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儿子不成器,陶渊明写下一首「骂儿诗」,道尽了天下父母的无奈

2024-09-02国风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陶渊明,那个辞官归隐、热爱田园的诗人,竟然也有被家庭琐事困扰的时候。

他的儿子个个不成器,让这位文坛巨匠气得挥笔写下一首 「骂儿诗」 ,将他内心的无奈与失望倾诉在字里行间。身为父亲,陶渊明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落空,也道尽了天下父母的共同心声。

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形,让这位一向以淡泊著称的诗人如此愤慨?在诗句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家庭矛盾和父子之间的情感纠葛?

陶渊明的曲折人生:从贵族子弟到落魄文人

陶渊明生于东晋年间,约公元365年,出身于显赫的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名将,以勇武著称;外祖父孟嘉是东晋名士,以才学闻名;父亲也曾担任过太守,为一方百姓造福。

然而,命运弄人,陶家的辉煌在他父亲这一代开始走下坡路,昔日的荣耀逐渐褪色。年仅8岁,陶渊明就失去了父亲,失去了人生的指路明灯。4年后,12岁的他又遭遇丧母之痛,失去了生命中最后的依靠。

这接连的打击不仅让年幼的陶渊明失去了亲情的庇护,也让他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曾经锦衣玉食的贵族子弟,如今不得不为一日三餐发愁,生活的落差让他深感世事无常。

然而,陶渊明并未被困境击倒,反而激发了他内心的斗志。他天资聪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成为了他在逆境中站稳脚跟的根本。

他勤奋好学,废寝忘食地阅读典籍,博览群书,文采斐然,很快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神童。人们惊叹于他的才华,纷纷赞叹陶家后继有人。

可惜的是,陶渊明生不逢时,时运不济。当时的选官制度采用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出身,个人才华反而被忽视。

虽然陶家曾经显赫,但已经没落,这让陶渊明在仕途上举步维艰,如同一匹千里马被困在狭小的栅栏中。

他不得不四处游历,寻求有力人士的举荐,希望能够入朝为官,一展抱负。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仕途坎坷:陶渊明的宦海浮沉

20岁那年,意气风发的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他满怀抱负,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为国家出力,为百姓谋福。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梦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他倍感失落。

由于家族影响力的衰退,陶渊明很难得到重要职位。他只能屈就于一些地方小官,虽然能够糊口,但远远不能施展他的才华和抱负。

这种处境让陶渊明倍感失落,但他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重用。

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名声,陶渊明先后成为了权臣恒玄的幕僚,后来又担任过刘裕和刘敬宣的参军。

然而,这些大人物看重的只是陶渊明的名声,想要借他来装点门面,并没有真正重用他或为他举荐。陶渊明感到自己像是一件装饰品,而非一个有才华的人才。

就这样,陶渊明在仕途上起起落落,辗转反侧,如同一叶扁舟在汪洋大海中飘摇。他曾多次出仕,又多次辞官。

每一次出仕,他都满怀希望,想要施展抱负;每一次辞官,他都带着失望和无奈。这种反复的经历,让陶渊明对仕途越来越感到心灰意冷,也让他开始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

归隐田园:陶渊明的人生转折

公元405年,40岁左右的陶渊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彻底告别仕途,归隐田园。这个决定的直接导火索是一件被后人称为 "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事件,展现了陶渊明的傲骨和坚持。

当时,陶渊明被迫接受了一个地方小官的职位,为了糊口不得不委屈求全。按照惯例,他需要向上级行跪拜礼,表示恭敬和服从。

然而,骨子里傲骨嶙峋的陶渊明无法接受这种屈辱,他认为这有辱自己的人格。他宁可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也不愿意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委曲求全,屈服于世俗的规则。

这件事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成为了陶渊明人生的转折点。陶渊明终于认清了现实: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这样一个才高志大但又不愿意阿谀奉承的人,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

与其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不如归隐田园,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就这样,陶渊明毅然决然地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亲密相处,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如【归园田居】、【饮酒】等,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歌真挚自然,流露出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

家有熊孩子:陶渊明的教子之痛

虽然陶渊明在田园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但生活中仍有一件事让他深感困扰,甚至夜不能寐:那就是他的五个儿子都不成器,让他操碎了心。

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陶渊明自然希望子孙能够继承家学,光耀门楣,延续陶家的文化传统。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感受到了为人父的艰辛和无奈。

陶渊明的五个儿子,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每个都有让他头疼的缺点。长子陶俨,小名陶舒,16岁了却好吃懒做,整天无所事事,对家务农活避之不及。次子陶俟,小名陶宣,15岁了却对读书毫无兴趣,连四书五经都背不熟,更别说吟诗作对了。

三子陶份(小名陶雍)和四子陶佚(小名陶端)更是让陶渊明头疼,13岁了竟然连基本的数字都分不清,简单的加减法都无法掌握。

最小的儿子陶佟,小名陶通,9岁,虽然相对聪明一些,但却贪玩好吃,难以专心读书,总是被各种游戏和美食分散注意力。

看着这五个不成器的儿子,陶渊明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奈,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问题。他曾经满怀希望地写下【命子】一诗,表达了对儿子们的期许和教诲。

然而,现实却与他的期望相去甚远,让他感到深深的挫败感。这种情况不仅让陶渊明担心家族的未来,也让他开始反思教育的本质和方法。

【责子】:一首流传千古的"骂儿诗"

在对儿子们失望至极的情况下,陶渊明写下了著名的【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这首诗被后人称为 "骂儿诗" ,道尽了天下父母的辛酸与无奈,也展现了陶渊明作为一个文人和父亲的复杂心理。诗中,陶渊明先是感叹自己已经年迈,两鬓斑白,身体每况愈下,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担忧。

接着,他一一数落了五个儿子的缺点:大儿子懒惰无比,无心向学;次子虽有志向但不爱文墨;三子和四子愚笨,连简单的数字都分不清;五子则贪玩好吃,只知道寻找梨子和栗子。

最后,他无奈地表示,如果这就是命运的安排,那么他也只能借酒浇愁了,流露出深深的无力感。

这首诗虽然写于千年之前,但其中所表达的父母心情,却是超越时空的。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都会为孩子的成长操心劳力。

当孩子不争气时,父母的那种失望和无奈,是每个为人父母者都能感同身受的。诗中既有对儿子们的批评,也有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自嘲,显示了陶渊明复杂的心理状态。

正因如此,【责子】一诗才能流传千古,在不同的时代引起人们的共鸣。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千千万万个父母的心声。

这首诗也引发了后人对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等问题的思考,成为了中国文学和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文本。

【——【·结语·】——】

陶渊明的人生充满了起起落落。他出身名门却家道中落,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最终选择归隐田园。

然而,即使在田园生活中,他仍然难逃为人父的烦恼。【责子】一诗不仅表达了他对儿子们的失望,更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

这首诗跨越千年,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足见其所涉及的亲子关系、教育问题等主题具有永恒的价值。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陶渊明传论 【陶渊明集】 【晋书·陶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