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书法用笔之「正笔」与「侧笔」浅谈

2024-03-07国风

书法执笔无定法,从汉代、东晋、南北朝、唐、五代、宋的造像和绘画中都可以发现多种执笔方法。古人执笔分多种,坐着写字用五指执笔法,站着面壁而书用三指执笔法,还有握管法。

沈尹默撰【执笔五字法】,分清了五字执笔法与四字拔镫法的混淆。他在主持上海新书法篆刻研究会后,致力书法教育,进一步推动唐代陆希声阐明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执笔法和帖学复兴,社会影响极大。如今,三指执笔法和握管法已很少使用。应该说,执笔法和书写字的大小和姿势有关。在笔画变粗和使转变大的情况下,显然需要腕、肘、肩、腰、腿、足并用。单纯的五字执笔并不能适应写大字的要求,所以,抓笔和拳握笔管都是可以的。执笔的核心问题在于把笔方便,用笔灵活。

苏轼行书

苏轼说,「把笔无定法,但求虚而空」。意思是执笔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只需要「腕虚掌空」。因此,在需要写出宽厚或者变化多端的线条时,不仅把笔会十分灵活,也就会将笔杆侧倒使用。无论笔杆向线条的方向侧倒,还是向垂直于线条行进方向侧倒,都是「侧笔」;而将笔杆垂直于纸面正立,就是「正笔」。正笔和侧笔都可以使出正锋和侧锋,而正锋就是笔锋位于线条正中,容易写出具有圆形立体感的线条,这样的线条就称为「圆笔」;侧锋容易写出具有菱形立体感的方正线条,称为「方笔」。

使用正笔正锋时,一般笔尖垂直着纸,笔锋在线条的中间,压强很大,线条最容易有力量和精神;使用侧笔侧锋时,往往是笔腰着纸,笔腰在线条的中间。相对于笔锋着纸而言,侧笔的压强小,需要在把笔时使用更大的力量,或者使用更缓慢的行笔,才能将墨汁较深地灌注或渗透到纸的纤维内,否则线条容易显得轻浮柔弱。此外,还有正笔侧锋和侧笔正锋的用笔方法,分别贯入纸张力量的大小需要自己实践总结。

在使用侧笔和侧锋,却又不善于藏锋的情况下,笔锋会很容易显露在线条之外,使线条看起来像刀片那样扁而薄,成为质量不佳的扁笔。所以,使用侧笔的技术难度较大,需要坚持规范的用笔到十分精熟后,才可以做到藏锋。明代大家张瑞图作品中方笔相对较多,他用极强的个性和气概掩饰了这些缺点,故学习的难度很大。

鲜于枢行草

「正锋取劲,侧锋取妍」。由于中国的儒家传统并不主张取巧,所以虞世南讲「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柳公权说,「心正则笔正」。这都阐述了中国书法追求中正的审美评判标准,它将书法美学和伦理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出书家「心正」才能写出好作品。这不仅是书家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品评者对书家的要求。所以有书法家提出笔笔正锋。事实上,除了篆书,绝对的正锋很难做到,特别是在体现像【天发神谶碑】那样的碑版刀法情况下,完全保持正锋尤为困难。所以,对明代丰坊在【书诀】中谈到的,「分书以下(隶、楷、行、草书),正锋居八,侧锋居二」。丰坊的意思是,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出现侧锋的情况不能大于二成,否则全幅作品就会显得轻浮造作。他这一观点虽然是基于晋唐以来的帖学笔法原则而论,但即使观察学习碑版书法的民国大家们,绝大多数用笔都努力保持着正锋,以圆笔线条为主,辅之以少量的侧锋方笔。

【天发神谶碑】局部

由历史第一流书画家的作品可见,笔法并未跟随时代有明显变化。如非要例举某位当代名家的用笔之反例,并以石涛一句「笔墨当随时代」为依据,以大量的侧锋取书风和画风之妍,从过往的情况看,这样的认知有悖于「道」的原则。

其实,「正锋」与「侧锋」对应,「正笔」与「侧笔」对应,随后在词汇中归集于「中锋」与「偏锋」的对应。由于偏锋不可取,那么「中锋」一词的核心在于让力量汇聚在线条的正中,容易形成圆笔。在书法中使用侧笔,常常是为了在书写过程中调整笔锋,以保证在「八面出锋」情况下,仍然保持中锋行笔。崔寒柏老师在谈及毛笔用笔时,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写字时笔锋的使转是为了写完一个笔画之后,尽量让笔锋恢复到锥形的状态。这便是好的运笔,也是可以持续书写的保证。

崔寒柏行书

【永字八法】中的「侧」(点),是倾斜不正之意;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也就没有动感了。而永字的「点」以出锋收笔,是为与下边横画相照应。【永字八法】论中注:「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存在分歧,推测其含义有可能是,写「侧」(点)时需要有起伏,运笔不得平直。一旦写到侧(点),就应向右运笔。

不过,这些问题都是理论性分析,在实践中,用笔最关键之处还是在于——在书画的实际效果中,首先确保圆笔这具有浑厚立体感的中锋线条在作品中得以实现,其次掺和部分有立体感的方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