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为何学书法当师法晋唐?钟张羲献、欧褚颜柳中谁的书法最为耐看?

2024-03-26国风

世上有很多行业,有大成就者往往天赋与努力都是并行的。好的书法基本上产生于晋唐这段光辉璀璨的时期。所以才有:学书当师法晋唐,方能登大雅之堂。

颜真卿【争座位帖】

在古今书法大家中,能为后世所称道的大家中,除他们自己辛苦练习外,必有高人传授书法的技法即为笔法。

自东汉蔡邕于 嵩山石室中得笔法【九势】以来,古笔法便传承有序。所传承的人基本上是有后世书法大成就者。不信请看这些得古笔法的传授者: 崔瑗、蔡文姬,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羊欣、王僧虔、萧子云、智永、虞世南、欧阳询、陆柬之、张彦远、张旭、李阳冰、徐浩、颜真卿、邬彤、韦玩、崔邈。 后来的古笔法传承就不得而知。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平安】【何如】【奉橘】帖

历代书法理论

我们常见的一些词语就有很多与书法有关。比如: 临池学书、入木三分、一波三折、颜精柳骨、蚕头燕尾、藏头护尾、游云惊龙、落纸烟云、渴骥奔泉等

柳公权信札【蒙诏帖】: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

自李斯改大篆为小篆以来,东汉以后又通行隶书,整个汉魏对后代书法影响较大的有钟繇、张芝。后其后两晋对书法有大贡献的莫如羲献父子及其家族。

【说文解字】作者许慎说「汉兴有草书」。张芝在东汉晚期将章草逐渐推进到今草。

东汉崔瑗

崔瑷(78-143)是汉代知名书法家,尤能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后来的张芝取法崔杜二人,书法大成。

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甚高。张芝说「 上比崔杜不足 」。三国时书法家韦诞称其「 书体甚浓,结字工巧 」,即书体非常浓密,结字精致美妙。

崔瑷著有书论【草书势】。请看章草【贤女帖】

崔瑗【贤女帖】,出自北宋【淳化阁帖】

原文翻译:

汉代张芝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故事,已传古今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记载:张芝「 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后人言书法为「 临池 」,即来源于此。张芝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宝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境地。

张芝【秋凉平善帖】

张芝【二月八日帖】

蔡邕

蔡邕于嵩山石中得神人笔法,后历代相沿,直至传至唐代诸大书家。

蔡邕像

蔡邕所作【熹平石经】碑石共46个,几经动乱,原碑早佚。自宋以来,常有残石出土,据悉现已集存了8千多字。【熹平石经】中的隶书字体方正,结构谨严,是汉代通行的标准字体。

蔡邕【熹平石经】

蔡邕【熹平石经】

蔡邕【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部分)拓片

三国时期魏国钟繇掘墓偷艺

钟繇少年时,曾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法3年。一次,偶然间见蔡邕的古笔法在韦诞坐上,既欣喜又悲痛,因无法一观。他气得捶打自己的胸口三日,胸都变青一块、紫一块了也没停下来。后来甚至呕血,差点就活不了。后来曹操拿五灵丹救了他。

后来直韦诞死了,他掘其墓终于终于得到了此笔法。终于明白书法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这一道理,从此书艺大进。

【宣示表】拓片(局部)

钟繇【贺捷表】上

钟繇【贺捷表】下

三国时期钟繇的楷书法独步当时,他学练书法凡30年。其字秀美典雅,幽深无际。历代书法作品集多以其书作开篇。特别是【荐季直表】、【宣示表】、【贺捷表】等。

皇象

皇象【急就章】

陆机【平复帖】手卷

陆机【平复帖】手卷

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关于王羲之、王献之学书有很多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至今读来仍让人或捧腹或赞叹或佩服。现录之几则。

1、入木三分

据说绍兴城有一家店铺生意甚好,有意扩大门面,于是想换个新的店招牌。

店家一时也没找到好木材,凑巧,有亲戚给他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用毛笔写满了文字。店家尝试把木板上的字迹擦去,岂知擦洗了一个时辰,字迹不仅没擦掉,甚至显更清晰了。

洗不掉,就刨掉,先用刨子刨掉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再刨了一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到底是谁写的字,深刻有力?

有位颇有见识的老先生看过后,拍案惊叹说:「这可是当世王羲之的笔迹啊!难怪字迹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2、一字千金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碑的奇事。

王羲之怎会写了两百年后的唐朝文章?

原来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他精心翻译成汉文,由太宗作序,再加上李治作述记及玄奘的谢表,通称【三藏圣教序碑】。

彼时朝廷想用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此碑。长安洪福寺一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暗下决心担此重任。经过怀仁和尚一行40人25年苦苦寻觅,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逐个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书写」的【圣教序碑】。

传闻在怀仁和尚在集字中,有几个字实在难以找到,不得已请朝廷贴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由,也是文坛上的佳话。后人又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帖】。

3、 题扇桥与躲婆石

「题扇赠老姥」事,唐代编撰的【晋书.王羲之传】有载。

一天,王羲之在绍兴城走至一桥头的散心,偶见一老人提篮卖扇。只见她左手拄拐杖,右手提篮,站在桥上叫卖,半天也没人去看扇子。

王羲之走近,老太婆对王羲之说:「天冷了,扇子卖不动,钱都用在芭蕉扇面了,现在吃饭都成大问题了。」

王羲之细想一会儿,说:「我给你的扇子题写几个字,或许能帮你?」老太婆犹豫片刻。便把扇子都拿给他。王羲之拿来笔墨,在扇子上迅速写了几个大字。老太婆只见干净漂亮的扇面,被写得一塌糊涂,哭哭啼啼让王羲之赔她新扇子。

