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清明祭祖将至,五十多年不知高祖父名号,从‘字辈’文化说起

2024-03-27国风

人的辈分从我算起,上序依次为:父、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在我老家,村里人起名字传承的是‘字辈’文化,即按辈分排好的字起名,同一辈人姓名中间的那个字是相同的,至于中间那个字大概是鼻祖或远祖时就定好的,后辈人的名字里只有最后一个字是可以发挥的。

我家没有传下来的家谱,村里健在的那些80岁以上的老人,也基本理不清这些关系。喜欢探索人生来路的我,使劲追寻,也仅仅查到了我的曾祖辈。

高祖叫啥?兄弟几个,无法考证,更不用说再往上的天祖、烈祖、太祖了。

曾祖那一代是兄弟四人,依照排序为‘大’字辈,分别叫大福、大禄、大祯、大祥,尾字构成一个成语:福禄祯祥。由此可以看出,我的高祖还是有点文化水平的。

‘祖辈’即我爷爷那一代为‘义’字辈。

由于我曾祖辈为兄弟四人,所以义字辈分支就多了,且纵跨新旧两个社会。因为穷,利益纷争时有发生,家族内部多不团结,有的甚至成了仇人。

父辈那一代为‘元’字辈,

仍沿续着‘不出五伏皆是亲’的传统习俗。族内的仍保留着过年过节给长辈们送碗饭,谁家有事相互帮忙,一起祭祖等内容。

‘我辈’这一代为‘忠’字辈,是‘字辈’文化衰落的一代。上世纪80年代以后:起名的‘ 字辈’规矩被个性化命名法取代了;人口流动及城镇化,逢年过节给族中长者送饭的习俗也淡化了;互助帮忙也被市场化成劳务结算了,仅保留着一点,那就是上坟祭祖,还是因为我们一辈人的爷爷辈埋在祖坟里,村里又讲究不上两次坟的习俗。

时代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字辈’命名方式,已在不少地方退出传承习俗,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命名法,但 西方哲学认识自己不可避免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和「我要到哪里去」以及中国文化非常强调的「终始」,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由终及始’,追思祖宗、勿忘先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