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历史上的老子注,只有苏辙近似,但真正明道的,只有我等

2024-04-04国风

【老子】 的学说千载而不知其解者,而我终于一朝明道

光是今日头条文化领域的创作者中,声称「悟道」、「得道」,「三千年来第一人」,「王弼之后第一人」,「唯一正确」等的人,仅我所知者,也不下十余人。

不仅现在,历史上以悟道自诩,或被人冠之以「悟道」之名的,代不乏人,最典型的就有六祖慧能和王阳明龙场悟道,学术发达的两宋更不鲜见,比如朱熹和林希逸。

朱熹说: 「老庄二书解注者甚多,竟无一人说得他本义出,只据他臆说。某若拈出,便别,只是不欲得。」

朱熹很自信:我若注解,定能「得之」。然而也有困惑:「老子中有仙意」,「理会不得」;也有犹疑不定:「某尝思之,‘无’是毂中空处」,「恐不然」,「顷在江西见有所谓‘粪车’者,方晓‘却走马以粪车’之意」。这说明朱先生虽然很自信,但也有自谦的一面。

南宋另一位理学大家林希逸,也是博通老列庄的名儒,他在【老子鬳斋口义】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老子】 的学说是「一宗未了疑案」,「真所谓千载而下知其解者」,而我「研究推寻」,终于一朝明道。

其实,林希逸的所谓「得之」,也并不敢对每一章节、每一句话都持肯定态度,他的【老子口义】也会出现「意亦甚隐」不可便知,「正要人自参自悟也」,至于他「自参自悟」的解读,他却不言一字。

当代自诩的得道者、知老者,比如与无尤、沈善增、武之璋等,都是自信过了头的人。在我看来,只有历史上那些具有深远影响的自诩者,才有独到之处,比如林希逸、朱熹、王夫之就是。尽管他们研读【道德经】的初衷是「辟老弘儒」。

林希逸的老子注,通俗易懂,虽不像他自诩的那样完美无瑕,但他对「千载而下知其解」的六大原因和破解之方法的提炼,却值得借鉴。

六大原因主要是三教教理教义和修身文化的影响,以及【老子】思想本身的深邃「不可得其义」造成的。

佛儒道三教思想的影响是造成老子思想难以理解的外部原因

林希逸把【老子】难以理解的外部原因归结为「三教」教义说,即:道家的「诬引说」、佛教的「佛理说」、儒家的「异端说」。

道家的「诬引」说 。所谓「诬引」,就是无中生有的概念转移,使【老子】研究流于虚无荒诞。即把老子的治世思想引向宗教教义。

需要说明的是,林希逸所说的「道家」其实是泛指,包括学术上的道家与宗教上的道教,这也是东汉以来的普遍说法,林希逸跟魏晋玄学和汉宋学者一样,不是他们不能将二者分开,而是学术之争形成的「故意不分开」,以便借批判道教而影射老子。

当代人很多人在道家与道教问题上同样不加区别,这个方面无需细说。

佛教的「佛理说」。 魏晋时期,经学家们为躲避党锢之祸的迫害,同时寻求精神家园,开始挣脱经学考据的枯燥乏味,转向以「祖述老庄」立论,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研究对象的所谓「玄远之学」即魏晋玄学由此产生。

这一时期,魏晋玄学取代两汉经学,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学术思潮。也就在这一时期,佛教开始脱离方仙道而独立疏解老庄,儒释道三家在论辩中融合,在融合中论辩,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第二个学术高峰。

按照朱熹的说法,佛学借玄学清谈而大兴,由初来中国的【四十二章】等极少部佛教经书,到这一时期,因大批汉族士大夫阶层的参与而迅速扩张,但「大抵多是剽窃老子列子意思」,「只是将老庄之说来铺张,如远师诸论,皆成片尽是老庄意思。」

朱熹并认定:「禅家最说得高妙去,盖自老庄来」,那些做的洒脱开阔的都源于道家:「老子先唱说,后来佛氏又做得脱洒,然考其语多本庄列」,如慧远、支道林、僧肇等名僧之学也不过是从老庄那儿来的。

对于老子思想理解的影响,佛教不比道教差。因此,林希逸认为,佛家注解老子思想本来只是拿道家思想为自己壮大门面,由于它在高层和民间的影响都很大,所以成了世人曲解老子思想的重要依据,使老子思想受到了蒙蔽。