王羲之说:「老婆婆,您不要生气,扇子都会卖掉的。我请问你,你这扇是卖多少钱一把?」

老太婆说:「三个钱一把。」王羲之笑着说:「你现在要卖三百钱一把。你赶快拿着扇子到城里去,有人问你就大声说:‘这些扇子都是王逸少写过字的’,必会有人肯花钱买的。」

那太婆仍不大相信,还缠着王羲之。此时路上有人认得王羲之,一看扇子当场就把跟老太婆的扇子买了两把。次日,大家都抢着跟老太婆买扇子。半天而已,这百十把扇子都卖光了,老太婆一下子就得到四十多吊钱,当即便喜笑颜开。

王献之【洛神赋】局部01

2222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

4、王羲之的秘诀十八口大缸

王羲之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从小跟父亲学书法,有一次,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字,父亲悄悄走到他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笔,献之握笔很牢,竟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子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

十来岁时,他自认为字写得很好。一天,他去问父亲:「我的字再练三年就够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摇着头说:「远着呢!」献之又问:「那,那五年呢?」母亲的头仍旧摇着。献之急着追问:「那究竟多少年才能练好字呢?」又问道:「父亲,众人都说您的字写得好,那有什么秘诀能教教我吗?」

王羲之看看小献之,指着院内的一排大缸说:「你何时能写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腿呢!」小献之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暗自下决心要显点本领给父母看。

于是他每天按父亲的要求,重头从点画练起,又苦练了五年。一天,他捧着自己的「大作」作品给父亲看。王羲之见其中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便提笔在下面加一点,成了「太」字,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有点不是滋味,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母亲则仔细地观摩,许久才叹了口气说:「我儿写了两千日,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走近一看!原来母亲指的这一点正是王羲之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点!

献之羞愧难当,从此练字更加用心!。聪明的王献之终于意识到书法无捷径,只有「勤」字。

不知又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的书法大有长进。后来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书法家,与父齐名,并称「二王」。

王珣

【伯远帖】

王珣字元琳,小字法护。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于东晋王氏一族。祖父王导、父王恰均精于书法,「书圣」王羲之是其堂叔。【伯远帖】是东晋时十分难得的名人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少有的真迹。

王僧虔

王僧虔南朝齐书法家。字简穆,王羲之四世族孙。书承祖法, 丰厚淳朴而有骨力。据悉苏轼正是学王僧虔的字。细细一看确实如此。

【太子舍人帖】

智永和尚

僧智永,本姓王,绍兴永欣寺僧人,人称「永禅师」,他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临池学书。闭门书写三十年。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阁上潜心研习了30年,所用的废笔头竟堆满五大竹簏,埋之成冢,谓之「退笔冢」。苏轼评其书「 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 」。

欧阳询

此【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75岁的作品,Z能代表欧氏的书法水平,【宣和书谱】誉之为「翰墨之冠」,赵孟頫说:「清和秀健,古今一人。」当代书法实卢中南、田氏兄弟正是欧书为宗。

虞世南

虞世南的书法位列初唐「书坛三杰」。欧褚虞。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李宗瀚藏本,日本三井纪念美术馆藏

陆柬之

褚遂良

褚遂良【枯树赋】墨行书贞观四年(630),日本三井纪念美术馆藏

孙过庭

张旭

李邕

这件李邕所作的诸葛亮【前出师表】墨迹本,娟秀精美,点笔间有晋人神韵。李氏的书法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

颜真卿

东坡先生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天下行书D2【祭侄文稿】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神品颜真卿【刘中使帖】

颜真卿【刘中使帖】01

【刘中使帖】让我们重温颜氏强筋的特征。正所谓「点如坠石,画如复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四句,颜公足以当之。

李阳冰

唐代少见的篆书大家,李阳冰【三坟记】

此篆书碑刻上承李斯【峄山碑】玉筋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修长,线条遒劲有力,笔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自然中而又见功力。

怀素

唐代的草书大家张旭与怀素,可谓后无来者,再也没有那么善写狂草的大书家了。欣赏下怀素的【自叙帖】。

柳公权

「颜筋柳骨」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此二人的书作是学练唐楷的入门必选。柳即柳公权,柳氏传世作品较多。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

【神策军碑】01

【神策军碑】

【神策军碑】

【玄秘塔碑】01

【玄秘塔碑】02

【玄秘塔碑】03

杜牧

诗人杜牧的传世墨迹仅此一件。

据悉杜牧此作流传至清代灭亡,溥仪曾携带出故宫外。张伯驹后花大价钱购得,1956年张氏将其捐赠故宫。

【张好好诗】

钟绍京

五代的杨凝式

黄庭坚说: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

杨凝式的书法受欧、颜、柳、怀素等人影响较大,后上追魏晋,于二王处得其风神,形成自己独特风格,自由抒写性灵,开创有宋一代尚意书风。

杨凝式【韭花帖】

【韭花帖】宽疏、散朗的布白该是其夺目的特征。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留有大片的空白,这在行书作品中,可谓奇特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