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成为很多人一生的信仰;每当朗诵起来,总能激发人心中的热情,令人血脉贲张。
它就是出自北宋五之子的思想家张载的横渠四句。
为什么叫横渠呢?张载的父亲张迪在涪州(今重庆涪陵)知州任上病逝,扶柩返回途中,经过横渠镇时,盘缠已经所剩无几,后来家人商量干脆就在横渠安家,后来也被人称为「横渠先生」。
他也是北宋五子之一,五子是指北宋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理学家,也是关学的创始人,和苏轼是同年进士,他还是理学大师二程(程额、程颐)的表叔。张载主张「气一元论」,认为宇宙万物皆由「气」构成,而「气」有聚散变化之能,这与当时流行的佛教和道教的观念有所不同,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张载的思想体系中,「诚」和「天人合一」的概念十分重要。他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通过修养达到与天地自然和谐一致的境界。他还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观点,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众生。著作包括【正蒙】、【横渠易说】等,其中【正蒙】是他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系统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
张载年少的时候,聪明好学,对各种知识都感兴趣,特别有理想和抱负。
在宋仁宗康定元年,也就是公元1040年,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使兼管延州。这一年,张载正好21岁,他带着自己写的一份关于边疆问题的建议书,并且表示自己想要组织一些民兵去些去收复西北洮西被占领的土地,建功立业,博取功名。去拜见了范仲淹,提出了【边议】中的九个建议,展现出了他的勇气和智慧。范仲淹一见到张载,就知道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大作为。为了引导他,范仲淹严肃地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然后,他建议张载读读【中庸】这本书,学习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张载可不是轻易满足的人,他读完【中庸】后,开始专心致志于学术研究,遍观佛学、道家学说,最终回归儒家经典,他特别喜欢是对【易经】的的研究。
庆历二年(1042年),范仲淹为防御西夏南侵,在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城西北修筑大顺城竣工,特请张载到庆阳,撰写了【庆州大顺城记】以资纪念。
【庆州大顺城记】
张载
龙图老将戍边城,势震羌胡十万兵。
筑寨积粮成大顺,横刀立马铸英名。
先忧后乐公垂范,往圣传承子旆旌。
青史留芳千百代,文修武备共峥嵘。
译文:
老将军如同一条腾跃的巨龙,守卫着边疆的城堡,他的威势震撼了羌族和胡族的十万大军。
他修建营寨,储备粮食,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手持长刀,骑着战马,铸就了自己的英雄名声。
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为榜样,传承着古代圣贤的遗志,像旗帜一样引领着后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芳香的名字,他的文才和武略共同彰显了时代的辉煌。
经过数年的寒窗苦读,(1058年)三十八岁的张载赴汴京(今开封)应考,踏上了前往京城赶考,准备迎接科举这一人生大考。与他同场考试的,不仅有才华横溢的苏轼、苏辙兄弟,还有哲学新星程颢等一众佼佼者。尽管竞争激烈,张载凭借其深厚的学识与独特的见解,赢得了当朝重臣文彦博的青睐。
科举未公布时,文彦博慧眼识珠,邀请张载于东京大相国寺开坛设讲,专论【周易】。【周易】作为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以其深邃复杂而闻名,但在张载深入浅出的解析下,这部古老典籍焕发出新的光彩,吸引了朝中诸多高官的注意,使张载的名声大震,学子们纷至沓来,渴望聆听这位学界新星的教诲。
在学术的道路上,张载并未满足于一时的成就。一日,程颢与其弟程颐来访,二人皆是学富五车的大家,在【易经】上的造诣令人称奇。与程氏兄弟一番切磋后,张载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毅然决然地暂停了公开授课,转而潜心与程颐兄弟深入探讨道学精髓。他虽自信于自己的学术体系,但更珍视真理的追求,不拘泥于门户之见,而是致力于学术的纯粹与深化。
科举成绩公布后,封张载担任云岩县令,在云岩县任职期间,他以推行德政为己任,将道德教育视为社会进步的基石,致力于营造一个尊老爱幼、和谐共处的社区氛围。每月的初一,他都会亲自邀请乡里的长者们聚集于县衙,举办一场温馨而庄重的聚会。他会精心准备酒食,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与关怀。席间,他不仅倾听老人们分享民间疾苦,还借此机会传授为人父母之道,强调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倡导家庭和睦与社会责任。每一次的聚会,都是一次道德与智慧的传递,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在场的乡老们阐述县衙的政策与告示,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每一位乡民。
在北宋时期,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正值宋神宗赵顼锐意革新之际,御史中丞吕公著慧眼识珠,向皇帝举荐了当时博学多才的张载。吕公著赞誉张载学识渊博,根基深厚,四方学者皆以其为宗师。神宗闻此,深感好奇,随即召见张载,询问其治国理政之道。
面对神宗的垂询,张载从容不迫,提出以逐渐恢复夏、商、周三代盛世的治理模式作为国家发展的蓝图,这一主张深受神宗赏识。神宗认为张载见解独到,有意将他安置于中枢机构——中书省和枢密院,以期发挥其治国才能。最终,张载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负责典籍校订与学术研究。
然而,正当王安石推行激进的变法之时,张载却秉持谨慎态度,不愿直接卷入这场变革的漩涡,此举引起了改革派领袖王安石的不满。张载预见到可能因此遭受政治上的排挤,便主动请辞崇文院校书一职,但他的请求并未得到批准。
与此同时,张载的弟弟张戬,身为监察御史,因公开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政策,与王安石发生了尖锐的争执,最终遭到贬谪,被调往偏远的公安县(位于今湖北省江陵县)。张载意识到自己也难逃政治风波的影响,为了避祸,他选择辞官归隐,返回了故乡横渠,继续潜心学术,远离朝堂纷争。
熙宁十年(1077年),秦凤路守帅吕大防认为张载的学术承继古代圣贤的思想,可以用来复兴古礼矫正风化 ,上奏神宗召张载回京任职。后来患肺病,享年五十八岁
明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评价张载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称其「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有能易焉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