林希逸以苏辙为例说, 「吾儒……注解虽多,独颖滨(苏辙)起而明之,可谓得其近似」。即便如此,因其【道德经解】是佛道并举的,所以在契合老子之意上也要大打折扣。

所以,在林希逸看来,即便「吾儒」中有「得其近似」老子思想者,也是三教杂糅之说,对世人曲解老子带来诸多障碍。

儒家的「异端邪说」论 。林希逸以两宋大儒石介、胡瑗、程颢、程颐、王安石、朱熹、真德秀等为例,论证「吾儒又指以异端」——因为主张不同而将其斥为异端邪说,实则是对【老子】的歪曲和误解。

林希逸在注解「大国者下流章」时说:老子论道多用比喻,而「解者多以其设喻处做真实说,故晦庵有‘老子劳攘’之论。」在林希逸认为,朱熹不懂老子的「设喻」之法,故说「劳攘」之说。

因为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 必 固 与 之。 是谓微明」,而被理学先生斥为「阴谋之言」、「权诈之术」,林希逸认为,这是「固守前见」所致。

因为,老子反对权诈智谋之术:「以智治国国之贼,以不智治国国之福」,这一思想贯穿于「无为」之中,并说这就是「微明」,即「虽晦而实明」「虽微而甚易见也」的知微见著之明,此乃自然之理,人所共知之道也。犹如花叶将谢,必定此前盛开过,以物喻道,何诈之有?

其实,把老子的「将歙固张」「将取固与」诸语,曲作阴谋论解读的,在战国时期就早已有之,比如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便是「光明正大」的当作权谋术来理解的,因为法家讲的就是权谋之术。

而理学家们赋予【老子】以阴谋权变之术,如「宋初三先生」的孙复、石介等人所言:儒释道「三教」鼎立实乃「儒者之辱」,要「鸣鼓而攻之」,「老以妖妄怪诞之教坏乱」圣人之道,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有理无理,都当作「妖妄怪诞之教」而斥弃之。

【老子】难懂的内部原因:思想深奥,虚实难定,版本复杂

林希逸认为【老子】难懂,除了上述「三教」的曲解所致的三个外部原因之外,【老子】本身深奥难测、文学性手法易被误解、版本不一等三个方面属于内部原因。

思想难懂方面, 比如「道」 「有」 「无」 这些跟传统认识相反的概念,因为不具体,不明确,也就给后人争议埋下了伏笔。

林希逸虽然自诩自己得之,但遇到「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时,也只好说大抵与「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类似……此一句非言语所可解,自证自悟可也。」解释注「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时说:「老子之深意」,「意亦甚隐,正要人自参自悟也。」

这说明他自己也没搞清楚,只有以「自参自悟」搪塞之。

关于【老子】的文学性问题。 林希逸认为:「大抵老子之书,其言皆借物以明道,或因时世习尚以谕之。 而读者未得其所以言。」 「前辈诸儒亦未尝不与之,但以其借谕之语,皆为指实言之,所以未免有所贬议也。」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版问题。 林希逸认为:「今传本多有异同,或因一字而尽失其一章之意者,识真愈难矣。」

俗话说:各有传承,孔子殁后,儒分八家,各有偏好,各有传承,有的做成了纯孔儒,有的间杂道法思想,比如曾子、子思、孟子、荀子一派,道家思想就很明显。

所以,不同的传抄者也会因各自的偏好或地域风格,而校改原文,或因不悟原文之意而妄加揣测删改。

对于林希逸的分析,我更赞同他所说的「外因」,概而言之,不管是宗教解读,还是以儒解老,都可以划入「玄学」解读法。这类文章我在两年前也做过(【道德经】被曲解两千年的原因何在?)。

至于思想深奥、比喻手法被偷换概念以及版本问题之类的内部问题,在我看来,都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思想深奥不是老子的错;比喻手法被曲解那也是读者的问题;版本问题同样是传抄者的问题。

楚简本【老子】道恒无名

即便现在又有了长沙马王堆帛书甲本【老子】、乙本【老子】,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的 楚简本【老子】,也都不影响我们对老子思想的影响。

林希逸关于【老子】难懂的自身三个问题,其实都属于读者问题,不是老子本身问题,当我们知晓了老子的思想主旨,所谓的比喻问题、版本问题,那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