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蜀道有多难?山色有多佳?这幅图让你感受蜀地天险

2024-04-16国风

自古以来,秦、蜀被高山峻岭阻挡,李白诗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就是翻越秦岭、巴山入蜀的道路。据险一方的蜀地,因其天险成为唐玄宗躲避安史之乱的目的地。

清 袁耀 【蜀栈行旅图】

乾隆时期画家袁耀,他的作品多以古代诗词、历史故事为题。他所画的【蜀栈行旅图】更是让人联想到唐玄宗避难入蜀的这一历史戏剧。

中原许多官宦和士人也都追随唐玄宗,纷纷避难来到蜀地。在这支流亡队伍中,还有诗人杜甫。759年,杜甫从陇南入蜀,带着一家老小向成都进发。蜀路艰难、思念故乡再加忧国忧民使得杜甫一度无法前行,当他经过五盘岭时,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但诗的开头杜甫先夸起了五盘岭山色。

「五盘虽云险,山色佳有馀。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五盘】

蜿蜒向上的栈道

杜甫站在五盘岭,从他的视角过去,栈道在上,江河在下。站在高山峻岭中,诗人仰望栈道,道路变得细小。俯观江河,河中倒映的树木也显得稀疏。此地偏僻,就连捕鱼的工具也没有。都说水清无鱼,但这里水清鱼也很多。仔细看袁耀的这幅图,你会感觉到杜甫诗中所描写的场景。

峻岭下的江河与樵夫

栈道是悬崖上凌空而设的窄路,通过凿孔、设木桩、铺木板而建成。【蜀栈行旅图】的最右侧有一位挑着柴的农夫,他就是杜甫诗中所说的「野人」,也许就隐居在这深山附近。这里正如杜甫所说的「野人半巢居」,远离外面的战乱。

高耸的吊桥

有的栈道是架空在两座悬崖之间的,高耸的吊桥连着被峡谷分隔的山峰。行旅人骑着驴马,拉着行李和货物走在吊桥,这场景简直让人心惊胆战。难怪李白都说,此时仰头就能触摸到星辰,紧张得透不过气来了。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却只能长吁短叹。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画家袁耀是扬州人,他和叔叔袁江并称「二袁」,两人都擅长画山水、楼阁界画,闻名于清朝画史。「二袁」的作品中,很少有像【蜀栈行旅图】这样规模宏大的连续构图,尤其是叔叔袁江的画作多为条屏、竖轴,而行旅图尺寸则有187 x 256.5 cm。

时隐时现的行旅者

袁耀的画作有一个特点,他作画时注意画面起伏的变化和虚实的对应,当观者视线会随着景物上下移动时,会有「时断时续,时放时收」的动感和韵律,这些特点在这幅行旅图都有所体现。

走在平缓栈道的行旅者

从画的左侧开始,能明显看到几个行旅者走在栈道上,不过几步路就被悬崖边上茂密的树枝所遮掩,只能见到部分。继续往右边,视线被一块巨石完全遮挡。接着又能看到一条通向驿站或是食馆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宽敞。

通向驿站的宽敞栈道

画家还通过不同的场景给人一种时放时收的感觉,比如平缓的栈道与高耸的桥梁的对比。再比如食馆里面有几桌正在吃饭的旅行者,他们一边喝茶,一边还能望见下面流动的江水。这是行人歇息的场景,这是「放松」的感觉。

同时又能看到赶路的行人,沿着陡峭的山坡蜿蜒而行。画家描绘出他们跨越山区地形的吃力感,这是「紧张」的感觉。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送友人入蜀】

在陡峭的山坡上赶路的行人

「二袁」曾受扬州的山西盐商的聘请到山西作画多年,所以作品在北方流传的较多。明清时期,由于盐商具有垄断权,扬州一带的盐商极其富有,且奢靡达到了顶峰。「二袁」的画作多是装饰这些富有的盐商的住宅,还有王侯贵族们的家,因而画作都较为大幅和精美。

【蜀栈行旅图】局部

【蜀栈行旅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