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元*釉里红鱼藻纹描金碗

2024-03-10国风

两簇草

两条鱼

定格在瓷上

岁月将忧伤写进碗里

绿绿的水藻

按捺不住鱼的喜悦

嬉戏着

穿越古今

血染山河

马蹄声碎

战火煎熬着鼓钉

与号角共鸣

那斑驳的描金线

缠绕着黄粱美梦

长久的梦

谁能续

弓可否

雕无踪

七百年的风雨兼程

步入了我的梦

那碗中的花开了

开在了盛世

——叶子

此元•釉里红鱼藻纹描金碗,口径:7CM,底足:5.2CM,高:6CM。碗内沿一圈点绘鼓钉,碗内中心点缀折枝菊花,外壁绘画几束水藻,几只蝌蚪,一尾鲤,一尾鳜,各迎一鲂,品种稍异,丰鱼相对,畅游水藻之间,悠然自得。

庄周云:「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物我两忘,将鱼人格化,这种借物寓情,抒发胸臆,寄托自己的情怀,来向往天人合一的精神自由。

釉里红瓷器制作工艺,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于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入窑中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因红色花纹在釉下,故称釉里红瓷。

釉里红是以铜红料为呈色剂,铜红釉在烧造技术上难度很大,正常显色不仅与彩料中的铜含量和基釉的成分有关,而且对烧造的气氛和窑温的要求都非常高,配方和烧成条件的任何细小变化都会导致色调不正,因此,发色纯正的釉里红瓷器很少见,多呈比较淡的红色或偏灰的红色,有的甚至呈暗红黑色。呈色极不稳定是釉里红特色的佐证。

此元•釉里红鱼藻纹描金碗,碗外壁绘二条首尾相连的鳜鱼与鲤鱼。鱼,余谐音被汉民族赋予吉祥如意的寓意。「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吉祥与喜庆。绘两条鲶鱼,首尾相连,寓意「 年年(鲶)有(鱼)」;游鱼与莲花组合,寓意「 连连(莲)有余(鱼)」;鳜鱼和牡丹组合,寓意「 富(牡丹)贵(鳜)有余(鱼)」;鱼与戟,磐的图案称为「 吉(戟)庆(磬)有余(鱼)」;童子嬉戏于养金鱼的水塘边,寓意「 金玉(金鱼)满堂(塘)」。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富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瓷器上「描金」装饰工艺,为北宋时期定窑首创,有白釉描金;黑釉描金;酱色釉描金等技法。元代景德镇窑继承了北宋绘画装饰烧造工艺,并发扬光大,生产出蓝釉描金:红釉描金。此元•釉里红鱼藻纹描金碗,外壁鱼纹及碗心折枝菊花纹,以金彩勾勒描绘,金彩虽已剥落,但纹饰金彩依稀可辨。

釉里红瓷器可以通过微观清楚的观察到,釉层表面会生长出各种化学元素化合而成的水土沁斑,或呈晶莹剔透和半透明状的白色,灰白色或者白中泛黄的土锈花结晶体。

这些土锈花结晶,呈不规则而细小的斑点或斑块,甚至有些釉面上会产生半透明微细晶粒组成的烟雾状,菊瓣状,行云流水状,水晶状,雪花状,毫毛,纤维性网状纹等多种美不胜收的图案,观之,令人浮想联翩,沉醉其中,意犹未尽。

麻仓土作为景德镇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一直是景德镇制瓷工匠的骄傲,由瓷石的一元配方,发展成为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是景德镇工匠的伟大创举,凭着二元配方就能烧制出质地优良,如玉般白中泛青,晶莹润泽的瓷器。

孔齐【至正直记】(序1363年)记载专为宫廷需要而制作的瓷器:「饶州御土,其色白如粉垩,每岁差官监造器皿以贡,谓之御土窑,烧罢即封土,不敢私也。或有贡余土,作盘盂碗碟壶注杯盏之类,白而莹,色可爱。底色未着油药处,犹如白粉。甚雅薄,难爱护,世亦难得佳者。今货者皆别土也,虽白而垩口耳。」

此元•釉里红鱼藻纹描金碗,与历朝历代各时期的同类瓷器类比,并检索全世界收藏机构出版的资料,各大博物院,博物馆及各拍卖公司历来拍卖记录,无一件此类藏品,因而,此藏品目前仅为孤品,且弥足珍贵。不仅填补了元•釉里红鱼藻纹描金碗的空白,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文物收藏,学术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

——叶子珍藏

2024年2月22日于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