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不读苏轼,不知豪迈;深读苏轼,方知人生竟如此洒脱

2024-09-04国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开篇十三个字,犹如一道惊雷,在千年文学长河中轰然炸响。苏东坡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是中国古典词坛上的一座巍峨高峰,一开篇就惊艳了世人千年。

说起苏轼,那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人物。他不仅是个文坛巨擘,更是个生活中的多面手。写诗作词、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不说,还是个美食家。据说他发明的「东坡肉」至今还是很多人的心头好。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又热爱生活的人,他的作品自然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当时的他,正值人生低谷。但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下,他写出了这样一首气势恢宏、意境深远的作品,着实让人佩服。

我们先一起来品读下这首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的开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仿佛一笔就勾勒出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长江滚滚东流,冲刷着岸边的一切,也冲刷着历史的烟尘。

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都被时间的长河所淘尽。这开头不禁让人想起了杜甫的「国破山河在」,都是在感叹历史的沧桑巨变。

苏轼站在赤壁之上,目睹滔滔江水东去,心中必定百感交集。他可能在想:那些曾经名垂青史的风流人物,如今安在?他们的功名利禄,他们的荣华富贵,是否也如这江水一般,被时间冲刷得一干二净?而此刻的自己,又将何去何从?

接下来,苏轼笔锋一转,将目光聚焦到了赤壁古战场。「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里的「周郎」指的就是三国时期的周瑜。周瑜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

苏轼站在这片古战场上,仿佛看到了当年周瑜指挥若定的英姿。他或许在想:若是自己也能有这样的机会,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该有多好?但转念一想,即便是周瑜这样的英雄人物,最终不也成了历史的尘埃吗?

紧接着,苏轼用了极其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读到这里,仿佛能听到江水拍岸的轰鸣,看到浪花飞溅的壮观景象。这种描写不仅让人身临其境,更是暗示了当年赤壁之战的惊心动魄。

苏轼的笔下,赤壁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舞台,上演着历史的悲欢离合。那乱石穿空,是否就像当年战火纷飞的场景?那惊涛拍岸,是否就像当年兵戈相见的声势?那千堆雪,是否就像当年战船焚烧的烈焰?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句话既是对眼前景色的赞叹,也是对历史英雄的追思。山河依旧,但曾经叱咤风云的豪杰们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苏轼在此处必定有所感慨:这大好河山,曾经孕育了多少英雄豪杰?而今,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成为一代伟人?

下片开始,苏轼的笔触变得更加细腻。「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这里的「公瑾」就是周瑜的字。苏轼用几笔就勾勒出了一个风度翩翩、意气风发的青年将领形象。「小乔初嫁了」这一笔更是妙不可言,既点出了周瑜的风流,又暗示了他正值青春年少。

在描绘周瑜的同时,苏轼的内心可能也在进行着自我比较。他或许在想:周瑜当年也不过二十出头,就已经位居高位,娶得佳人。而自己虽然才华横溢,却屡屡受挫,如今已近不惑之年,却还在为仕途奔波。这种强烈的对比,必定让苏轼感到一丝落寞。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几句描绘的是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的从容自若。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击败了曹操的百万大军。这种气度,这种才华,不正是苏轼心中理想的英雄形象吗?

苏轼在描绘周瑜的同时,内心可能也在进行着某种自我投射。他或许在想:如果给自己一个机会,是否也能像周瑜一样,在谈笑间就扭转乾坤?但现实是,他正被贬谪在偏远的黄州,离权力中心越来越远。这种强烈的反差,必定让苏轼感到一丝无奈。

然而,英雄终究会老去,盛世终究会衰落。「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在此流露出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他虽然才华横溢,却屡屡遭受打击,被贬谪到偏远的黄州。相比于周瑜的意气风发,他感到自己似乎未老先衰。

这几句话中,我们仿佛能看到苏轼站在赤壁之上,望着滔滔江水,心中五味杂陈的样子。他可能在想:周瑜当年在这里建功立业,而今天的我,却只能在这里凭吊古迹。那些曾经的荣耀,那些曾经的抱负,是否也如这江水一般,一去不复返了?

但苏轼并没有在悲伤中沉沦。最后两句「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人生不过是一场大梦,何必太过介怀?不如举杯对月,与古今英雄对饮,这才是真性情。

这最后两句,可以说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它不仅展现了苏轼的豁达与洒脱,更是体现了他对人生、对历史的深刻洞察。苏轼似乎在说:既然一切都如梦幻泡影,那么何必太过执着于功名利禄?不如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美好。

这首词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气势恢宏的画面感,更在于苏轼所展现的那种豁达与超然。他虽身处逆境,却能以如此开阔的胸襟看待人生与历史,这种境界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当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大江东去」是拟人,将江水人格化;「卷起千堆雪」是比喻,将浪花比作雪;「樯橹灰飞烟灭」是夸张,形容战争的激烈。这些修辞的运用,使得整首词生动形象,富有美感。

这首词既是一首怀古之作,又是一首自我抒怀之作。苏轼借对古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待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它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更在思想上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遇,都要保持一颗向上的心。就像苏轼在词中所展现的那样,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在当今社会中最需要的。

回想起来,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也如同一场大梦吗?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或许会感到迷茫、焦虑,但如果能像苏轼这样,以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想要放弃。但是,当我们读到苏轼的这首词,是否能够从中汲取力量?是否能够像苏轼一样,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在困难面前保持坚强?

让我们记住苏轼的这句话:「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生命短暂如梦,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出精彩。让我们像苏轼一样,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让我们举起生命之杯,敬那滚滚东去的长江,敬那千古风流人物,更敬我们自己的人生!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没有机会像苏轼那样站在赤壁之上,望着滔滔江水发出感慨。但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体会苏轼的豁达与洒脱。

当我们面对困难时,不妨想想苏轼;当我们感到迷茫时,不妨读读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智慧。

文章末子,让我们再次回味这首词的开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时光如水,终将冲刷一切。但真正的精神财富,却能够永远留存。就像这首词一样,千年过去了,它依然能够打动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思考。

这,或许就是文学的魅力,也是人生的真谛。

欢迎评论区留言,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