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Sol LeWitt / 索尔·勒维特

2024-04-09国风

1967年,美国艺术家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在Artforum上发表了题为「Paragraphs on Conceptual Art」的观念艺术文章,确立理念高于执行的创作逻辑,并通过概念化的语言弥合了极简主义与观念艺术之间的鸿沟,为艺术注入实体化、非物质化的内涵。

索尔·勒维特出生于一个犹太移民家庭,自本科毕业后,他便动身前往欧洲旅游,遍览各地的大师画作,并在回到美国后进入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学习。1960年代,索尔·勒维特因其素描和雕塑作品而在艺术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参与并成为了观念艺术和极简主义艺术的创始人之一。

虽然索尔·勒维特被认为是1960年代重要的极简艺术家之一,但他却对其存在性持有否定态度,他认为此前的极简主义作品局限于形式方面的探索,相较于独立的艺术派系,极简主义更像是促成艺术表达的一种特定手法和出发点,最终导向不同的理念成果。

在达达主义和杜尚美学盛行的时期,以感性、无秩序性的自我表达为基础的激流派提出了观念艺术的新主张,逐步形成了早期观念艺术的雏形。受到Ad Reinhardt、Robert Smithson等几位艺术家的影响,索尔·勒维特尝试以更为文学化的方式建立其概念系统,并利用极简主义的线条和块面诠释高于作品本身的概念。

于索尔·勒维特而言,创作本身不应受到固有思维和目的性的束缚,只要摆脱内在逻辑的局限性,那么每堵墙都可以是一扇门,艺术也同样可以被当做故事来阅读和体验,从而成为非物质化的实体,以更普遍但也更重要的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

在索尔·勒维特的早期作品中,壁画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种从建筑领域延伸出来的「空间艺术」和其他大地艺术及公共艺术十分相似,不仅可以避免作品陷入拍卖销售等商业化的恶性竞争,同时也能降低艺术思想传播的门槛,使观众的艺术体验成为创作的一环。

此外,索尔·勒维特也在尝试改变艺术家在作品中的参与程度,于1975年展示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中的壁画Wall Drawing #260虽由他指导完成,但真正的绘制工作却经手了多个团队与艺术爱好者,从侧面诠释观念理论对于创作的主导性作用。

以此为出发点,空间几乎贯穿了索尔·勒维特的所有作品,他将雕塑一类的三维实体称为「结构」,注重「创作」与「设计」的叠合性。即便是壁画等看似平面的作品,也可通过视觉的连续性和几何结构的复杂形式呼应空间,将作为背景的场所转变为艺术的变量元素,突破其功能与参与性。

这种线与线之间的对话展现了规则与不规则之间的博弈关系,并通过对立元素的统一化呈现出感性的理性思维,将作品的重心聚焦于表面、体积以及空间三个互相关联的基点,使一切表达元素都能恰好到处地保持平衡,实现索尔·勒维特所追求的创作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