说,宋代这一种创新的倾向,被品评家们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 ,让他们注意到宋代画坛在崇古风气下的风格创新意图,从而作出了理论的肯定。

结语

风格是绘画品评中非常重要部分,绘画品评最终的目的,就是揭示出画家风格的独特性,笔墨、造型品评从根本上都是为了说明画家的风格。因此,对宋代绘画品评中画家风格的探究,是帮助探究宋代绘画品评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图画见闻志】

[2]【画史】

[3]【圣朝名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