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悲秋之祖宋玉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后,悲秋之风便开始兴起,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都是经典的例证。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诗人一见到秋天便心生愁绪,当看到秋日里的静美落叶,澄澈明月,诗人们也会感到心生闲适欣喜之感。
第一首:唐代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感悟:
虽然逢秋便悲已为常态,但显然刘禹锡并不这么觉得。他认为这秋天比万紫千红的春天还要美好。那到底美好在哪些地方呢?
诗人并没有过多渲染秋日的唯美景色,只是用万里晴空中自由飞翔的白鹤,来表达秋日景色的生机与活力。
如此富有生命力的秋日之景,愉悦了诗人的心情,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于是他拿起执笔写下这首诗。
根据史料记载,写这首诗的时候,刘禹锡三十多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但是不幸被贬为朗州司马,也就是现在的湖南常德,刚开始他的心里肯定是不好受的。
但是他并没有过多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反而是在平淡的日子发现一些美好的事情,不让自己被负能量裹挟。
也正因为有如此强大的内心,刘禹锡才能写出诸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充满正能量的诗句。
第二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感悟:
初学这首诗,还是十多岁,如今再次读,已是30+。相较于后来学的【观刈麦】【琵琶行】【长恨歌】等诗,白居易的这首【暮江吟】内容更简短,基调更惬意。
前两句中,诗人描绘的是一幅静美的暮江秋景图。
夕阳西下,晚霞寂静地照在江面之上,染红了一半江水,而没有映照的地方,则呈现出碧绿色,此时微风拂面,令人沉醉。
其中的这个「铺」字,将夕阳即将隐没在远山之中,接近地平线时的柔美之态勾勒出来,着实惊艳!
后两句写的是夜色降临后的月色。诗人将将秋日的清露比作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在月光的照亮下更显几分圆润透亮,而那天上的新月,像是一把精致的弯弓,悬挂在远空之上,为深蓝的夜空增添一分亮色。
见到此番静美之景,诗人不由得生出怜爱之意,于是又即兴赋诗一首……
第三首:唐代戎昱的【戏题秋月】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近来数夜飞霜重,只畏娑婆树叶凋。
感悟:
自古以来,诗人们就喜欢将春与秋拿来对比,与刘禹锡的这一句「我言秋日胜春朝」相似,在诗人戎昱看来,秋天的月色之美,已然胜过一刻值千金的春宵。
与万紫千红,喧闹繁华的春日相比,秋天显得有些寂寥,月亮似乎更加的明净,让人倍感静谧,但这种静美正是它的独特之处。
第四首:南宋姜夔的【平甫见招不欲往】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感悟:
姜夔的这首推辞之作,读着读着觉得还蛮有意思的。
朋友邀请自己赴宴把酒言欢,然而自己不想去,应该找什么理由呢?
他看了看窗前的雨,于是灵机一动,回复朋友说:
人生在世,难得遇到这样消暑的秋日清凉雨,自然要在家好好欣赏,睡个好觉。
如果是真朋友,自会明白他为何推辞赴约,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第五首:唐代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感悟:
杜牧的写景诗,自是一绝,不必说那脍炙人口的【江南春】。也不必说那名垂千古的「青山隐隐水迢迢」,只说这广为流传的【山行】,句句有亮点,不可谓不经典。
首句以「远上寒山」二字表达路途之辛苦,次句以「白云生处」展示山居所在位置之高远。第三句的一个「晚」字,既是时间到了傍晚,也是说自己因被这红艳的枫叶所吸引,久久不能离去。
尾句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则与首句相呼应,秋日寒山,天气骤凉,霜露覆盖着的枫叶,色泽更显鲜艳,竟比二月之花还要红上几分!
如此才情,也难怪会与李商隐一道,被人称之为晚唐诗坛最璀璨的双子星之一。
第六首:宋代杨万里的【秋凉晚步】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感悟:
杨万里的诗,多清新自然,读起来惬意舒适,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时期的美好时光。
当秋天到了,风飒飒,雨萧萧,天地之间瞬间变得起清冷起来,见到此番景致的人们也易于陷入悲凉的情绪中。
然而,童心未泯的诗人却说,此时暑气消去,凉风阵阵,有些许寒意,这不正是最宜人的季节吗?
虽然说现在池塘里的荷花都已经凋零,但仔细看去,会发现还有一些如铜钱大小的荷叶,正在悄悄长大。
由此可见,秋天并非只有悲凉的一面,也有可爱的一面。
第七首:唐代林逋的【咏秋江】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
感悟:
传闻,他常年隐居在西子湖畔,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过着十分清淡的生活。因此,笔下的诗,也多有有隐逸之风,闲适之感,本诗亦如此。
全诗俨然一幅静谧的雨后秋色江景图,那在沙滩上悠闲地打着盹的鹭鸶,被秋雨冲洗后的洁白芦花,渔船上徐徐升起的炊烟,无不在诉说着诗人此时心中的宁静。
「最爱」两个字,更是将诗人此时隐居时的舒适心情一览无余。
第八首:唐代白居易的【秋雨夜眠】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感悟:
秋日的夜雨断断续续的,又带着阵阵寒意,自然是易于惹人心烦,然而这样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诗人白居易却十分欢喜。
告别了夏日的喧嚣与浮躁,秋天的雨,断断续续的,夹带着几分凉意。
在这样雨意绵绵的夜晚,静静地听着秋风瑟瑟的声音,诗人倍感安静自在,伴随着悦耳的雨声,渐渐进入梦乡。
一觉醒来,抬头看,雨停风止,又是一片晴空,低头看,台阶上落满了殷红的枫叶。
岁月之静美,大抵就是如此吧!
第九首:唐代韦庄的【三堂东湖作】
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
景动新桥横螮蝀,岸铺芳草睡鵁鶄。
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
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
感悟:
韦庄的这首诗,连用多个比喻,勾勒出的是一幅清新秀丽的秋日湖光图。
在诗人笔下,夜幕降临时,那湖上的桥宛若彩虹,菱花铺成的水面犹如明镜。月亮的倒影落入湖中恰似「静影沉璧」,青山的倒影映在水中像是一朵朵盛开的莲花。
如此美景,已是让人醉心不已,那朦胧暮雨时的声声蛙啼,更是触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第十首:唐代刘禹锡的【秋词】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感悟:
事实上在被贬期间,刘禹锡还写了另外一首秋词,也非常不错。
在这首诗中,诗人再次将秋天与春日对比,认为相较于春日的繁华浓艳,易于令人轻浮若狂,秋日的清澈澄净更让人心灵平静。
诗人眼中的秋天,山是清晰的,水是明净的,夜里的霜也别具特色,眼中的树有深红有浅黄,虽然不是色彩斑斓,倒也没有单调乏味,而是有着清雅闲淡的君子气韵。
时光的齿轮转个不停,恍惚间便是夏去秋来,古人常说,「春华秋实」,秋天是叶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金秋时节,愿夏天的所有遗憾,都能被秋风温柔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