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书房,文人灵魂的归所

2024-04-23国风

世人皆向往桃花源,于文人来说,若真有世外桃源,那一定是书房。

清寂幽深的中式庭院,花木掩映,浓阴匝地。或有竹翠偎粉墙,或有松亭亭如盖,或有梅疏影横斜,或有菊黄染篱落,或有兰淡雅如君子……

庭院是书房的外衣。未进书房,漫步庭院,主人的心性便可见一二。

@小小影月

【红楼梦】中,贾政等人来至潇湘馆,但见粉垣迤逦,游廊曲折,到处都是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翠竹,另有芭蕉、梨花点缀,一派清雅幽静。

在贾政看来,此处俨然理想的文人书斋,不禁叹道:「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面对如此绝尘脱俗的意味,宝玉题诗:「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此意境,正与黛玉的出尘气质相契。

宝钗的蘅芜苑则是另一番光景:进门便是一座插天玲珑大石,绕石入内,但见瓦舍清凉旷朗,园内多山石异草,一株花木也无。此意境正与宝钗的清冷气质相合。

@梨liya

黛玉房内的陈设,是以刘姥姥的视角来写。先看到「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满满的书」,刘姥姥以为这是男子的书房,说:「这哪里是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呢!」

宝钗房内,是如「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插着菊花的土定瓶和两部书,此外就是茶奁茶杯。

古代女子并无独立的书房,即便如黛玉和宝钗,也是闺房兼做书房。黛玉的书房,充满浓郁的诗意和书卷气,正是「世外仙姝寂寞林」,而宝钗的书房,清冷朴素,正是「山中高士晶莹雪」。

黛玉和宝钗的书房,虽然风格不同,却都符合古代文人理想书房的样子:小巧,清简,雅致。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厅堂宜大,书房宜小。」理想的书房,应是一首绝句,而不是排律。

因其小,所以能「聚精」,将天地灵气、神思才气凝于一处,唯如此,才能「会神」。空间阔大,容易导致神思飘忽,居于小小的空间之内,人才能心思专注,进入深度思考,安静地与自己在一起。

古人形容书房,常以「容膝」名之。容膝,仅容一膝,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其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之句。

居所逼仄,心却可以与天地相接,所谓「心宽室自大」。晋陶渊明之所以归隐得如此彻底、纯粹,就是因为有这种「审容膝之易安」的精神境界。

李清照追慕这种精神境界,将居所命名为归来堂,并自号「易安居士」,正是向陶渊明的致敬。

陆游年过八旬,有了新家之后所建的小书房,「并檐开小室,仅可容一几」。对于这个小书房,陆游非常满意:「日上小窗东,禽鸣高树中。乐哉容膝地,著此曲肱翁。」

书房虽小,但有了诗书相伴,便是一个大天地。手持书卷,随意躺卧,在明亮的日光中,听着鸟鸣声,枕臂展卷,读书之乐,人间至乐。

@半缘君Yuan

元代画家倪瓒曾有居所叫蜗牛居,后来在松江的书斋称作容膝斋。为此,他画了【容膝斋图】,并题诗:「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明代文人归有光的书房项脊轩也很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即便贵为一国之君,乾隆皇帝的书房三希堂,也仅仅只有八平方米。如此小小的空间,却是巨大文化宝库,如芥子纳须弥。

也正因如此,深谙东方美学的清人李渔,才将自己的书铺命名为「芥子园」。

书房是安放心灵之所,摒弃多余空间,人不为物欲所累,身心轻快,才能更好地经营灵魂事业。

△元 倪瓒 容膝斋图

古人喜将书房称为书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斋,戒洁也。」佛家称饭食为斋。

斋就是素、简,戒除欲念,清心洁净。这正是古代读书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素心如许,清简若水,一心向学,饱读诗书,修身养性。

追求这种境界的古人,其书房一般都很简单,没有过多陈设。唐代诗人刘禹锡深为自己的陋室骄傲。

室虽简陋,有青苔碧草,有书读,有文朋诗友往来,抚琴阅经,时光缓慢温柔,如此,便是理想的生活。

刘禹锡的好友白居易在被贬江州时,居所清简,叫作草堂。此草堂有着原生态的质朴之美,柱用原木,不油漆,墙是土色,不涂白,台阶用原石砌就,窗上糊白纸,以竹帘作帷帐。

屋内陈设,仅有四张木榻、两面屏风、一张琴,余外就是书卷。白居易的草堂是居所,也是书房。

这让人想起宝钗雪洞一般干净素简的书房。书房,以书为灵魂,除了书,其余之物可至简。

@半缘君Yuan

曾国藩有言:「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说在精神上要追求高远,而在物质上要删繁就简。

古语有云:「物物而不物于物。」人要做物质的主人,让物质为人服务,而不能让物质控制和淹没了人,让精神被物质挤压,这样不至掉入欲望的黑洞,也才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读书治学,享受到收获的幸福。

书房之中,其他物品要精简,书也并非越多越好。梁文道曾经做过一场「简生活之道」的分享会,认为最美的生活是「越少越好」,就像买一本几十块钱的书,虽然书很好,但也要仔细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在陈设简单的书房里读书、写作,人不会被物所累,心清如水,很容易进入沉思冥想的状态,灵感也会更容易造访。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古往今来,书房都是文人墨客最私密、最贴近内心的领地。因其私密,故而书房如何布置、采用何种风格,一般并无定规。

书房虽然不必阔大豪华,但一定要清新雅致,要能体现出文人的风骨和精神,流露出主人的性情和品位,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不论是画阁还是茅檐,无论建于山间还是水边,不论造于市井还是郊野,书房最应有的品质,正如李渔在【闲情偶寄】所说,要有「高雅绝俗之趣」。

凡物一旦高古,雅趣便生。书房中若有古籍善本、书画真迹、碑帖原拓,读书作文时便如穿越了时光隧道,与古为徒,以古通今。

书案上的器物,也最好有浓浓古意。笔墨纸砚之外,镇纸、水盂、笔洗、笔格等小件器物,也足堪清玩,无奢靡之嫌,有脱俗雅趣。

案旁小几,可插一瓶花,或置一奇石,或养一盆菖蒲。也可于窗下悬一鸟笼,或于墙角养一缸鱼。花草形色悦目、清气袅袅,山石嶙峋有林下之风,鸟鸣鱼游如在山野。

如此,书房将浓缩的自然万物象征性地纳于怀中,虽是小室,却有大境界,人身处其中,俨然逍遥天地间。

@秦淮桑

纸窗瓦屋,光线明亮,壁间悬字画,古意文气弥漫,淡淡墨香充满整个空间,与书香、花香相融叠加,香气让人心神宁静。

墨香、书香、花香之外,还可有焚香与茶香。

读书作文时,点燃炉中之香,香气随青烟弥散,飘向窗外云边,心思也变得邈远。再烹一壶清茶,茶香入鼻入口,神思又从高远处下沉,直到心灵最深沉幽微之处。

若是有古琴,读书累了,可抚琴一曲,古琴之音清微淡远,古意十足,清雅十足。听在耳中,如与高士倾谈。

或者也可遵循古例,为书房取一雅名。

「听松轩」「兰雪堂」「塔影园」「古风庄」「梅花墅」「饮冰室」「秋水庵」「淑芳斋」「少室山房」「味蓼书屋」……

未入书房,只看门上题字,便可见主人风骨精神及志趣心性。浮生若梦,且为自己造一片梦土。书房,就是现实中的桃花源。

本文来自:苏州园林研究所,版权归其所有,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