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周维新回忆父亲周铁衡,风格传承齐白石自出面貌,少白汤发周发布

2024-04-09国风

世上曾有齐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间。

若问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处!

05:18

各位藏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请时任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中国齐白石书画院院长、清华美院客座教授、网易集团官方形象代言人、特邀教研主任、北京画院及荣宝斋签约画家,齐白石书画大数据鉴定专家、上海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白石山堂文化传媒的首席运营官-汤发周先生曾听他师父齐白石弟子周铁衡的儿子-周维新这样说道:父亲周铁衡先生的艺术圆融诗书画印,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画家的理想范式,同时又融合西方文化影响,成一家之面貌,其艺术人生于今日依然有启迪作用。

在诗文方面,周铁衡先生以为诗文旷达与否,作为量化文人的重要标志。故诗求清奇、峻逸,用心于「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认为这是跻身文人画家行列的必修课程,也是成为一个文人画家的看家本领。周铁衡自幼便有文名,在其父的影响下诗与文无不畅达。后来遇到齐白石老人请教时,就曾做【咏蜻蜓】:「玛瑙翻飞翅,铿锵似琅[gf]7395[/gf]。」白石老人曾言及铁衡先生时评价其:「与李长吉(李贺)至今敲瘦骨,尤自带铜声类似。李长吉是鬼才,学之要慎之又慎」。周铁衡的诗,多为题画之用,瑰谲浪漫,甚至有些诘屈、幽峭,欲论其诗,在与其同侪现代画家之中,也可当居前列。

周铁衡于家中为后辈传授心得

在书法方面,民国之际碑学大兴,文人无人不崇碑。周铁衡先生开蒙时所授笔势为赵董,及长时,风标所向为碑学盛炽,受时势影响亦时有借鉴。

自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受东北化部邀聘担任东北文物管理处顾问,期间得【元佑墓志】【元勰妃李媛华墓志】【元篡墓志】【元寿安墓志】【元悌墓志】【元略墓志】等十余种北魏墓志搨本。格外钟爱,并广搜魏碑精致搨本,临习寒暑不辍。周铁衡先生以自己对魏碑的体验与视角,去构筑自我碑学语言。

他肆力于文人画内在的密切联系,对书法的严苛,以能与其画幅相协调为审美取向。故他的行书以魏碑兼篆籀之用笔,而结体以明人之法。此外,因其父曾经科举,故周铁衡亦精擅小楷。由其所著【半聋楼谈画】【清泉轶录】【妇科抉微】【东窑考】等可见,皆为蝇头小楷工录,其用功之勤,不亚于唐之经生。

周铁衡为友人示范作画之法

在绘画方面,周铁衡先生的绘画技法与的书法的一致性是典型的,其绘画奠基于他的书法基础之上。正如他曾说「画法关通书法律」「直从书法演画法」,此两句经典出自石涛与吴缶老,也体现出他的绘画审美标准,以文人与金石之气相融合,自然生发出一种沉郁勃雄、快意淋漓的气概。其早年的作画,半工半写,还带有板刻习气。自五十岁时,已臻化妙境,由淡逸直入浑穆。由传统文人画的淡逸之境,而一变为个性张扬的雄逸之势,这与董其昌南宗文人画所强调的「逸」「淡」已经对立了。其画中题材不与古人雷同,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姿态不同凡响;构图或紧密繁复还是精节孤俭,创造性的用笔打破了各种繁杂技法程序的遵循,而是代之以典型的书写性用笔。笔墨纵横,超形入神,设色重彩淡墨,无不得心应手。

周铁衡与同道交流绘艺

在篆刻方面,周铁衡治印先从师于陆小轩先生,由汉印入手,继之以浙、皖。自入白石老人师门则以老人篆刻之法为规臬。同时,亦不仅仅以白石翁之印风束缚手脚,正如其自言为缶老私淑弟子,其篆刻亦是博采众长而自出面貌。经年累月的不懈追求与探索,使其在篆刻上成就斐然,正如齐白石对其的评价「刻印者能变化而成大家,得天趣之浑成,别开蹊径而不失古碑之刻法,从来惟有赵挥叔(赵之谦)一人」。

齐白石为周铁衡所刻「木匠徒弟」局部

由此可见,周铁衡将其学养融入其书、画、诗、文、印之中,其中国书画之笔墨结合至为紧密,从不用排笔、水彩笔、毛刷之类非毛笔绘画工具。状写简约、概括,皆从书法中来,笔法变幻莫测,有神助焉。

其画多以吴昌硕之篆籀笔意入画,则多厚与拙,重在「写」和金石气,又吸取白石老人以分劈之天发神谶笔法入画,得老辣清峻之形神。正如周铁衡论述自己绘画用笔时说所的:「予多师青藤之草笔、冬心之刷笔、缶老之籀笔、齐师分劈之笔,再师造化之神情也」。这也正体现出其大写意花鸟不同于前人、亦不同于今人之处。(本文图片素材选自:齐良芷眼中的齐白石、齐白石书画院、齐白石传人书画网)

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 主讲人:汤发周

甲辰年 【龙年】编撰于华东上海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