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探秘西藏哲蚌寺:藏传佛教的璀璨明珠

2024-09-02国风

哲蚌寺是西藏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位于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拗里,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创建。哲蚌寺不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之一,而且因其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信徒。

哲蚌寺,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原名是吉祥永恒十方尊胜州,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

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 甘丹寺、拉什伦布寺、色拉寺、塔尔寺、拉卜楞寺 并称为格鲁派六大寺院。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

旅|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西藏甘丹寺。

旅|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西藏色拉寺。

旅|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西宁塔尔寺。

旅|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甘南拉卜楞寺。

旅|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西藏扎什伦布寺。

1416年(明永乐十四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的著名弟子绛青曲结·扎西贝丹创建。他以内邬宗本朗喀桑布为施主,在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山坳处兴建了哲蚌寺。嘉央曲杰扎西班丹自任堪布,传授宗喀巴的教法,三年内吸引了2000余名听法僧徒。

1464年,哲蚌寺成立了僧院,开始传授佛教经典。在不断发展中,其规模逐渐扩大,建筑不断增加与完善。

1546年,哲蚌寺迎请第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作为该寺第一个活佛。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执政后,哲蚌寺内建立了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成为西藏地方政治中心,寺内的僧人数量达到7700人。历代的达赖喇嘛都把哲蚌寺作为母寺,使其在格鲁派寺院中享有最高地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哲蚌寺的建筑规模宏大,拥有措钦大殿、四大扎仓(罗赛林、古玛、德阳和阿巴)、甘丹颇章以及众多康村等建筑。到1951年,哲蚌寺实际居住的僧人多达万余人,成为西藏规模最大、僧人最多的寺院群体。

1959年民主改革后,彻底废除了寺庙的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寺庙归还给广大僧俗信众进行宗教活动。1982年,哲蚌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政府也先后拨款对寺庙进行维修,使其成为国内外佛教徒和游客朝拜观光的佛教圣地。目前,哲蚌寺有900余名僧众。

哲蚌寺的建筑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

整个寺院依山势逐级修建佛殿经堂,群楼耸立,层次错落有致,规模宏大。各个建筑之间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大殿和主要经堂均覆以金顶,加有法轮、宝幢等装饰,多姿多彩的装饰与高耸林立的殿堂楼宇交相辉映,巧妙地形成藏传佛教寺院奇特庄严且富丽堂皇的景象。

寺院主要由措钦大殿、四大扎仓和甘丹颇章等部分组成,哲蚌寺建筑结构严密,殿宇相接、群楼层叠,每个建筑单位基本上分为三个地平层次,即落院、经堂和佛殿,形成由大门到佛殿逐层升高的格局,强调和突出了佛殿的尊贵地位。

哲蚌寺内珍藏着大量的佛教经典、佛像、唐卡、法器、供器和壁画等文物。其中,措钦大殿内供奉的广殊菩萨和大白伞盖佛母像,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四大扎仓内的经堂和佛殿也供奉着众多的佛像和文物。此外,寺内还保存有大量的藏族古代文献和经籍。

哲蚌寺在佛学教育方面有着卓越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寺内设有四大扎仓,即罗赛林、古玛、德阳和阿巴扎仓。这些扎仓是哲蚌寺主要的学经单位和管理机构,也被称为「经学院」。每个扎仓都有严格的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

在教学内容上,涵盖了显宗、密宗等诸多佛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教义讲解。学僧们在这里系统地学习佛教哲学、历史、文法、修辞、逻辑等知识,通过辩经等方式深入探讨佛法奥义,培养严谨的思维和深刻的领悟能力。

教学过程由资深的堪布(主持教学的高僧)和经师指导,他们以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修行经验,引领学僧们在佛法的海洋中探索前行。

哲蚌寺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佛学人才,他们在传承和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推动佛教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哲蚌寺的佛学教育也对周边地区乃至整个藏传佛教文化圈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参观哲蚌寺时,要尊重佛教文化和习俗,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向旋转;对于喇嘛随身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切记不得动手摸。哲蚌寺内的辩经场是僧人们进行辩经活动的场所,游客在参观时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或干扰僧人们的辩经活动。

哲蚌寺不仅是一座宗教圣地,也是西藏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无论是对于佛教信徒还是旅游爱好者来说,哲蚌寺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藏传佛教的深厚文化氛围,同时欣赏到西藏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建筑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