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李白此诗水平一般,凭什么成故宫博物院的国宝?你看看上面的印

2024-05-08国风

如果说唐诗是一座令后世仰望的高山,那李白就是站在山巅上的人物。

若是要问诗仙存世的千首诗中,大家最喜欢哪一首,相信会得到很多不同的答案:【将就酒】喜欢的人肯定不少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除了李白谁还能嚣张得如此有味道;【蜀道难】欣赏的人肯定也挺多,「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诗仙写得洋洋洒洒,我们读得过瘾;除此之外【侠客行】、【月下独酌】喜欢的人肯定也不在少数。

以上经典,每一首都是唐诗中绝对的精品,每一首水平都达到了后世文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大家知道李白诗如今被奉为国宝,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是哪一首吗?不是以上这些诗中的任何一首,而是一首很多人没听过,也没读过的四言诗,诗名叫【上阳台帖】。不少人看到这个题目就笑了,但它却是李白存世的唯一一幅书法真迹。我们来看看写了什么:

【上阳台帖】

唐.李白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

非有老笔,清壮可穷。

这幅书法真迹中其实并没有诗的名字,只有后面16字的四言诗以及「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这9个字的落款,一共只有25个字,诗名是后人根据诗的意思编的。

此诗写于公元744年,这一年对唐代诗坛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的夏天,诗仙诗圣相遇于洛阳。此时已名满天下的李白已被驱出了长安城,43岁的他正是不得志时;而32岁的杜甫还没什么名气了,一心渴望建功立业。两人一见如故,便约了同样是大诗人的高适,一同登上了河南的王屋山,目的是拜访当时鼎鼎大名的道士司马承祯。不巧的是司马道长已仙逝,三人乘兴而来却也不算败兴而归,他们看到了司马承祯的画作,也欣赏了王屋山的美景,于是诗仙有感于此,挥笔写下了这首四言诗。

从诗本身来看,与李白的经典诗作相比,自然是水平一般,但却挺有味道。诗的前两句,一语双关,既是写王屋山的美景,也可当成道人画中之景。后两句则是对道人的夸赞,无一字多余。目前这副真迹被馆藏于故宫博物院,是国宝级文物。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诗写得很一般,咱们也太「物以稀为贵」了吧!但你看看诗旁边的那些印章,就知道古人是有多珍视这幅诗贴了。

在诗帖的最右边,赫然写着4个大字:青莲逸翰,并加盖了印章,这是乾隆题的。再从右往左看,跟着的是宋徽宗写的「「唐李太白上阳台」,宋徽宗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其书法字体自成一派,被称为「瘦金体」,价值也是难以估计的。再往后,诗的正文后还有元代大书法家欧阳玄的题诗,以及元清等多位文坛、书法界大师的题字。可以说诗贴上面的印章,每一个都来头不小,每一个字都价值不菲。

李白这首诗没有标题,甚至没有题目,加上后后序部分一共也就是25个字,却历经了1200多年,先后成了几代皇帝和数位文化大伽的心头宝。每当看到这幅诗贴的时候,笔者心中都会感叹「万幸」二字,它躲过了种种乱世风云,终于传到了今天,让我们能欣赏到诗仙真迹,让无数李白迷能一睹诗仙的妙笔,这样的书法作品怎能不成为国宝?大家说是不是?欢迎讨论。