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原创 -
芍药自古就被拿来与牡丹做比较,因为它与牡丹长得十分相似。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姿,被称为百花之王,芍药就被称为花中宰相。
它们都是花中贵族。古人早已为它们排好了次序,牡丹芍药皆为花中上品,并称「花中二绝」,牡丹排第一,芍药排第二。
然而清代的李渔,对芍药屈居花相感到不平,他说:「芍药与牡丹媲美,前人署牡丹以「花王」,署芍药以「花相」,冤哉!」
中国在先秦时期,人们分不清芍药牡丹,将它们统称为芍药。
「芍药著于三代之际,风雅所流咏也。」
夏商周时期,世人皆知芍药,而不知牡丹。
到了秦汉时期,人们才开始发现它们的区别,还借了「木芍药」的名字来区分它们。
而牡丹脱离芍药,逐渐成为大众追捧的对象,据说与女皇武则天有很大的关系。
宋代的王禹偁,是个诗人兼散文家,他写过一首【芍药诗】:
「牡丹落尽正凄凉,红药开时醉一场。」
王禹偁在【芍药诗并序】中写道:「然自天后以来,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矣。」
武则天的老家在今天的山西文水县,盛产牡丹。武则天进宫后对家乡的牡丹十分思念,于是命人将牡丹移植到宫廷内,从此牡丹的名声渐渐地大了起来。
唐代诗人刘禹锡写过一首著名的【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首诗用了一拉一踩的对比方式,牡丹从此国色天香,芍药却成了「妖无格」,我也替芍药感到不平。
但也由此可见此时的牡丹,风头已经完全盖过芍药,成为了百花之王。
其实牡丹和芍药,都属于芍药科,芍药属,是一对姐妹花,但它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首先,芍药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枝茎柔软。冬天的时候,地上部分完全枯死,但草死根不死,新芽则在地下休眠。春天的时候,新芽会从土里破土而出,长成新的枝干。
牡丹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枝茎坚挺。冬天的时候,地上的木质化枝干会落叶但并不枯死,而新芽则保存在枝干上越冬。春天的时候,新芽从老枝上萌发出来,长成新的枝干。
芍药的英文名是「peony」,牡丹的英文名是「tree peony」,区别一目了然。
另外,可以从花期上判断,牡丹花期在清明之后,芍药花期在四月下旬,一前一后,两者的花期正好接上。这也是很多园林里,将牡丹芍药种在一起的原因,这样在花期上可以不间断赏花,牡丹刚谢,芍药就开。从春末过渡到初夏,都有花可赏。
还有可以从叶片形态上来分辨它们。牡丹的小叶是三爪裂开,而芍药的叶片是长条形的完整叶片。
也可以从花型的大小来区分它们,芍药的花型略微小一点,牡丹的花型大如圆盘。
但是现在,牡丹和芍药都经过了长期的大量的嫁接杂交,培育出繁多的新品种,使得它们的某些原始的性质状态都发生了变化,比如,许多现代芍药的枝干也能长得十分坚硬如木质一样,花期上牡丹也有晚花型和芍药同期开放,牡丹叶片也会有不分裂的情况,等等。所以判断牡丹和芍药的金标准,还是看冬天时地上部分的枝干是否会全部枯死。
芍药的野生种,全部为单瓣型,花色以白色和粉色居多。
经过上千年的栽培和选育,才出现了更加受大众欢迎的重瓣型芍药。
在上海,我知道看芍药最美最齐全的地方是松江的辰山植物园,这里的芍药园占地1.5公顷,品种据说有300多种,名字太多了记不住。这里除了有单瓣的原生芍药以外,还有很多从欧美进口的杂交芍药,颜色有纯白,粉红,紫红,明黄,大红,珊瑚红等等,美仑美奂,令人目不暇接。
芍药的花期可以延续到五月底,等天气逐渐炎热起来,芍药就无花可看了。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接下来的五月,便是芍药盛放的世界。
- 图文原创,请勿抄袭搬运 -
注:本文图片全是芍药,拍摄于辰山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