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的机遇走进了浦东美术馆,走进了曾梵志的画展。
曾梵志,1964年出生于武汉,80年代开始绘画生涯,被认为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在世画家之一,作品频频在世界各地展出。这次参展作品六十余幅,90年代的「面具系列」,2000年以后创作的「抽象风景系列」,还有第一次展出的「闪烁绘画」(画面的光、骨骼与树木以一种惊人的技巧被描绘出来),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曾梵志
牛舞之二 1988
木材拼贴布面油画
110.8 x 89.5 cm
这是艺术家唯一一件在综合媒介上完成的作品,以木板在画布表面进行拼贴。这件作品创作时,中国各地正涌现着前卫艺术思潮,艺术家们纷纷尝试以更新的观念进行创作,【牛舞之二】便是在这个背景下的一次实验。画面完全超越客观,纯粹由大块面的色彩和线条构成。
肖像 1989 布面油画
90✕70.3cm
理发 1989. 布面油画
84✕55.5cm
强强 1989
布面油画
81 x 71 cm
这是早期人物肖像中非常独特的一件作品。绘画方式近似于速写,身着红色上衣的人物仿佛融于同色背景中,但又被寥寥几笔勾勒出身体轮廓。用笔用色虽极度简洁,却又准确展现出人物的神韵。
人体 1989 布面油画
75✕55cm
欢笑的贝克宁
1989 木板油画
74.5 x 58.5 cm
这是艺术家探索色彩表现力的首批创作之一,笔触大胆且充满激情,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手部的描绘上:左手与手臂的界限被完全抽象的笔触所模糊,使观者的视觉焦点集中于强烈、扭转的油彩痕迹。这种独特的笔触表现力同样离不开色彩的成就,他在画面中大量使用的亮白色与鲜红构成强烈对比,仿佛不受人物轮廓的限制而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
人体 1989 布面油画
72✕54cm
黄昏 1989 布面油画 80✕100 cm
忧郁的人 1990
布面油画 110 x 90 cm
作为早期实践之中的代表作,艺术家通过这件作品找到后来很多肖像作品的创作方法。在描摹方式上,这件作品大量使用刮刀,以抽象笔触呈现具象造型,准确捕捉到了人物的内心情绪;在构图方式上,既有一种叙事性情境,又极其克制。而这幅作品的模特与【欢笑的贝克宁】为同一人,创作时间则相隔一年,二者相较就能发现艺术家在这段时间内创作风格的演变。
黄昏之二 1993
布面油画 180 x 200 cm
这件作品在主题和画面结构上近似于四年前的作品【黄昏】,因而沿用了旧题,命名为【黄昏之二】。这二者都描绘了傍晚的武汉街头。不同的是,【黄昏】是实景写生,而【黄昏之二】则是把记忆中的情景和身边的人物合成一个全新构图。左侧地面上的烟雾、玻璃渣等,都提炼自当时武汉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与市井一角。成长经验中的诸多场景就这样成为艺术家记忆的碎片,并不断闪现在他日后的诸多创作中。即便在其后的抽象作品中,他有时也会在错综复杂的线条深处隐藏一些来自传说或老电影之中的人物,并以一种相当主观的方式去想象和刻画他们。
肖像 2004布面油画
200x150 cm
这是"面具系列"的最后一件创作,也是艺术家的自画像。人物脸上的面具在此时已被摘下,但却仍保持一种介于木然和深不可测之间的表情;他不再被归为那个时代的"都市群体",而是被作为一个独特个体来刻画。画面中的人物和木马拥有不同方向的投影,烘托出矛盾怪诞但又安宁天真的气围;人物的红色外套凸显在深灰色的背景前,肘部、背部、衣角等位置又缓以反差强烈的蓝绿色,这种用对比来突出色彩的方式后续被艺术家
面具系列1995 第11不油画,
180✕150cm
1993年他搬到北京,一年后"面具系列"的主题就出现了。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着大城市的人群,也表达出其个体意识与社会身份之间的矛盾。这个系列的诞生时间恰逢他被国际艺术界关注的开始,这一主题性创作也持续了近十年。直至2004年,他以一幅让人印象深刻的、绘有玩具木马的"面具"作品【肖像】,正式告别了这一阶段。
面具系列1995—9号
布面油画 149✕129.4cm
面具系列1995第7号
1995 布面油画
150 x 130 cm
"面具系列"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艺术家搬北京之后的个人体验。彼时也正是时尚杂志开始风靡中国的时期,这一系列中的很多人物造型都因此得到灵感。1995年,"面具系列"的技法经过最初的探索阶段已日臻成熟,构图变得更为严谨,各种元素严丝合缝地组合在画面上。这幅作品就代表了其中的一个方向:在主要人物上方,出现了形似舞台灯光的圆形光圈,显示出强烈的戏剧性和梦幻感。
面具系列1995第14号
1995布面油画
200 x 180 cm
这件作品的构图和情境延续了1994年"面具系列"之中的一条线索:画面中的两人并肩分享同一座位并咧嘴而笑,人物主体被细细描摹,但没有任何光线与透视。画面背景中浓郁的黄色,已完全异于此前常用的中间色调,而是更贴近1996年以及之后的创作。这些因素都使这件作品具有承前启后的代表性意义。它曾于1995年在德国汉堡国际文化中心展出,是首批亮相欧美艺坛的"面具系列"之一。
我 2003
布面油画150 x 450 cm
与邻近的【抽象风景﹣无题】(2002)相比,这件作品展示了艺术家在同时期的另一个实验方向。画面中的人脸如同荧幕中的定格特写,其上又被艺术家所独创的螺旋式笔触所覆盖。这些螺旋形线条在这组三联画中从左往右渐次密集,在使人物客观形象愈发抽象的过程中,也使得艺术家主观情绪的外化愈发明显。
抽象风景﹣无提2002
布面油画 215 x 280 cm
这件作品创作于"面具系列"的尾声阶段,是艺术家进入转型期的实验。画面中的线条灵感来自于书法和观察自然的收获,笔触和质感均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这些尝试最初是无意识和直觉的产物,而"抽象风景系列"此后就逐渐在这个基础上生长和发展了起来。
抽象风景﹣江山如此多娇之二 2006 布面油画
而略早些时候,艺术家曾开启另外两组更为抽象的创作,开始将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些元素运用到油画创作中。一组作品用封闭回环的繁复曲线勾勒出人的面孔;另一组则用错综复杂的长线条布满一些图像的表面,这些图像有的来自其生活,有的出自其想象,间或还有一些即兴选择的人物闪现其中,而它们皆是为了探索线条在空间中的力量及其所暗示的戏剧性效果。
这些早期画作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独创性,使艺术家栩栩如生的记忆与我们那不可捉摸的意识世界奇妙交融到了一起。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艺术家就这样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绘画之路,使之洋溢着生命力并延展向无限的可能。
抽象风景﹣江山如此多娇之四
2006 布面油画
150 x 200 cm
抽象风景﹣夜 2005
布面油画215x330 cm
在这件作品的创作阶段,艺术家观察了线条的构成及组合,再将之与自己长期以来的视觉经验相结合,以交错叠障的方式构建出一种崭新的空间模型。他有时会在画面的一些位置安置大小不等的人物,再以前景或后景连续的线条变化来测试景深和视觉焦点等元素,用线条和人物结合的途径来探索画面中的空间维度。
作者的生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